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分享||如何和孩子谈论战争
本文也有视频版,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故事奇遇记”获取。

这两天的世界头号话题有关一场战争,后台也有很多家长在问,孩子问我什么是战争我应该怎么回答。
确实,在战争成为焦点话题的当下,故意忽略它肯定不是明智之举。可从什么角度去聊呢?
给孩子看那些鲜血淋漓的战争片让他知道战争的残酷性?不太合适,说不准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那和孩子讲一讲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我们成年人自己都还没搞明白这里面的是非曲直,又怎么去和孩子讲呢。
而且战争,和死亡,人生意义之类的话题一样,都很大,甚至有点虚无缥缈,所以需要一个合适抓手去打开这个话题。
那我今天推荐的这两本绘本,就是给想要和5~9岁的小朋友探讨这个话题的爸爸妈妈们提供抓手的。
爸爸妈妈们可以去找来和孩子们共读,也可以前往喜马拉雅我的同名故事频道收听这两个故事的朗读音频。
《我吃拉面的时候》

文/图:长谷川义史(日)
翻译:彭懿
适读年龄:5~9岁
豆瓣评分:9.2/10
长谷川义史的作品有非常独特的画风,故事构思也很巧妙,通常从一个很小的点出发,然后由点及面,扩展到很大很远。
这本《我吃拉面的时候》就是从主人公在吃面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场景出发,先是缓缓延伸到隔壁的小猫米奇,它打了一个哈欠。

同一时候,隔壁的小美换了一个电视频道,隔壁的隔壁的阿太按下了一个厕所的冲水按钮,另一个隔壁的小裕正在拉小提琴。


到此故事的核心问题已经浮现了- 那就是当我们过着普通又安稳的生活时,其他人呢?虽然至此出现的孩子也同样过着安稳又富足的生活,但随着镜头的慢慢拉远,不一样的场景开始出现。
隔壁国家的小女孩在用水泵打水,另一个隔壁国家的男孩牵着牛在耕地,隔壁的隔壁的国家的小女孩背着小婴儿还在干活,这样的惊诧会在看到那个轰然倒地的小男孩时被推到最高潮。



这样充满冲击力的画面,相信能立马让孩子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也唤起他们对身处战争中的他人的同理心。
故事最后又回到了最初吃拉面的小朋友,只是这次他不再只盯着碗里的拉面,而是看向了窗外的远方,给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背影。

《六个人》

文/图:大卫.麦基(英)
翻译:芝麻团长
适读年龄:适合五岁以上亲子共读
豆瓣评分:8.5/10
本书采用的是和《我吃拉面的时候》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有点像是童话或者寓言,你看,它的开头也是那句经典的“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时候有六个人,他们周游全世界,想找一个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地方。他们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而且还积累了相当的财富。


可这个时候他们却开始害怕别人抢夺这些财富,先派兵驻守,之后又发现这些兵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财产,也可以用来抢夺其他人的财富,于是战争的序幕正式拉开。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当一场超级大战结束之后,所有的文明都化为废墟,所有的生命几乎都被吞噬,除了那最初的六个人。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原点,可是他们真的回得去吗?


通过这个故事,国家和边境,武器和军队这些虚拟的大词也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得到了阐述。
这本故事的画风极其简单,没有任何额外的场景或人物描摹,因为战争本来就可能发生在任何国家任何种族之间,极简的画风也能够达到直指战争源动力的目的 – 那就是人类自身的恐惧和贪婪。
其实《六个人》开头的这句“很久很久以前”是非常有深意的,因为战争其实贯穿着我们人类的整个发展历程,这也是为什么二战结束后这几十年的和平如此难能可贵。

恐惧和贪婪会不会就是刻在我们人类DNA里的大bug?我们又应该如何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去实现长时间的和平呢?
这些就留给爸爸妈妈们和孩子们进一步去探讨吧。只需要记得,世界很大,路还很长,让我们慢慢来。
好了,感谢大家读到这里。我是来自故事奇遇记的小安妈妈,跟着我玩转亲子阅读。咱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