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念止觀與五時八教
元明以後,天台僧兼倡净土,“教在天台,行归净土”,“护念”遂成为普世修法:令外恶不侵为护,内善得生为念。一呼一吸之间称为一念,一念则具八万四千烦恼,必由如来以无上菩提加护,才得以升起善根。
以《法华经·信解品》文释“护念”,则护者,即“我虽年朽,犹故贪惜”等文;念者,即“时富长者,于狮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等文。护念拳拳犹及四念处:念身不净、念受皆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
天台-净土僧主张“实相止观”为修持圭杲,用实相阐明理论,以止观指导实修,把渊源于南岳慧思的实相,发展为“十如”的诸法实相说:
如是相、性、体、力、作、
如是因、缘、果、报、本末究竟。
天台-净土僧强调“止观一体”为定慧指南,止是定,观是慧,摄心入止为定,静明观照为慧,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明静”,即含止观双运、定慧力等之意。圆融三谛源于止观,又服务于止观。
空假中都是真实,互具互融,称为三谛。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中,芸芸众生万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若作如是观,三一融通,无障无碍,即为三谛圆融观。
天台-净土僧提出“五时八教”为判教法门,
五时即
华严时、 阿含时、 方等时、
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从方式判为化仪四教,顿、渐、密、显;
从内容判为化法四教,藏、通、别、圆,
合称八教。
九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和尚将天台宗传到东瀛,在平安时代(784-1192)与真言宗并列,史称“平安二宗”。十三世纪由天台宗分出日莲宗。如今,日本的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发达,香火兴旺永续。在宗教领域扬善除恶才是正道,一昧强调真理在我往往堕入邪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僧大德的念佛心得
念念无相 念念无为 即是佛学
法镜交光 六根成慧日
牟尼真净 十地起禅云
人不如我意 是我无量
我不如人意 是我无德
一念三千 怎道情深却缘浅
三谛圆融 实相止观洽天台
情生智隔从来事
息念忘缘又落空
息念忘缘方合道
回光返照便起尘
圆瑛
息念忘虑 佛自现前
但能无心 便是究竟
恰恰用心时 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 常用恰恰无
忘缘之後寂寂 灵知之性历历
无记昏昧昭昭 契真本空的的
明月有心来印水 春风无事莫惊花
睡起浑疑身不觉 一竿晓日半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