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吃出来的》2022.03.22
《你是你吃出来的》
作者:夏萌
开头神神叨叨的,神化饮食段落全部飞速跳过。说饮食问题是尿毒症、癌症的产生原因和改善措施之一尚可,但非要说是决定性因素就过于夸大了。后文确实有些干货,基础原理用高中生物化学底子听就行,讲得比较浅显易懂,有时候甚至有点啰嗦,可能还是把受众定位在中老年慢性病群体。不过我自己看的时候居然久违地手写了笔记。决定以后买一本纸质书送给爸妈。希望前文的神神叨叨能唬住他们。
==========
第三,动物类食物(肉、蛋、奶、鱼等)最好占一天食物的35%。当然如果能买到散养的畜禽类动物或者禽卵更好。植物类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和粮食,占一天食物的65%。蔬菜和水果种类尽量多样化,粮食类食物种类要多,以粗粮为主,如全麦类、糙米、玉米、莜麦、薯类都很好,最不好的是精米、精面,因为精米、精面是工业化的产物。
==========
•碳水化合物能转化成脂肪,脂肪也能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能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直接转化而来。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体内只能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必须要从外界摄取的。
==========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如果一同被摄入,最先被利用的一定是碳水化合物,它冲在最前面,进入细胞的线粒体,直接变为能量。蛋白质和脂肪变成细胞膜的结构或者成为某些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酶。
人饿的时候,碳水化合物先被用光,之后才是皮下脂肪和蛋白质。 一般来讲,人在饥饿时,以脂肪分解为主,占80%左右,蛋白质的分解约占20%,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比例约为4∶1。
==========
对运动量不大的现代人来说,最好的食物选择是:低能量密度,高营养密度。如果是体力劳动者,那就要高能量密度,高营养密度。 所谓能量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中所含的提供给细胞的能量营养素有多少。
==========
一个人每天的能量消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基础代谢、运动和食物消化。
==========
不同营养素的动力效应是不同的。蛋白质的动力效应最大,约为30%;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动力效应较低,基本在5%左右。 例如,如果你吃进去的蛋白质热量是100千卡,消化分解自身用掉30%,实际上吸收到机体中的是70千卡。而100千卡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消化分解自身只用掉5%,吸收到身体中的是95千卡左右,脂肪也是同量。
==========
在七大营养素中,有三大营养素和能量息息相关,它们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被称为“产能营养素(1)”。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生4千卡能量,蛋白质每克产生4千卡能量,脂类每克产生9千卡能量。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每日摄入的总能量等于这三大产能营养素能量的总和。常饮酒的人有第四个能量来源——酒精,1克酒精产生7千卡能量。把摄入食物中的三大产能营养素及酒精产生的能量加在一起,就是一个人一天摄入的总能量。
==========
摄入多少是根据消耗量来计算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三个:
第一,身高体重。依据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基本都是这样计算。
第二,活动量。一般来讲轻体力劳动者(3)是标准体重每千克耗能30千卡,中体力劳动者(4) 35千卡,重体力劳动者(5) 40千卡,长期卧床的人标准体重每千克耗能25千卡。临床上我们也不是这么绝对,比如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偏胖,计算能量的时候减少5千卡,为标准体重每千克耗能25千卡。
第三,三大能量之间的比例。大多数营养书上三大能量比例是蛋白质为10%~15% ,脂类为20%~30% ,碳水化合物为55%~65%。
==========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100×15%=315(千卡),每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能量,所需蛋白质315÷4=78.75(克)。其中动植物蛋白质应该各占一半,即各39.375克。一个中等大小鸡蛋差不多含有6克蛋白质,200毫升牛奶含有6克蛋白质,瘦肉(四条腿或两条腿的动物)以及鱼类基本上含有17%~20%的蛋白质,即每100克肉含有17~20克蛋白质。所以此人应该每天吃1个鸡蛋、300毫升牛奶和约150克肉类或鱼类(相当于3两)。实际操作时必须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能打折扣,鼓励尽量多一些,但不要超过20%。 脂类占总能量的30%:2100×30%=630(千卡),每克脂类产生9千卡能量,因此需要630÷9=70(克)。其中植物油占一半,为每天35克。动物油在吃鸡蛋、肉类食物和喝牛奶时可以获得,为35克。如果一个人吃得很素,动物油来源少,那么他的植物油必须增加。脂类的摄入在保证数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比例,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要更多一些,因此鱼、虾和海藻要多吃一些。
