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植物之《九歌 ▪ 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晈晈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佪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䶵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杳冥冥兮东行。
①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Linn. )
古又名若木,今又名大红花、朱槿、日及、中国蔷薇。
锦葵科常绿灌木。原产中国。系强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旱,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只能盆栽,在温室或其他保护地保持12℃-15℃气温越冬。 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 深红、橘红、粉红、淡红、黄白等色,花期全年,朝开暮合。
扶桑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楚辞》是最早提到扶桑的历史文献,《诗经》中并未提及。古人视扶桑为神木,长在日出之处,即中国古老的神话所说:金乌朝起扶桑,夜栖若木。昔日妇女喜摘扶桑花插于发上装饰,因此古人又说扶桑“四时常开,妇人簪戴之”。据《岭南杂记》记载:黑色裟袈褪色后可以用捣碎的扶桑花枝涂抹,颜色会“复黑如初”。其茎皮富含纤维,可制作绳索。花可做蔬菜食用,《南越笔记》言“其朱者可食,白者尤清甜滑,妇女常为蔬,谓可润咯补血”。




②桂(见《九歌 ▪ 东皇太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