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喜洲的偶遇
在大理远程工作的第一个周六,想着去喜洲转转,交通如果便利也可以顺道去周城看一看扎染。并没有做很详细的计划,只是想,周末了,该要出去走走。
大概四年前去过一次喜洲,也是在冬日。隐约还记得大早上穿过刚刚苏醒游人还未聚集的古镇街道,在四方街的广场台阶上,边听当地向导讲这个镇子几大富商的兴衰,边吃热气腾腾刚出锅的喜洲粑粑。走过两面墙蓝布白花的巷子,进到一个作坊看白族老人如何做扎染。去到喜林苑听了一个外国人如何尽己之力保护一座白族民居,然后在阳光热烈的露台上,面对着前方宽旷的绿色田野和头顶的蓝天白云,惬意地喝了半晌下午茶。这便是记忆中的喜洲,一个无比惬意的地方。
打听了有中巴车可以很方便到喜洲,从下关出发去洱源方向的车一般都能到,遂放弃了租单车骑过去的想法。早上睡到自然醒,到古城洱海门南边的大丽路口等车。不一会儿就看到一辆牌子写着下关的中巴,赶紧招了招手,车子在我前方不远停下来。然而在我转身往车子方向小跑时,背包侧边口袋的一瓶娃哈哈AD钙奶掉到了地上,鬼知道我为什么会把它放在外侧口袋里。慌乱捡了起来跑过去问司机去不去喜洲,师傅说不到 便没有表情的关上门开走了。那时候还没研究洱源到底是哪里,洱源跟喜洲地里位置上又是什么关系,只记着车会从下关出发。
我又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等车。看到旁边几个本地人也在等车,决定去问问有没有同路的,好增加一些安全感。看中了离我最近的那个背着背篓带帽子的大姐,其实早上等车前过马路时就看到了她,而且她应该也看到了我刚才拦车的狼狈。大姐操着一口方言,简单问了两句,她也是到喜洲。车很快到了,她招呼我一起上了车。
中巴还是很传统的载客方式,上车后先落座,司机师傅会问去哪,下车再付车费。幸运坐到了副驾上,想跟师傅唠唠嗑。我这么一个很不爱社交的人,却总想在陌生的地方试着跟各种场合的当地人聊天。师傅跟我吐槽了城里黑车往返一趟好几十块,而他们巴士一天多趟往返古城 便宜又方便。确实便宜,去往喜洲二十多公里单程七块。
副驾的视野很好,公路前方是无尽的云朵,两边田野快速闪过,有很多菜地,也有大牌子写着烟草种植基地。边看着路上的风景,边听师傅讲话,顺道也打探了返程去哪里搭车。到喜洲了,车子停在镇口的一座桥边,师傅提醒我下车。一起上车的大姐下车时在门口停住,特意叫我下车,心里淌过一阵暖意。待我付好车费从车上下来,大姐已不紧不慢的早我几步走到了桥的另外一头。她时不时回头往我这边看,仿佛在担心我会迷路。我犹豫了一下,整理好背包,几步追上了她。
大姐是白族人,在大理古城里面住,是来喜洲买菜的。据说是家里要待一帮客,需要买的菜比较多,而喜洲的菜比古城便宜。没吃早饭,原本想直奔四方街买个喜洲粑粑,但菜市场的吸引力瞬间让我决定先饿着肚子跟大姐一起去买菜。
菜市场不是特别大,但看起来很齐全。大姐从入口处的小吃开始跟我介绍,还跟我讲古镇里哪里有一家清真的牛肉粉特别好吃又不贵。她话并不多,但我也好像总是只听懂一多半。我像个小朋友一样紧跟着她,满带好奇心的左右探头看,又认真努力的去理解她说的每一句话,而她会根据我的反应偶尔再重复一遍。闲聊中得知大姐五十多岁,大儿子二十六岁在大理当警察,小女儿在成都上大学,才放寒假回来。
这里的菜是真的便宜,还可以搞价,但外地人估计行不通,一张嘴就出卖了自己。大姐分两家买了好几斤外皮用草烧过的猪头肉,说是做她们这里的一道特色菜,很好吃。还买了大骨头、豆子、豆干等,每买好一样东西,我都积极的帮她放进她肩上的背篓里。路过水果摊,她提到自己心脏有病,不能吃水果,但硬要给我买水果吃,我婉拒了。从菜市场出来,大姐邀请我晚上去她家吃饭,在她的坚持下我记下了她家的地址,也互相留了电话。那个时候我还觉着或许只是通讯录里又多了一个不会再拨的电话号码而已。大姐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善言谈的人,面对我这样一个陌生的戴着口罩的游客姑娘,是出于什么样的热情要我去家里吃饭呢?也许是看我孤身一人?也许是想让我去尝一下她们家特色的猪头肉菜?但也许,就只是一个客套的邀请呢。
跟大姐分别后,我沿着一条稍显商业化却并没有几个游客的石板路走到四方街,终于在中午十二点之前买到了原本想作为早餐的喜洲粑粑。跟记忆中不大一样,没有朴素红亮的炉火,没有刚出锅的热气腾腾和葱花香气。环绕着广场一周卖粑粑的店铺,几乎都打着“舌尖上”的牌子,以前的价格我不记得了,但味道确实没有印象中的那般香脆。不知是回忆太过美好,还是这四年的时光 让曾经小众的喜洲变了模样,尽管此刻疫情下的这里显得有些沉寂。
在巷子里漫无目的的闲逛。遇到一条精心设计过的街道和仍饱含乡土韵味的文化艺术馆,遇到好多家有特色有坚持但彷佛又无欲无求的铺子,遇到镇头聚集的一众咖啡饮品店,突然间抬眼看到大片的广阔,满是绿油油的油菜苗。所谓面朝田野,春暖花开,不过如是了。这里是有变化,但也还继续葆有让人慢下来的惬意和闲散。虽然很多店铺都挂了锁,有些房子也开始显现出无人打理的破败,但仍然是一个很舒适的能让自己放进来藏起来的天地。
我沿着田埂走了走,看到一只瘦骨嶙峋的流浪猫,悄悄跟上 让它跟我的影子合了张影。在油菜地的另一边,远远看到了喜林苑的白族灰瓦屋顶和土橙色的外墙,又隐约看到了当年小伙伴们曾经一起喝下午茶的露台,四年时光一晃而过,很多事情都变了,但我还是那个我,些许怅然。走回到路边的石板上坐下来,晒着太阳,听着歌,看着远方的天、山、地,环视着周围的一切,就想着,在这里待一下午吧,哪儿也不去了。
然而人类总是善变的,一个小时后我便改了主意。炙热的阳光下,实在没能静下来翻书。早上赶车时掉到地上的那瓶AD钙奶,吸管不见了,怎么都打不开,我开始浮躁起来。看地图,这里到周城只有五公里,发现居然可以滴滴叫到车,于是决定,去周城看一看扎染。







接下篇在大理|周城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