==========这里讲到了全素饮食的缺陷:从豆制品中摄入的植物蛋白不能完全替代动物蛋白。
肉蛋类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植物类蛋白质。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但是它是植物,缺乏某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果只靠喝豆浆、吃大豆来获取蛋白质,氨基酸被人体利用会受到影响,代谢产物增多,对肾脏的压力会很大,所以肾功能有问题的人我们都不让吃大豆。对于这种高蛋白质而氨基酸不完整的植物,最好采用食物互补的方法,也就是说缺哪种氨基酸就寻找含这种氨基酸高的食物来搭配。在这里再叮嘱一句:豆制品不要单吃。
==========骨骼疏松有可能是缺钙,或是缺蛋白质。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只是缺钙,但其实很有可能是缺蛋白质。蛋白质在骨骼中以骨胶原的形式存在,增加了骨骼的韧性。此外,它还提供矿物质依附,保证骨骼的硬度。因此身体缺乏蛋白质,自然就会骨质疏松。
==========
蛋白质平衡本质上是氨基酸的平衡,也就是摄入的蛋白质中所含的氨基酸的量和各种氨基酸的比例要与人体所消耗的量和比例基本相当。
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所需基本一致的蛋白质被称为优质蛋白。这类蛋白质主要是动物蛋白质,包括肉、蛋、奶,这里的肉包括四条腿的畜类、两条腿的禽类和没有腿的鱼类。 在一个人每天的饮食中,优质蛋白也就是动物类蛋白应占摄入蛋白质总量的一半。
==========
白米、白面中的淀粉含量较高,同样100克,米面的淀粉含量是薯类(土豆、山药、芋头等)的四倍,是豆类(赤小豆、芸豆等)的近两倍。
==========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是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类脂包括磷脂、胆固醇和糖脂。
==========
胆固醇占人体体重0.2%,和磷脂、蛋白质并肩作战,成为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它的作用是增加细胞膜的韧性和坚固度,防止细胞膜损伤。另外,它还是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原料。性激素包括了男性的雄性激素、女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很多怕胖、恐慌胆固醇摄入过多的患者,他们不吃肉蛋奶等含胆固醇的食物,却因此患上了卵巢早衰或者性功能障碍。
==========
在这30%左右的脂类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种脂肪酸应各占10%。
怎么才能做到三种脂肪酸各占1/3呢?实际上在生活中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和准确,只要做到大致正确便可以了。 比较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动物脂肪占一半,植物脂肪占一半。
一般来讲,每天吃一个鸡蛋、一袋牛奶、100~150克瘦肉,每周吃2~3次鱼,摄入的动物脂肪量基本就够用了。
有些人不吃动物性食物,如果植物油的用量严格控制在30毫升,这样相当于每天只完成了应该摄入量的一半,时间长了,身体会出现许多油脂摄入不足的问题。
==========看到这段速速购入坚果。
ω-3和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一定要从食物中获得,一般认为应不少于总能量的3%。 ω-6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 ω-3系列的脂肪酸都在哪里呢?动物中有深海鱼、贝类,植物中有亚麻籽、坚果和马齿苋,保健品中品质较好的鱼油中也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 ω-3和ω-6之间比较好的比例是1∶4~6。由于大家获取植物油要比获取深海鱼、贝类、坚果以及鱼油等容易得多,所以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摄入的实际比例几乎到了1∶20,甚至更夸张。
==========我知道植脂末不健康,但我真的好喜欢吃...
反式脂肪酸有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植物氢化油、人造黄(奶)油、人造植物黄(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起酥油、植脂末等。
为了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2003)》中建议“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这个1%折算出来一个人一天的限量在2克左右。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食品包装袋的标签上食物成分中明明标有植物氢化油、氢化油、起酥油、植脂末等字样,但是在营养成分表里却写着“反式脂肪酸为0”,这是为什么呢? 上面说了,一个人一天摄入反式脂肪酸应低于2克,因此,如果只吃这类包装食品中的一个小食品,绝对没有超标,于是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大家想一想,吃小食品是不是一天只吃一个?如果吃了一块小蛋糕,也许没超量。但是吃两三块呢?如果再加一个冰淇淋呢?再加一杯咖啡呢?
