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 第一次去看痔疮(流水账)
有的器官是用进废退,有的器官则是越用越废。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我保持几乎每周锻炼2次、每天早餐是燕麦片加牛奶的情况下,痔疮复发了。
第一次大便有血应该是在1月7号(周五),看着卫生纸上一小块深红色的静脉血,感受着菊花撕裂过后的隐痛,我坐在马桶上便开始用手机在民航总的公众号上挂号,周末都没有号了,就约了个周一的。
结果是,后来又没痛了。我过了好几天后才突然想起自己周一还挂了个号,白白浪费了我的挂号费。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三个月里,断断续续,痔疮是否出血取决于💩的硬度。我总是在某个时间点叨叨着说一定要去看,然后转身又忘了,归根到底还是不重视。
与痔疮的消极斗争
如果要追溯起来,第一次痔疮应该是我20岁左右,由于💩过硬,用力过度,直接肛裂了。我现在都还记得那种想拉拉不出来的感觉,整个人在家里上窜下跳,反复冲到卫生间脱下裤子又拉起,还猛灌水。
此后,我养成了勤喝水的好习惯,除了偶尔摸自己的菊花时能摸到一点点凸起外,再也没有经历过那么难受的便秘了,也再没有肛裂和便血。哦,还有就是,做肛门、直肠指诊项目后,体检报告上会写着“肛内齿状线以下扪及曲张静脉团块”,提示着我,我是一个有“痔”之士。
就这么安稳和谐地使用着,直至今年。
昨天,我又便血了,有时放个屁都隐痛,今早(3月15日)也是,明明是自我感觉很软的💩,但菊花还是会痛,而且有血。想着正好今天预约了民航总的核酸检测,到时看下要不要顺便把这个心头刺给拔了。如此想着,在用卫生纸擦了菊花后,我再去客厅抽了张湿纸巾擦了下菊花,将可能发生的尴尬扼杀掉!(咱就是说,已经在脑补了
坐公交车去民航总的路上,6站路的工夫,看到路上有2个核酸检测站点,感叹着自己线上工具使用的落后,竟不知如何查询预约离自己最近的检测点,白白浪费时间跑这么远。
同时,还感叹了下核酸检测背后的资本开放以及技术成熟,导致的便捷性,想想个体刚开始做核酸的时候,都要去医院(好像那时zfb上也能预约上门检测,就很贵),出结果周期也长,现在则随处都有民营检测机构设置的流动站点,有的4小时不到就出结果(前天我男朋友在北京南站卡尤迪做的就有这么快),常规单价也从120降到80,再到现在的35元。
到了民航总的核酸点后,发现线下缴费窗口的队伍排得比检测窗口的队伍还长,排队检测的人十位不到,心中暗喜,赶紧一边用手机进行诊间支付一边去排队,刷了下朋友圈,跑去关注了豆瓣适老化改造小组,还挂了一个肛肠外科普通号。
做完后直奔门诊楼取号去三楼外科,一路上看着自助机和窗口都有醒目的“医保支付不带卡”提示,心里惊叹连连,真方便呀真方便。我就是没带医保卡用zfb电子医保卡在自助机上扫码的那个。另一件有点惊悚的事情就是,我在排队做核酸的时候,zfb就给我弹窗了可以使用电子医保卡的消息,精准推送的背后是无时不刻的位置跟踪定位。
言归正传,直到在三楼外科门诊台扫描条形码进行二次分诊时才发现,我挂的竟然是明天的号!在手机上再次确认了下,今天的号早就没了,我看劈叉了!
不死心的我问了下分诊台的护士,可以帮忙改成今天的么,护士说改不了,让我去问下坐诊医生可不可以加号。然后我就敲开了就诊室的门,是位男医生,磕磕巴巴说了下情况后,医生同意给我加号,我又补问了一句,痔疮是在这里挂的吧?医生点点头说是的。
我拿着医生给的加号单火速跑去窗口退号缴费加号,也是运气好,人都比较少,13:28,上午诊接近尾声,我前面还剩2位患者。
十几分钟的就诊
没多久就到我了,我先模模糊糊说了下自己的痔疮史,医生听了后问了我几个关于💩硬度和拉💩疼痛度的问题,还问我是否已婚已育。
回忆疼痛这种事情对我来说,难度极大,我的大脑会美化记忆,所以在疼痛度上我没有说的特别疼。
医生说,怀疑我只是肛裂了。我说应该不是的,之前体检也说是有痔疮。医生问我是只开点药先治疗下还是说让他检查下。
我没有过多犹豫就说还是检查下吧,把挎包放到旁边桌上的时候,由于包的拉链没拉,手机哐地掉在了地上,更显得氛围有些诡异(此处为主观放大感受),我戴着的口罩、帽子、眼镜加强了对自己的心理建设:“我是个病人!不是个女的!”
我按指示把裤子褪下来一小半然后跪在诊疗台上,过程很短,医生就是用戴着外科手套的手指在菊花里外边摁压边问我痛不痛,以塑胶手套戴上和脱下的拉扯声作为始末。
检查完后我重新坐在座位上,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在听课的学生,真诚提问和听讲,打开了手机备忘录,甚至有录音的冲动(被我克制住了)。
医生说我痔疮挺严重的,属于三度痔疮,混合痔。我问能不能手术,医生说不建议手术,因为我没怀过孕,以后怀孕的话可能还要复发。惭愧,我还以为痔疮手术是一劳永逸的。
就围绕女性怀孕期间容易得痔疮这件事医生给我解释了一通,还回答我说,如果怀孕期间痔疮加重就只能坐浴不能吃药。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了,都记不太清了,也可能是因为冲击太大了,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女生怎么这么惨”“痔疮要伴随我一生了吗”。
反正,医生建议我先保守治疗,除非持续性出血,否则不建议手术,最后给开了一些药。期间还问我近期有没有备孕计划,有的话中成药就不能服用。我说没有,后又补问了一句,近期大概是多久,一年吗?医生说,两周左右就差不多代谢完了。
去自助缴费机缴费,397.42元,并没有医保折扣!旁边的志愿者阿姨解释说,因为我还没到医保报销起点1800元(好像是这个数)。此刻真的是“菊花残、满地伤”了,跑到一楼取药出医院回家。
后来查看缴费时间为13:46。整个就诊时间应该就十几分钟,恍恍惚惚的。
回家的路上,在小红书搜了下未婚未育做痔疮手术这个问题,也没找到满意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反而看有人分享说,“备孕女性的痔疮三期建议做手术,因为怀孕中后期,随盆腔压力增大、盆腔充血,痔疮容易加重。当病情加重时痔核突出,一旦造成痔核嵌顿会比较痛苦,且必须做手术,同时手术所承担的风险较大。”
什么鬼啊,我本人都这么惨了,为啥还要想怀孕这种事。女性太难了。想着就先这样吧,好累啊,这是我的知识黑洞,先下单一个坐浴盆,药物治疗看看,到时实在不行就去中日友好医院预约检查下。
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便捷化的背后也对信息泄露很是担忧,但也只能担忧且无所畏惧。嗐,我就是一根鼠目寸光的韭菜,这辈子也只有“痔”能存高远。
-记于2022年3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