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你在自己的感觉里(大量剧透慎入)
对这部电影剧情印象之深刻让我承认,大概是真的喜欢。而剧名我还不甚明白为什么要顶格命名,表面来说女主的人生并不是那么糟糕啊!
而看似宽容温和的氛围中,我感到深入骨髓又束手无策的迷茫。女主生活在挪威奥斯陆,一直是个学霸,上了门槛很高的医学院,但慢慢地感到课程难度力不从心,随时被电子产品和网络社交信息占据着精力时间。而在解刨课上看人体被切开感到肉体的被动和苍白,对手术的具象感到枯燥,认为这索然无味,尤其以后都要面对这些具体枯燥的工作内容,就立刻无法忍受。她觉得自己感兴趣的是与人的交流,是人的精神心灵,于是转学心理学,母亲说如果那是你喜欢的就去吧!她就雄心壮志地去往心理学课堂,很轻易就和讲师上床,再次感到无聊无趣,又发觉自己是更喜欢视觉化的东西,觉得摄影拍照能够抓住视觉上美好的事物,可以定格一些注意力。妈妈继续支持她的追求,她贷款去买了相机等一系列摄影器材就陆续在商业拍摄中出入了,经常拍一些模特也就更轻易和模特型男迸发出激情,对她来说一切都新鲜刺激起来,总是各种聚会社交,各种放浪形骸的年轻人……也就是这种场合,认识了漫画家男友,一个有点强势的已经有知名代表作的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语言和图画的表达能力都超过一般人,女主作为一个年轻他十岁且目前只是书店店员的社会角色,只能成为男友社交生活中的配角,不满于男友结婚生子的传统观念,却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没办法和男友平等友好地对话,只能用情绪化的固执去反抗男友的安排。期间,反叛的女主心血来潮地混进了一个聚会中,在完全陌生的人群中释放自我,遇上了同样有恋人但不想背叛恋人的埃温,两人在出轨的边缘疯狂摩擦,但始终确认着没有背叛的界限。带着充满惊喜却又没有违背现任爱人的自我安慰,他们回到各自的生活,仅仅知晓了彼此的姓名。直到后来在女主工作的书店,埃温和女友来到这里找一本书,和女主偶遇了,两人互诉难忘的印象。埃温说:如果你过得开心我不想烦你,那么你开心吗?女主回:这很难说……埃温于是告知了自己的工作地点,让女主随时可以去找他。
有一天女主听着男友在其他朋友面前高谈阔论,发表自己一贯强势的观点,女主毫无表情插不上话,也没打算参与,感觉就是一个陌生旁观者,第二天一早在男友给自己道咖啡的时候,女主按了一下灯的开关,瞬间一切都定格了,男友保持着倒咖啡的动作,她像是明白了,立刻出门去寻找埃温,一路上的行人车辆全都成为静止的雕像。我也像是和女主一样在奔跑着,这种隐喻的拍摄手法让观众无形中代入女主视角和感受,就是除了心之所向的那个人,任何人和事物都是苍白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都是静止的,都是自己世界的背景,女主终于不是配角,是女王要去主动寻找幸福了。在这样极度浪漫的氛围中,两人度过了甜蜜的一天,直到天明,女主立刻在同样时刻跑回家,重新按下开关,于是得到了男友倒了24小时的咖啡。女主喝了一口,开口要和男友聊聊。男友毫无征兆地平常回应,等着她要聊的内容,而女主说你没有什么错,只是我们追求的不一样,以及时机不对巴拉巴拉……男主眉头一皱摇了摇头直接切题:你是要和我分手吗?女主会:是的!然后是一系列的反复拉扯,男主强势的表达成为女主迫切想逃离的理由,越聊越远,最后终归是和平分手。现任变前任,女主自然立刻奔赴埃温,和自己同样普通的埃温身边,女主感觉自己很真实放松,他们又是同样追求新鲜刺激的年轻人,甚至有一次尝试了迷幻蘑菇,有了一次难忘的上头经历。