==========
一个人一天需要1300~1500毫克胆固醇供人体细胞使用。正常的比例是每天饮食摄入胆固醇300~500毫克(白天从三顿饭中获得),肝脏合成1000毫克(大部分在晚上合成)。 其中通过饮食摄入的胆固醇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包括鸡蛋、内脏、脑和肉类。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为250毫克左右,100克畜禽类瘦肉中胆固醇的含量为70毫克左右。
==========
在脂肪中最需要控制摄入的是反式脂肪酸,而肥肉是可以吃的,适量就好;鱼油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是必需脂肪酸,最好经常摄入,可以多吃一些深海鱼;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选择高质量的鱼油。
==========主动对号入座。
我坐地铁时,常常发现一些女性,尽管脸上抹了化妆品,但是肩部、上肢、腿部的皮肤角化干燥,呈小疙瘩状,这都是维生素A缺乏的表现。
我们从哪里获得维生素A呢?
第一,从动物肝脏、奶油和鸡蛋中直接获得维生素A。
第二,制造一个油性的环境,把植物中的胡萝卜素溶进去,比如吃胡萝卜炖牛腩、猪肉炖南瓜、炒西蓝花、炒油菜、炒菠菜等来吸收维生素A。肠道黏膜可以根据身体中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来决定对胡萝卜素的吸收量。一个胡萝卜素分子可以转化为两个维生素A分子,身体缺维生素A时肠道对胡萝卜素转化吸收的就多,够了就减少吸收,这样就不会出现体内维生素A中毒问题。
==========我本来就好喜欢吃水果...水果吃够真的会给人幸福感。
一个人一天最好吃3种以上水果,合起来半斤以上。
==========
有人说:中国人都缺钙。这句话不好听,但是事实。中国人目前平均每日钙摄入量为400毫克,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钙摄入推荐量的一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成人钙摄入推荐量是800毫克/日,美国的推荐量是1200毫克/日。钙的最好来源是奶和奶制品,奶中不但钙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也很高,具体包括牛奶、羊奶、驴奶、酸奶、奶酪、奶片,等等。一般人每天最好喝300毫升牛奶。如果能够吃奶酪就更好了,因为在所有的奶制品中奶酪含钙量最高,同时也好消化。
==========
由于镁与钙、钾、钠离子共同维持着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所以如果患者出现肌肉抽搐,就是咱们平时所说的“抽筋”,我们脑海中要反应的是“一定缺钙,还有可能缺镁”。所以一来一定要补充钙,二来看看补钙效果;如果补钙效果不好,还要关注是不是缺镁。
==========
许多人在吃菠菜时很纠结,一方面说菠菜里有草酸、植酸,影响钙的吸收;另一方面又说菠菜含铁多,要多吃补铁。实际上,菠菜中的铁不太容易被吸收利用,为什么?因为植物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菠菜中的植酸、草酸、鞣酸等可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的铁盐而阻止铁的吸收,所以植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比较低。
==========
第一,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蛋白质;
第二,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第三,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第四,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应该每天摄入300克液态奶;
第五,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我们可以看到,指南中餐餐都十分强调蔬菜的量,还特别强调了深色蔬菜应占1/2。 吃水果不是可有可无,必须天天吃,这里规定的200~350克新鲜水果,相当于1~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中国缺钙的人非常多,大多数中国人不太习惯喝牛奶,这版指南明确指出可以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有人可能不习惯喝鲜奶,那也没关系,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奶片等,根据自己的口味习惯选择即可。
在中国,豆制品是国民当家菜,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但是不要天天吃,也不要一次吃很多,一天总量保持在30~50克。
==========
具体建议有五点:
第一,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第二,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克;
第三,优先选择鱼和禽;
第四,吃鸡蛋不弃蛋黄;
第五,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畜禽类、鱼类和蛋类都要吃,合起来一天要吃120~200克动物蛋白。这个量包括了一个鸡蛋的分量(50克左右),所以大家每天吃的瘦肉和鱼加起来大概是100~150克,差不多成年女性手掌那么大。
==========早餐可以多摄入一点油脂!
