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茶
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广东喝茶为什么会有一整套功能各不相同的茶具:茶盘、热水炉、热水壶、茶壶、茶海、茶斗、茶杯等。
细说起来:茶盘,是摆放茶具的基础;大部分便携茶盘会设计成双层,上层镂空,下层密封作容器,用于承接不用的茶水;讲究一点的茶盘,是嵌入木桌的一块石台,雕凿出凹槽方便弃用的茶水流走。热水炉和热水壶置于石台旁用于烧制沸水,沸水冲泡茶叶是广东一带饮茶的基本讲究。茶壶,用来泡制茶叶。茶海也称公道杯,贮存来自茶壶的泡好的茶水。茶斗置于茶海之上,过滤从茶壶中倒出的碎茶和杂质。最后,茶海中的茶水被倒入摆好的茶杯,茶客饮茶。
第一次有记忆饮茶的时候是在前司上级的家里,叫他嘉哥吧。他邀请我和前司另一位被我叫大哥的同事,一同去他家吃顿家常便饭。
饭后便是饮茶时间,茶叶是普洱,名为薄荷塘。大哥和我同嘉哥的家人围坐在一张桌上,嘉哥坐在主位冲茶。他用沸水一一烫过茶具,用木夹倒掉茶水后摆好,将茶叶从茶饼中分离,放入茶斗,沸水淋过,将第一遍茶水倒掉;再倒入沸水,有时候第二遍茶水也会倒掉。我看不明白,但很享受他泡茶的过程。等到第三遍,他才将茶海中的茶水一一倒入茶杯中,大家端起茶杯,饮茶。等待饮茶和饮茶期间,大家随意聊着,聊茶,聊公司,也聊家常。薄荷塘的味道很淡,茶水金黄,淡而清亮,喝起来微甜。这就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印象深刻的饮茶经历。
现在任职的公司,老板在美国长大,大抵是对喝茶没什么兴趣,不过因为生意往来,倒有一些客户送的茶叶放在公司,大家都可以泡来喝,有时我也会泡一些。茉莉绿茶、糯香普洱、古树红茶、金骏眉、太平猴魁、白茶。
茉莉绿茶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同事妹妹常在我面前提起,虽然每次喝都会想上厕所,但她还是经常泡,“因为治疗了我的便秘。”
第一次喝糯香普洱,用杯子泡好后发现水面浮着一层尘沫,因为普洱已经泡开,倒掉已是太晚。这个时候才明白当初嘉哥泡茶时为什么要将第一遍茶水倒掉。之后每次再喝时,总是会迅速接半杯热水,趁茶叶还没反应过来,迅速兜转两下,倒掉第一遍茶水。糯香普洱闻着是一股很淡,像甜米酒一样的甜香,茶水是红褐色,越靠近底部茶越浓,像流沙在水中慢慢散开,也是赏心悦目。
古树红茶泡出来,闻着是一股很浓的奶甜味,迫不及待地喝一口,却只能品到淡淡的茶味。这种感觉很是妙,闻得到,喝不到。并且这股奶甜味只有第一遍冲泡时才有,茶叶也不宜久泡,久泡后发酸,反倒破坏了对茶水奶甜香的印象。想起嘉哥当初泡薄荷塘,并没有将茶叶放入茶壶,而是直接放在了茶斗里,每次冲茶都是用沸水淋过茶斗,所以冲泡出来的茶味会淡一些。这样泡红茶,会不会减少其中的酸味呢。
金骏眉泡出来茶香味偏多一些,久泡不发酸;白茶泡出来没什么香味,茶味极淡,连带着茶水也没什么颜色。后来了解了一下,或许是自己放的茶叶太少,亦或许这饼茶本身的品质不够好,不能体现茶叶本身的香气和味道;猴魁应是春日里的泡茶,实在太像在春日里闲逸阅读时泡的茶,茶叶长而绿,扁平而薄如蝉翼,冲泡后茶水呈现青绿色,喝来是纯粹的绿茶味,清醇不厚重。
老板的茶,让我开始理解为何广东一带爱喝茶,理解了这些茶具存在的意义,更明白了当初嘉哥,或者说之后再同别人喝茶时的这一套冲茶的流程。虽然不同的人冲茶流程有些差异,但我相信这是冲茶人习惯中,最好展现这一杯茶的方式。
写到这里,我想我也有点爱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