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本地人吃遍沈阳的大街小巷
听说我要去沈阳,在豆瓣认识的老饕星泽,非常热情地询问我到达的时间,得知我七天后要离开,遗憾时间不凑巧,错过相聚的机会。人虽未能相见,但是他非常热心地拿出了在沈阳从小吃到大的美食清单,一一给我介绍了馆子的历史和特色。拿着这份含金量颇重的单子,我的沈阳美食之旅安逸了。
以一种对美食博爱的态度去品味,纯个人感受和推荐,如果你觉得内容有收藏价值,麻烦轻启手指帮忙转发并关注,这也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喜欢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四食不惑。

在沈阳,没什么事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是两顿。
沈阳还真有一烧烤店名为“一顿烧烤”。基本上是这三年之内突然蹿红起来的一个小店儿,沈阳烧烤界的内卷严重,这家店就这么杀出了重围。店里很热闹,在里面能感受在东北吃串儿那种民间氛围。这儿环境好,烟火气十足,有些品种挺新奇挺惊艳的。
骨膜这玩意在沈阳也能烤?反正之前是没吃过。骨膜应该是贴近软骨的那一层筋,口感自然介于筋与骨之间。调料味放得很轻,吃起来倒是脆爽。
花刀鸡胗干干脆脆的,挺入味的。
比较惊讶的是那烤面包片,或许刷了一层黄油,蛋黄液,又或是炼乳之类的?吃起来带着奶香味,忍不住再来两片。




除了烤串,烤肉店也是必去的。
西塔街区是朝鲜族聚集地,那儿基本都是朝韩料理。太白山烧烤就在西塔街区的一个小胡同里。据说他家1986年就开了,那时候印象里面都是特别破烂的那种,店里还是烧炕的,不过现在环境还行。
这儿的肉吃起来口感还挺不错的,店里坐满了小年轻,要点菜了就“姐儿,姐儿”地喊。屋子虽暖和,但是烟熏得不行。
星泽推荐我试试这儿的香葱拌毛蚶。有点芥末味儿,挺呛人,但是味道有点微甜,可我有点吃不惯。



说到烧烤,还有一些推荐,我虽然没去,但是总得写出来。
一家特色烧烤,店名叫“真枪实弹”,听名字就能猜到一二。
这家的大哥经营的是烧烤羊的各种X器官,当地人有些人爱吃,因为口感挺好,当然有些人不敢吃。羊枪、羊蛋、羊蛋皮儿还有什么说不上名字的都有,论口味这家是一绝。烤串大哥看起来挺体面的一个人,大伙都叫他真哥。
另外还有一家开在沈辽东路附近的新疆大串,星泽的吃货哥们推荐的,据说味道还不错。
再说说沈阳的炸串。
不知道为啥,很多小孩挺喜欢吃油炸食物,可能小时候口味重吧。
师妹想去吃这家炸串是说想找回一些童年的念想。这家“土豆房炸串”,是一家评价两极分化的店。爱吃的人就特别爱吃,不爱吃的,那简直吃不下。开了很多年,据星泽说,他小学一年级就有这家的记忆。
这家土豆的做法就是,老油给土豆炸上,然后捞出直接往上面撒调料。其他各种食材都炸得干干脆脆的。
我纯粹是去体验一下童年的快乐!


老迟家熏鸡架饭店是去年一沈阳大爷流调的时候,频繁去的一家店。那位大爷应该是当地一老饕,流调的路线妥妥的是舌尖上的沈阳呀。
我不知道三国时代,沈阳鸡架是否已经发明出来。不然那是啪啪啪打杨修的脸,是谁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
鸡架带点烟熏香味,味道偏咸重,单手抓一块,嚼起来特别带劲,那种咸熏味在嘴中源远流长,回味无穷。此时要是能来一瓶沈阳老雪花,快乐似神仙呀。