早晨,人刚起床的时候是空腹,胆囊里已经充满了胆汁,这是半夜里肝脏合成的胆汁,在天亮前排到了胆囊中。早餐时如果吃油性食物,胆囊会立即收缩,排泄胆汁,这样可以防止胆结石的形成。
==========
第一,算好能量比例,这项内容占50分。早餐的能量要占一天总能量的1/3~1/2。我们可以把一天所要吃的食物能量先计算一下,早餐至少要占1/3;如果你晚上吃得很少,那么早餐能量要占全天能量的1/2。早餐要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 第二,选足食物种类,搭好结构,这一项也占50分。为了方便大家实际操作,我把食物分成五大类:粮食类、动物性食物类、蔬菜类、水果类和油脂类,每一类算10分。 总分大于60分算及格,80分算优秀,100分就很完美了。
==========
油类食物到底吃还是不吃? 过去中国人有早上吃油饼、油条的习惯,好不好呢?我个人认为只要油的质量好(不是地沟油),不是反复油炸,都是可以吃的。早上吃了有油的食物,会有饱腹感,一上午不容易饿。早晨如果能吃煎鸡蛋更好,如溏心蛋,既保证了磷脂的完好保存,还因为有一些油脂,也有利于胆汁的排出。同时再喝一杯牛奶,加上一小把坚果,这样,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胆固醇就都补充全了,一上午脑细胞需要的营养素也都准备好了。
==========
晚餐要清淡些,这里的清淡是指少油少盐,不是不吃蛋白质类食品,所以一些人晚餐纯吃素是错误的。但要注意,晚上油要少一些,可以吃一点瘦肉和鱼。动物性蛋白质能产生许多大脑内神经递质,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褪黑素,这是一种脑部松果体分泌的荷尔蒙,具有催眠作用,所以晚餐吃些蛋白质类的食物有助于睡眠。 晚餐不要吃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很多人认为晚餐要少吃,要清淡,因此每天晚上来一碗粗粮粥加咸菜或者蔬菜。粥很容易吸收,等到睡觉时可能已经饿了,饥饿状态下睡觉一般睡眠质量不高,而且粥吸收过快会引起血糖波动,把减肥变成了增肥。
==========
晚餐仍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几大类食物都来一点。但要注意,粮食类的食物摄入不能太多,除非晚上出去散步或者去健身房运动。油也要少一些,最好不吃油炸食品。有些人喜欢晚上吃坚果,白天没有吃到坚果的人可以晚上吃,但是坚果最好还是早上吃,或者作为加餐吃。 有些食物晚餐是需要特别避开的,如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它们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睡眠;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会使肚子产生胀气,令人不舒服也睡不着;辛辣的食物会造成胃灼热及消化不良,也会干扰睡眠。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每天要吃12种以上的食物,一周要吃25种以上,这是最基本的推荐量。如果你希望获得更多的营养,而且有条件获得,那么最好一天吃30种食物。
==========
多种食物进食的时间间隔越近越好,最好是同时食用,这样各种食物的营养可以相互补充。
==========
加餐吃什么? 蛋糕?饼干?不是,要补充自己消耗的营养素,选择富有营养的食物,比如几粒坚果加一个水果加一杯酸奶,这样选择三类不同的食物搭配,不仅营养价值高,同时饱腹感也很强。 下午茶的时候可以喝些牛奶、酸奶、咖啡,加上水果和小点心,这也是三类食物,能够缓解疲劳,保持心情愉快。
==========
想要瘦身塑形的人更要注意科学加餐。运动中人体会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而且运动后肌肉组织要重组,如果增加的营养素合理的话,肌肉将变得更加协调有形。运动后可以吃鸡蛋+牛奶+蔬菜+坚果+水果,也可以把牛奶换成牛肉或者三文鱼。假如消耗的能量很多,而且身材已经很好,那么运动后的加餐里可以增加一些全麦面包类食物。 特别要提醒的是,在运动加餐里去掉蛋黄是个极其错误的做法。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中需要大量的磷脂和胆固醇,这些都需要蛋黄提供。
==========
脑力工作者,比如文字编辑、程序编辑员等,长期在室内伏案工作或操作电脑,容易引起脑细胞疲劳,久而久之产生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时间静坐工作,能量消耗少,易出现脂肪堆积。在饮食上,早餐绝对不能少,碳水化合物应选择各类粗粮谷类,适当提高蛋白质比例,如奶、蛋、鱼、瘦牛肉、虾等;脑内需求最多的脂类为卵磷脂,因此要增加磷脂食物,如鸡蛋、肝脏、大豆、花生仁、核桃、芝麻等;还要多吃蔬菜、水果。 长期面对电脑工作,要特别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这对提高视力、防止眼睛干涩有好处。而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方法是吃动物肝脏,另外也可以补充植物中的胡萝卜素。
==========
还有一种说法是豆制品吃多了会得肾结石,其实这不是谣传,豆制品吃多了的确容易得肾结石。原因是大豆食品含草酸盐和磷酸盐较高,这两种成分要从肾脏排出。
==========
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可达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仅仅为3%。 在所有食物当中,红肉是铁元素的重要来源,其中牛肉中铁含量尤其丰富,每100克牛肉中铁元素的含量为3.3毫克,是相同质量猪肉的2倍,也高于羊肉中的铁含量。
==========更年期的妈妈要多摄入蛋白质和钙!
