智囊•捷智部•敏悟卷•0674王戎•先见之明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同出游。看到路边有李子树,果实累累。
小伙伴们看到满树的李子,都急忙跑去摘果子,只有王戎一个人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啥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这李树生长在路边,还能有如此多的果实挂在枝头,所以这一定是苦李子。”
小伙伴们尝过之后,果然和王戎说的那样。
[述评译文]
许衡小时候,某年夏天曾经路过河阳。
路边有梨树,大家都争相摘梨吃。
只有许衡一个人正襟危坐在树下。
有人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梨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拿来吃呢?”
“现在兵荒马乱的,这应该是无主的梨树。”
“这梨虽然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么?”
我们看这两个故事,王戎可以称得上有智慧,许衡可以称得上有德道,都是神童。
原文
王戎年七岁时,尝与诸小儿游。
瞩见道旁李树,有子扳折,诸小儿竞走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试之果然。
[述评]
许衡少时,尝暑中过河阳,其道有梨,众争取啖之。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
曰:“人亡世乱,此无主矣。”
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边批:真道学。]
合二事观戎为智,衡为义,皆神童也。
补
王戎,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袭爵贞陵亭侯,灭吴之战以功封安丰县侯。这位爷梗非常多,上次我们讲了他的“卿卿我我”的典故。传说王戎非常抠门,《世说新语》一共收录了“俭啬”故事九条,其中有四条都是有关于王戎的。
许衡,金末元初理学家,被忽必烈征召,封魏国公,谥文正。
感
许衡不愧是个大儒。
按冯梦龙的说法,这属于“真道学”。
骗别人易,骗自己难。说难其实也不难,不过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