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恋人在感情中的表现
我总能看见焦虑型求助挽回回避型,有以下几个特点: 【重复】为了让他好起来,你逼着TA认同你的观点,如果对方没做,你会一直要求,非逼着他就范不可; 【辩论】听到对方列出的分手理由后,你急不可待地一条条驳斥,就算说不过,你也会试图在气势上压过他; 【斥责】你非常不认可他对你绝情冷淡的态度,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认为他这样对你就是残忍; ...... 所有这些相似行径,都可以为“控制”做注释,当你有所意图(复合),便免不了与控制不期而遇,这类似于一种权利乱入现象,之所以称为“乱入”,这源于你们的亲密关系已经分崩离析,你却依旧对他持有和当前身份状态不符的期待和要求: 急于挽回本身就是试图超越关系控制前任。 而回避型特别反感控制,所以你做的基本都是反效果。 你要(希望)他:关心你,回复你消息,不要找新欢,听你解释,帮你做事,和你说心里话等等,一旦事不如人意,你便难过,伤心欲绝,气愤,寝食难安,心慌的一比... 可你的能力匹配不了你的野心:你想挽回他,你想复合,但你不知道该怎样曲线救国以免打草惊蛇,只得通过不断要求,要他听你话,来满足你那点可怜的安全感。 就好比恋爱中低价值的一方,为了找回一点点存在感,会限制或束缚对方的社交一样,得愿了便变本加厉,不如意便找茬挑事,靠这样的模式去维护感情或挽回,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你们的关系陷入死胡同。 在社会学中,控制是社会化的结果与媒介。一个悖谬是,伴随社会对我们的控制,我们也获得了指向自我和外界的控制。 这一点可以由很多的理论洞见得到论证。 譬如,从互动论上说,自我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映证与培塑的;从结构论上说,人格系统与社会系统存在交流和互动;而在批判论中,压迫、他律与反抗、自律相反相成,也可为理据。规训的效力依赖于其对象的主动配合,权力弥漫扩散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对自己从身到心的关注和打造。 这样讲可能比较绕,举个经济学中的例子: 在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中,人人皆可有/可欲的购买能力貌似取消了一切外在的、非自致的限制,我所买与我所是互为镜像。但此时欲望的特性就在于它的不满足(鲍曼语),于是,购买的行为一方面是我们在控制它物(买下与使用它)与他人(借其符号价值而得以印象整饰),一方面也表明我们被制造出来的欲望所控制。二者往往相互嵌入、彼此加强。 落实到挽回中,我想讲的是,当你在试图控制前任时,其实你也无时不刻不在承受着他的反控制。 比如,你打1个电话他不接,接着你打2个,他不接,你不愿意放弃,于是又打了N个,他依旧不理,最终直接拉黑,你慌了,换号码去打,又被拉黑... 于是,本来是你想控制他,想让他接你电话,结果在他的反控制下,你一步步变得歇斯底里,变成自己都不认得的样子。 其实你打第1个电话时是没错的,可能唯一偏颇之处就是时机没选好,朝枪口上撞了,但当你紧接着打第2个电话时,控制就已经生成了,你试图让他回复你,尽管他之前不接电话已经给你释放明确拒绝的态度,你逆行而上,难免招致前面描述的这一轮权力争夺。 而一个真正聪明的挽回者,一定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因此,聪明的挽回者绝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控制者。 软弱的人才会想到控制,因为他们的能量无法自给自足,只能通过像他人乞讨或掠夺,因此你会发现,挽回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就是苦苦哀求和威胁恐吓(软硬兼施)。 所谓控制,其实说白了是一种不识时务的行为,你硬生生地妄图把一种状态逆战成另外一种状态。当然,不是说改变不可能,只是你急于求成的态度其实是在揠苗助长。 一个人不会因为你能说服他而和你复合,不会因为可怜你而和你复合,更不会因为你的控制欲和你复合,仅仅因为他想和你复合,仅此而已。 回避型并不会例外!! 当你一直抱怨为何情况迟迟没有好转时,可以先问问自己,在挽回中,你有几次尊重过他的感受和态度? 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误区,觉得一个挽回成功的人,肯定是说了什么秒话,做了什么高明的事情,一定有什么“神招”。其实未必,他们的成功之处,往往在于他们做事松弛有度,不急不缓,对于尺度的精准把握,这些都是最容易理解却又最难实操的地方。 现代社会风气浮躁,出轨或结识新人的成本低,诱惑大,找到一个放心靠谱的人不容易,特别是那些相处好几年的情侣,各方面秉性也磨合得差不多,彼此间有足够的新任感,导致他们分开的,也往往不是什么原则性矛盾,而是相处体验的问题。 挽回正是通过点点滴滴的相处,重新培养起他对你的好感,让他一步步再次爱上你,重新建立起一段亲密关系。 这个过程一定不能太用力,女生的温柔一定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男生的体贴一定要有润物细无声的风度,所有大张旗鼓的挽回,不过是你自导自演的一出丑剧罢了,对方根本不买你的账。 有一句话叫杀人于无形,我想说,最高超的挽回其实是挽回于无形...智慧,谋略,才干,耐性,读心术等,你要无所不用其极,才能在惊骇骇浪的里子上维持表面的风平浪静。 这种“平静”就是分手后你给对方提供的春风般的舒适感。 在这个程度上,挽回其实就是一个去控制化的过程,让你的着急变成静观其变,让你的紧张变成掩饰后的平静,让你的方寸大乱变成有条不紊。 其实我能明白,很多学员的着急,源于他们始终没从前任那里得到过好的反馈。 就好比一个病人,如果从好几位医生那里得知“难治”的消息,那么他难免不焦虑。 但问题是,难治就不治了吗?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可能先给你摆一个结果,告诉你做了一定能成,然后你再做。 所有的挽回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包括那些已经复合的。 不是你看到希望才去做,而是你做了才能看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