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知晓:一个90后小镇青年的野蛮生长》2章5节:黑暗中的种子
第二章主题【夜】
“白夜行”——黑暗童年
第一节:1996-1997,“红眼煞星”与香港回归
第二节:1998-1999,下海失败-离婚与破产
第三节:2000年,三件“喜事”
第四节:2001年,“江湖儿女”
第五节:2002年,黑暗中的种子
(守望者)

第五节:2002年,黑暗中的种子
2002年6月,中国男子足球队历史首次跻身世界杯,总教练米卢接受电视采访时被记者问到能够取得这一成果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冷境后来回想起来,从他在小学6年级发生的重大转变来看,确实是这样,虽然那时发生的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不起眼的两件小事,但对他来讲却是在童年步入少年的短暂灰色中,从间隙里悄然生长出来的一颗翠绿的种子。
按照之前的人设,冷境在同学们眼中岂止是一个完全不合群的怪胎般的存在,甚至是非常有暴力倾向的“红眼煞星”,特长是与同学一言不合就爱拳脚相向——甚至大多数冲突的时候双方根本不需要对话,只需要一个眼神。
在连续经历了父亲的“戏剧式抚养”以及亲眼见证了去年“黑县长”的死亡案件后,按照传统电影剧情,他更可能的成长方向是从此堕入歧路,运气好的话会混成小县城的一名混混头子,运气差的话可能甘当某个头子的打手,游手好闲,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然而六年级的一件事改变了他原本的运行轨迹,在他充满戾气的混沌世界打开了一片缝隙——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得以照进来的地方。
冷境的第一道光,在他小学最后一个学年。
现在的毒鸡汤常说,上帝如果在你的世界关上了一扇门,同时还会用门夹一下你的脑袋。但2002年时的上帝还比较纯真,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是会打开一扇窗的。
关上的那扇门就是冷境从小的成长历程,让他的性格非常孤僻和暴力,同时伴随着比常人浓度更高的自卑和敏感。这种性格带来的影响之一是在他6年级情窦初开时,为他生命的火箭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除了突然蹿的高一点,也驶离了原本的轨道。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也很诡异。原本小学时冷境非常讨厌叽叽喳喳话特别多的女生,其中话最多的一个当属文艺委员雅娴——毕竟这个职位就需要这样性格的女孩子来负责。
结果升上六年级后,冷境大脑里也不知道哪根筋突然搭错“开了窍”,在午后一个阳光明媚的课间休息间隙,当他双手插袋从过道走回自己座位的时候,正巧抬头看见和同学一起做教室黑板报的雅娴,就那么一瞬间火星撞地球——他飙升的肾上腺素反向给他的大脑下达了指令,为什么会有一个女生这么活泼可爱?笑起来会这么阳光又好看?
有些远方,一旦到达后人就再也回不去家乡。有些感觉一旦在脑中发生,人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就在这一刻的电光火石发生后,冷境也回不到那个心里只有敏感、自卑、戾气的小学生了。
从那天起,冷境的生活里终于有了一个想要全力追求的目标——让雅娴注意到自己。但他的性格不允许他像其他健全家庭培养起来的孩子那样,大大方方地与人交朋友,何况是情窦初开的暗恋时,更涉及到“早恋”这个小孩子眼中敏感禁忌的红线。
于是这个极度“闷骚”的小孩决定采取曲线救国的方案,要想尽各种办法从非主流成为主流,并且还能在主流路线上发光发热,让雅娴无法忽视这道耀眼的光芒——冷境在心里暗自窃喜地这么盘算。
冷境的第一步行动,就是在课堂上疯狂地积极举手发言,不分科目、不分地点、不分时间,只要上课就聚精会神地听课并举手让老师点到自己,这种饱和攻击般的转变迅速取得了效果,不仅让同班同学注意到了他的改变,更让一直认为冷境是班上最难管的“毒瘤”的老师们也大感震惊和不解。
然而,这个小小举动带来的价值却远远超过冷境想象——他发现了自己在数学上的小小天赋,以及各科成绩都有很大进步,数学成绩甚至持续考出前10名的成绩并得到了数学老师的肯定,仅仅在半个学期结束后,数学老师就公开提名了冷境担任数学学习委员。
“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后,潇洒的讲出了这句精心准备的名人名言。被提名的这一刻,对尚小的冷境来讲不亚于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原本他只是为了吸引雅娴的注意,让她能够看到这个一直待在灰暗角落的自己,结果阴差阳错将自己的非主流轨道接入了主流,并取得了主流的迅速接纳。
听到让他担任学习委员这一决定的冷境,当下第一反应是不自信的,他站起来怯怯地对数学老师说:“我觉得我不行,让其他学习成绩更好的人来吧。”片刻后发生的事却让冷境一直印刻在心里,在此后的生活里久久都难以忘记——他分明清晰地听到教室里围绕着他的同学们口中渐次响起了稚嫩的声音,他们对低着头的冷境说,“你可以的。”“加油!”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冷境成功的完成了自己非主流到主流路线的换轨,得到了小小人生的第一次承认,担任了此后学业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班干部。
但大人们都说事业得意,情场失意。冷境没有能够跟雅娴在一起,在他的心里,自己与这样阳光的女孩还是有天然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个时候的他只敢偷偷的在课间注意她,甚至在上了初中后每次晚自习偷偷绕到她的教学楼特地路过她教室的窗边看她一眼,却从不敢主动站在她面前,自信地对她说出——我想和你成为朋友。
但至少,11年来,他终于第一次听到了有人对他说,“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