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水平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一般为整体重要性水平的50%-75% 无论是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还是特定类别的重要性,只要是计划的重要性,一定是在总体审计计划时确定的 选择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时不需要考虑基准的重大错报风险,这是唯一不需要考虑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况,而是考虑基准的波动性 A如果微利或微亏状态是由:1宏观经济的波动或2企业自身经营的周期性所导致的,可以考虑采用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作为重要性基准。 B采用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其他财务指标作为标准,如营业收入,总资产等(替代A)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较上一年度没有重大变化,通常使用替代性基准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不宜超过上年度的重要性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