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讽刺画家 巴别塔解析 布鲁盖尔
1556—1569年间
艺术家们还在追求宗教或神话题材的时候,
他却逆潮流而动。
把注意力转向到卑微的日常生活……

老彼得·勃鲁盖尔 Bruegel Pieter (约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勃鲁盖尔来自安特卫普(一个繁华的贸易港口),大约在1551-1553年左右曾到访过意大利和法国,这对他后来的绘画风格影响重大。自1556年起,勃鲁盖尔的绘画风格开始更具讽刺性。

巴别塔
Babel Tower
这一题材,勃鲁盖尔至少描绘过三次,其中最小的一幅已经失传,其余的两幅我们可以分别在博曼斯美术馆和维也纳博物馆观看到。《巴别塔》是根据《旧约·创世纪》中古巴比伦人野心勃勃地建造巴别塔,妄图通天。后被上帝发现,以打乱人类语言类别来惩罚这些狂徒,使其不能相互沟通。人与人之间至此充满偏见、猜忌和误解。这也是基督教里解释不同民族语言的来

《巴别塔》以罗马斗兽场为原型颇有寓意(我们在前面也提过画家曾到访过意大利),斗兽场曾是当时政府屠杀基督徒的地方,在这里多少是有映射政治形势的意思。

在这张画的前景中,我们看到一名国王正在下令建造这座“不朽的建筑”,而工匠们跪拜着附和着最高权力的妄想,周围是已经坍塌坠落的砖块,却没有人抗议此举的不切实际,工人们只是默默接受权力的妄想,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的讽刺

对,扒开这幅画的细节……我们看到这样拉粑粑💩的小人造型,是的,这是画家的一种嘲讽(其实勃鲁盖尔在很多作品里都设计了这样的人物造型,仔细回想一下,这种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亵渎神灵的姿势,就是对画面里诸多风俗民事,实时朝政的一种讽刺)。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巴别塔的阴影之处有一座城堡,它是如此灰暗渺小,而在周围的人类,在自然与建筑面前就更显微不足道了。勃鲁盖尔有意牺牲了人与建筑之间的常规比例,来体现巴别塔的宏大与人类的妄想。同时也在劝诫人们应该远离那种不切实际的行为。

当然,这一幅《巴别塔》里还有非常非常多可看的细节,塔本身的建造,里面的施工建筑等等。因为这一类网上讲的比较多了,这里就不说了,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造型上确实是以罗马斗兽场为灵感来源,借鉴的比较多,学建筑的朋友可以出来讲讲哈!

勃鲁盖尔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了荷兰绘画大师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影响,他对事物细节的忠实描绘与奇妙幻想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反差对比

勃鲁盖尔的作品,是需要花时间细细观察的,你会看到非常多精妙的细节处理,意味深长。勃鲁盖尔倾向用讽刺的手法表现人性的愚蠢与荒唐。他不对人物形象做任何美化修饰,他们可能是淳朴、天真又或是愚钝、丑恶的。不管是风景画还是农民题材的风俗画,都让观看者体会到勃鲁盖尔惊人的洞察力和幽默感。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证据,还展示了画家精湛的艺术设计能力。
-
marce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27 07: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