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周二)书摘:李安谈电影;张充和书信;王鼎钧回忆录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有时演员的技巧太娴熟了,可以迷惑他一下,趁他不知所措时开机,打破固定形式。这种方法有些导演很喜欢用,我偶尔被逼得使点小坏,也用一下。一般我只需提醒演员,你做作了,他都会自我修正。像周润发在《卧虎藏龙》山洞的诀别戏,我刚起了个头说:“你还有……一点点……”他就会收敛。
其实要求演员表演全都得自然,这已经是不真实、不自然、有问题的,扪心自问,连导演自己都不是这样子的。因为生活当中绝大多数的时刻,我们面对旁人也都是在自我控制的状况下演戏,就算自己一人独处时,都不见得完全坦然地面对自己。人的自然里也包括着不自然,要做到不着痕迹,很不容易。我觉得戏剧和人生还是有些差别。当然在生活中我们反应事体时,未知状况很多,不能如详读剧本后般地预知后事,演戏时要避免这种预知的不自然。
这个道理我也是慢慢体会出来的。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在表演理论上下功夫,想知道哪个理论门道可以放诸四海皆准,其实根本没这回事,碰到不同的人、事、情况,要会应变。
(……)
现在我的观念也变了。每一种拍摄形式并不都是导演自己坐在家里想出来的,而是跟他的工业体系、跟他的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结合,均非偶然产生的。例如侯孝贤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有些事做不通,就换一种简易的方法,做漂亮了,做出一种味道来,也做出本地文化的精神与生态,这是很可贵可敬的。
我的拍片手法对目前的华语片体系来说不是很自然的,所以会碰到一些问题,其实也是自找的,可是以前我并不晓得。我老觉得我立足之处便是第一世界,没有什么第三世界的感觉,我就是第一世界。所以我并不因为拍华语片,就觉得该是第三世界,也不服气被归类为第三世界美学。我想做出那个大气来,所以在拍华语片的工作过程里,就会碰到一些困难或不得已的苦衷,批评也随之而来。我的手笔确实不是从华语片培养起来的,虽然我的成长里很多养分是来自华语片,我的思路很多与华语片有关;但在拍片的做法上,我用西片的手笔硬去掰华语片的做法,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但也没有什么特别可取的,都是个人的经历及习性使然。
2、《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
今天在纽约开了故校长梅贻琦的追悼会,是癌症死的,其实他在美国呆得倒也平静,蒋政府迫他回去是迫“庚款”的。梅太太脑筋清楚,自己在这儿学护士,预备自立。始终没有去台湾(当然他病危时还是去的),我们都觉得他去台可惜。(以上二十六日)
《唐宋词人年谱》等没收到,以后千万别寄了,我可以买到也不贵。你白费事花钱。
洋公公同婆婆来住了几天(六天),外国媳妇容易做,菜也容易。早上公公是一个鸡蛋或蒸或煮,其余是冷麦片及炒米之类。婆婆是一片面包两杯咖啡。中饭是生菜水果面包冷饮及一点乳酪之类。晚饭才是正经饭,一荤一蔬一甜,但是刀叉要摆得讲究,美国人穿晚礼服,即使大战中没有肉吃,也得穿破礼服。他父亲随便,母亲东西也吃不了多少,可是穷讲究。我们平时中外礼节在吃饭时都取消了,他们一来,一点洋规矩总得学学,好在我来时在他们家住了半年,也学了一点。他们惯孙女,以谟也喜欢惹人。弄得以元嫉妒,我则不好办。因为他们连外孙是七个男孩,一个孙女。
我欠了一大堆信债未复,但提起笔来总是想写几句给你,亦因为你总有反应。你倒真是认真在练字,论字最好的是唐代孙过庭《书谱》,据载王羲之字都是他的手笔。《书谱》真是正笔字,也合规矩,旧日故宫印的很好,后面有释文,历来在释文中有好几处错,马衡在重印时更改过不少,我在老杨处见到过。我亦有一本,破旧不堪,当时没有把它校勘抄下来很可惜。不知现在印出来否?我初到此不久为陈世骧译文写了《文赋》,我手边有一二本,此书是善本了,只印四百本,我若是找到即寄一本。在意大利有两本课文,一是三十首唐诗,一是王维与裴迪的辋川诗四十首,印得很考究。我只有一本,不能送你。我写的是各体,信笔写来,不觉纸满,汉斯父母昨日回加州了,我大洗一番,今日放松,在园中写信。即祝
双安
充和 1962.5.27
3、王鼎钧《昨天的云》
俗语说:“五月田家无绣女。”因为要忙着收麦。
五月田家也没有读书写字的男孩子,学屋在“麦口”放假。“麦口”是收麦的季节。“麦口”的“口”,跟张家口、古北口的“口”相似,说麦收是一大关口。如果麦子收成好,这一年吃的用的都有了,秋收就是“余沥”了。麦收的紧张忙迫,也简直就是闯关呢。
阴历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有名称,五月初的“芒种”,是割麦的时候,也是插稻的时候。麦和稻都有芒,“芒”可以概指这两种作物。
麦子成熟了,田野一片金黄,大地如一张刚刚由热鏊子上揭下来的香酥煎饼,使人馋涎欲滴。这时最怕下大雨,一场大雨,麦子倒在地上,泡汤发芽,收不起来了。所以全家老小都要看着天色拼老命,叫做“龙口夺食”。龙是司雨的神灵。
由冬至第二天算起,每九天称为一“九”,“九九再整九,麦子能着口”,那时,我们就有假期可以享受了。
冬至那天,老师在窗户上贴一张新纸,纸上用双钩描出九个字,每一个字九画,合为九九。老师天天用毛笔在双钩笔画的空白处中填入黑色,每天一画,等九个字填好,冬至就完全过去了。这九个双钩字叫做“九九消寒图”。
我们每天注意观察消寒图,心满意足地望着黑色怎样蚕食白色。我们等待轰轰烈烈的麦假。许多同学,认为念那不知所云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不如到农田干活儿有趣。他们的家长也确实太忙,需要孩子做帮手。
那年月,真正的农夫难得理发。据说,当他们埋头在田里工作的时候,他们在储草的房子里休息的时候,草的种子落在他们头上。然后,这些风打头雨打脸的人,让种子在头发里发了芽。在麦收的季节,你如果看见一个人头上长草,不必意外。
每天,我遇见有人从田里回来,我必专心看他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