前男友的影响力依然无处不在,观念的极端让前男友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出丑了,遇到熟人一打听更加惊讶,前男友确诊癌症正在医院治疗,但成效不大,命不久矣。和现任的热恋期也已经过了,慢慢觉得现任是一个毫无追求没有文学艺术追求和涵养的人,在一次看到女主写的文章时主动示好,却说不出文字好在哪里,女主很生气认为埃温十分虚伪一味讨好却没有真才实学,只能端咖啡盘子端到50岁。女主开始怀念起前男友,尤其得知他现在的遭遇,可此时和埃温冷战之际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她怀着复杂的心情去探病前男友。前任很积极配合治疗,在病房里保持乐观坦然面对的态度,非常高兴看到女主前来,两人的对话充满温情,怀念那段爱情,强调女主会是很好的母亲。问及怀孕的她有何打算,女主的回答还是不知道。陪着前任度过了回到童年的成长环境,见证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时光,女主回到自己的生活,孩子却自然流产了。女主接受了自然的暗示,回到单身的生活状态,工作间隙发现宣称不想要孩子的埃温和一个演员结婚生子了,想要上前打招呼的一瞬间意识到无需打扰,就各自安好吧。女主回到自己的小屋,继续着新的生活。
还需要补充一点,女主是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父亲再婚后又有一个女儿,但心里只有再婚后的小女儿,女主一直在父亲的忽略中长大,虽然不满于父亲从没主动来看望过自己,但不敢向父亲发火,还是会主动去看望他。
影片的时间纬度是女主的大学毕业到两段恋情,结尾的时候女主也不过三十多岁,我还是认为论糟糕还远没到时候。现实来说,挪威作为高福利的北欧国家之一,完全不必担心住房、就业、生育、养老等问题,女主随时都可以继续潇洒的生活。
但依然很糟糕,甚至比穿不暖吃不饱更糟糕,糟糕的是什么呢?是迷茫,是信仰,是泛滥的网络信息和电子产品,是追求刺激但不知道内心想要的慌张,是频繁更改人生志向的心绪不宁,是不需为生存奔波但不知可为什么努力的精神虚空,是不想被强势话语权压制但思维修炼还无法及时反抗的憋屈,是只想真实放松但又不满足于停留在肤浅的本能欲望,是想做自己的主角又没有人生执念的心灵匮乏,是想要得到爱的关注又不得不迁就于敷衍的爱,是得到了爱的关注又不想要爱的掌控……回到独身的女主应该会渐渐明白,经过了这些人和事,糟糕与否完全在于每个人的主观世界,和外界无关。
当然,影片里关于糟糕的讨论还有一个是针对客观世界的。女主选择和埃温在一起的理由是,埃温和自己一样,也是一个对现实很悲观的人,所以也不想要孩子,他们两都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在一起就很轻松包容。那么对应而言,传统意义上前男友的成功正是糟糕的对立面吧!那么这个世界是糟糕的令人悲观的吗?固然世界不完美,战争灾难一直存在,贫困杀戮在很多地方赤裸裸展现着,文明进步了却也带来了进步的副作用,就像片中被吐槽的电子产品和泛滥的网络信息。还有混乱的人际关系,人们不再单纯温暖,亲情也有分别疏离,爱情和婚姻并不兼容,且难以保鲜,随时擦抢走火又随时说散就散……悲观的糟糕的现实远不止这些,但依然是片面的。
我不是说我们可以自欺欺人地面对现实,催眠自己一切都很美好。世界是复杂的庞大的,以至于可以容纳每个人的小小主观世界,在这个世界你可以选择有限范围内的美好和谨慎的乐观,也可以选择广阔发展范围的悲观和珍惜眼前的快乐,他们都不矛盾。让自己舒服地活着是人类共同的议题,糟糕是肯定的,那就改变,改变不一定更好,但不改变连希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