鸡架吃上了瘾,我又跑到许记抻面馆。
沈阳有句俗语:“抻面鸡架老雪花,吃上一口不回家”。这家许记的抻面,算是沈阳天花板,抻面也就是拉面,在这口味稍微有点咸。
这个馆子是许多人酒后第二场的地儿,因为24小时营业,很多本地司机也过来吃一碗抻面,一副鸡架,当然老雪花可不能喝,这酒后劲贼足,我喝上一瓶,脸就红了。


东北菜,他给我推荐了一家食里香老菜馆,这家开了不记得是十五年还是二十年。主打菜就是一锅出:焖肉骨头、土豆、豆角,还会加些玉米面饼之类。作为肉食动物的我们,觉得肉骨头很入味,好吃,但是土豆和豆角都不怎么爱吃了。焖的鱼吧,一般般。那老式锅包肉,据说跟传统的沈阳做法不一样,酸甜口,那股酸味挺呛鼻子的。



南五马路的杨记小骨头羊杂馆,也是个开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店。主打羊脊骨,羊杂汤,这家烧麦据说还不错。羊脊骨和羊杂汤没话说,肉多,汤香不腻人。我突发奇想点了一盘蒜泥羊脸,我的妈呀,真是腥到我了。如果下次换个店再吃还这么腥,我可能以后就不会碰这个羊脸肉了。


万盛园炖肉馆,老店是开了二十多年,但是我们去的云峰店没开那么久。中午的客人那是络绎不绝啊。里面的菜单也是极其简单,原汁牛肉、小菜、米饭、各种饮料。免费加汤、加饭。
开放式的厨房,几口大锅炖着牛肉,牛肉炖得比较烂,不过还是有些许弹牙。味道比较原味的那种,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调味。小菜就是豆腐干子上面淋上甜面酱,然后撒些大葱末。
就是这么几样简单的食物,这家店翻台率极高。



开在九纬路的欧阳家吊炉饼,算是沈阳的特色了。这家店的创始人欧阳老先生,1934年出生于一京剧世家,当年还是一名角,后来兄弟二人开起了这家店,一开就是二十多年,上过好多次当地的报纸、电视。现在屋子里贴满了各种当年的照片和媒体的报道。这儿有镇店四宝:吊炉饼、鸡蛋糕、叉烧肉、酸菜。我们刚吃了饭才去的,就尝了尝那儿的吊炉饼。看起来金黄香酥的,口感跟一般的烧饼不一样。外皮是香酥,但是里面有点面,吃起来很香软,回味很甜。这家的酸奶挺好喝,本想多买一点,但是价格貌似不便宜,我就作罢了。

在沈阳,我算是领略到朝韩料理的美了。以前对于这类食物,我是没有品鉴能力的,就是觉得好吃,但是感受不出什么,后来才发现,还是吃少了。
在沈阳的一周,有多少个夜晚,我打车到西塔美食街吃宵夜。延吉、山东我也都去过,但是感觉在沈阳,我对朝韩料理喜欢上了。
西塔胡同里的胡成脊骨汤,正宗纯粹。星泽一北京哥们每次来沈阳,天天顿顿想吃这家,因为这个北京没有,全国各地也基本没这个味。
这家的脊骨锅,真的是好吃到不行,脊骨跟巴掌一样大,饱吸汤汁入味得很。干白菜风味十足,口味似咸菜,但是有风干的滋味,很多酸菜放锅里是用来调味的我不吃,但是这干白菜我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吃掉了。这儿的小菜也是相当好吃,我续了好几次,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西塔的另一家玄风老汤,服务挺不错的,夜晚就一个能干的女店员在张罗。点了一份牛尾汤,味道比较浓郁,暖胃暖心,这家店有种深夜食堂的感觉。