更年期的女性由于雌激素的减退,短期内身体中的钙大量流失。缺钙早期会出现心悸、出虚汗、睡眠障碍,严重者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影响家庭和睦也影响工作,还会容易引起高血压。如果等到稍微受点外力就出现骨折的时候才明白是缺钙,那个时候就太晚了。因此,更年期女性要特别注意身体是否缺钙,注意在饮食上补充。
==========
那么,更年期的时候在营养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补足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且钙与之结合容易吸收和利用。 第二,补足牛奶或者奶制品。牛奶是补钙最好的方法,不仅含钙量高,还非常易于被人体吸收。更年期女性的需求量要比一般人多一些,尤其是有症状的人,要注意补足奶制品,酸奶、奶酪都可以。 第三,必须晒太阳。最好每天在一个小时以上,如果平时没空,周末就到户外活动时间长一些。
==========
简单来说,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这样做: 第一,选用低乳糖或脱乳糖的奶产品饮用。 第二,选用酸奶或奶酪。 第三,脱敏疗法。喝牛奶的时候遵循由少到多、从疏到密的原则逐渐增加饮奶量,逐渐适应。尽量不空腹喝奶,如果要喝牛奶,就放到餐后。
==========
大家经常在电视广告上听到的一个词是1∶1∶1,意思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是1∶1∶1。 现在这三者之间更加推荐的比例是3∶4∶3。
==========
植物油可以采取混合50%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50%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比如拿一个油壶,里面倒进去一半茶籽油,再倒进去一半玉米油,混合使用。
==========
颜色深的蔬菜营养价值较高,颜色浅的蔬菜营养价值较低。将蔬菜颜色按照营养价值从高到低排列为:绿色>紫色>黄色>红色>白色。绿色的蔬菜营养价值最高,比如西蓝花的营养成分是白花菜的88倍。
第二,看部位。 部位不同,营养素的含量也有高低。蔬菜有根、茎、叶、花、果实,同一种蔬菜不同部位的营养素含量也不同。例如,根由于要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素来维持自己的生长,所以根的营养素含量相对较高。大部分蔬菜的根不能食用,但靠近根部的茎的下端营养素的含量也是很丰富的,如莲藕等根茎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就比粮食的营养价值高。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叶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比如芹菜叶的胡萝卜素含量是芹菜茎的6倍。
第三,看时令。 时令不同,品质也会有所区别。蔬菜的品质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气候、温度、土壤、水分等。高科技温室栽培、大棚蔬菜与时令蔬菜相比,往往外观好看、体积较大,但味道和营养却不如露天栽培的时令蔬菜。 比如冬天温室里的黄瓜,看上去又绿又嫩,非常可爱,但味道和营养都不如夏季日光下的黄瓜。同在室外,提早种植的蔬菜在营养价值上也不同于时令蔬菜,所以说,反季节蔬菜可以调剂人们的口味,但想要增加营养还应多吃时令蔬菜。
==========
但是冷冻蔬菜的效果与冷藏蔬菜截然不同,由于蔬菜是快速冷冻,长期保持在-18℃左右的低温,试验证明冷冻蔬菜与新鲜蔬菜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于是一些人在夏季、秋季蔬菜供应高峰期时冷冻蔬菜。
==========连着好好吃饭两天湿疹居然真的有减轻的趋势!观察了一下自己确实每次减肥就容易出湿疹。
二种可能是由于自身细胞新陈代谢的废物排出困难,也就是分解代谢过程中的酶活性比较低,造成代谢中的废物在体内堆积。 于是思路转变到了酶活性上。 酶的主体是蛋白质,辅酶是维生素和一些矿物质。 这样的话,我就需要仔细问问孩子的饮食。 他妈妈说:“孩子吃什么食物都不多,但鸡蛋一天能吃1个,牛奶每天喝两次,不爱吃蔬菜和水果,而且容易上火。”
看来这个孩子蛋白质足够而辅酶不足,辅酶的成分主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 人体中的排毒器官:第一是肠道,第二是泌尿道,第三是皮肤。 为了增加他的排毒能力,我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于是我给孩子制订的营养方案是增加蔬菜、水果,起到通便的效果;补充一些儿童用的B族维生素,起到增加酶活性的作用,促进毒素排泄;同时多喝水,加快通过泌尿系统排毒。
==========甲状腺结节有可能是缺碘也有可能是碘过量。
归根结底,甲状腺结节是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碘等营养物质的结果。可能是两者都缺乏,也有可能是缺乏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