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饱和彩照对伯顿的丑化
不止一次有人指出伯顿还是黑白照好看,在黑白影片里好看。这是同一场景的彩色和黑白照片对比,你觉得哪个更好看呢?


我个人还是觉得彩色好看,因为他的眸色优势可以展现,而且皮肤的质感更真实,人就更生动,我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他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模样。
之所以他在某些彩照尤其是彩色电影里不好看,那不怪他,而是怪那个时代的劣质彩色胶片导致的高饱和度,把他丑化了。如果色调正常真实,他就很好看。
来看看图三高饱和度对伯顿的肤色丑化,泰勒的脸皮就稍微好一点,但也是脏兮兮的,伯顿直接变成关公。

再看图四,伯顿的肤色很正常。所以就很奇怪,为什么五六十年代的高饱和度彩照对伯顿的肤色丑化这么严重呢?

伯顿的肤色放大看也是均匀的,并没有戴安娜的那种高原红,白人常见的脸颊潮红,或者说叫红血丝。他的脸皮发红时候无非是在热带酷暑里热的,要么就是喝了酒上脸。
他离不开酒,必须喝酒压住他的抑郁症,才能走出来工作和面对镜头,否则只能躲在家里,躲在卧室里,连家人和员工都不想见。如果完全没有酒精作用,他就会社恐,表情僵硬眼神呆滞说话艰难,有时候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恐惧到想当场自杀。当他体内的酒精分解的差不多的时候,皮肤就又白回去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