西塔的巷子里还有一家相聚炸酱面,这炸酱面是韩式的,拌面的卤汁带一点微微的甜,还有一种特别可口的滋味形容不出来。卤汁拌匀包裹着每根面条,这时候开吃,哧溜哧溜,面条很顺滑,口感很棒,真不是吹的,下次来沈阳,我还会吃这家。
这家店少说也有15年了,沈阳那哥们的前女友是韩国人,就特别喜欢来这家吃,这一小破店,好像一直没装修,老风光,老味道。


说到这,好像就把我吃过的介绍完了,但是星泽给的单子上还有好几家,于是借我之手,将他说的分享给大家。
声声肥牛,90年代初就开了,老板应该是当时去香港学了一些什么东西,那时候沈阳有钱嘛,东北重镇就是有钱,挺多人往南方跑,老板学了些技艺回来,弄的这种独特的港式火锅,也就是一人一锅。他家现在在沈阳特别特别的火,也不知道为啥,就这两年开始爆火的,以前老顾客虽然去得多,但不至于到今天这种在门口儿能排成长队,反正要去就提早去,他们家是不接受预约的。
凯莱特味村杀猪菜,一家开了十多年的馆子,大厨是获过大奖的,非常老的一家店,这杀猪菜,也就是东北的酸菜,算是当地一特色吧。
正阳鱼馆,吃鱼的地方,不算是老店,但是要吃铁锅鱼,首推这家。
汤汤部队火锅,他家原来叫大成春川鸡排,一首尔的朋友曾说这是他吃到比在韩国吃得还好吃的韩式料理,所以春川鸡排得吃吃。
晓宇麻辣烫烤鸡架,麻辣烫倒不特别,他家的馄饨、卤鸡爪、鸡脖儿绝对要点。但是这家店吧,在的地方叫艳粉街,这一带原来就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那老板的形象,我估计你看到可能会害怕,其实挺有趣的,你夏天去那儿吃东西,能看到东北接地气的那一面,不过最好是本地朋友陪你去比较好,否则按他老板的相处模式,也许你可能不习惯,我怕那老板欺负你。(好吧,我就没去了)
战记酸菜火锅,论酸菜火锅,他家很牛,肉特别新鲜,属于老北京铜火锅那种。
枕水江南,沈阳的江淮菜吧,口味可以,环境很棒,一家老店,可以去试试。
还有沈阳的“满宝馄炖”和“顶好快餐”也都是十几年的老店,满大街的快餐店,满宝馄炖一定要点凉拌那个,顶好快餐可以点鸡腿饭,配菜万年不变也确实好吃。(我还真点了鸡腿饭的外卖,那鸡腿挺好吃,我还单独再点了一只。)
在当地老饕的指引下,沈阳这份有质量的美食攻略就写到这里。
各位爱美食的朋友,请不吝赐教。如果觉得有帮助,请关注我。

沈阳美食推荐
强烈推荐:胡成脊骨汤(一部)、相聚炸酱面(总部)、一顿烧烤(奉天街店)
推荐:太白山烧烤(二部安图店)、老迟家熏鸡架饭店(三好店)、万盛园炖肉馆(云峰店)、欧阳家吊炉饼(九纬路店)、许记抻面馆(兴工北街店)、玄风老汤
尝试:杨记小骨头羊杂馆(南五马路店)、食里香老菜馆、土豆房炸串
种草:真枪实弹、新疆大串、凯莱特味村杀猪菜、正阳鱼馆(宁山店)、声声肥牛、战记酸菜火锅、晓宇麻辣烫烤鸡架、汤汤部队火锅、枕水江南(兴工街店)
-----------------------------------------
个人微信公众号:四食不惑
不定期推送旅行游记和美食攻略。
四食不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去低调的吃辣之都,做一个地道的“赣”饭人 (8人喜欢)
- 在武汉,想吃江湖味还是得去“江湖” (6人喜欢)
- 五一前后,我去了浙江这几座小城 (18人喜欢)
- 小长假,我再推荐几个小众旅行地 (7人喜欢)
- 古丝绸之路上,有哪些小众旅行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