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mystery阅读(上)
小野不由美——《尸鬼5》(6.5分,一般之作)
静信发现父亲信明失踪前给桐敷家女儿沙子写过信,邀请她们来。于是静信上桐敷家,得知其下不了床的父亲打算拜托住持的枷锁重生。但最终复活的他还是下不了床。桐敷千鹤来到敏夫医院,希望说服他。敏夫设计诱骗千鹤来到村里的祭典,当众拆穿她是尸鬼的事实,并杀死了她。村里村名开始准备反击。一部分复活的尸鬼宁可饿着也不愿意袭击人类。敏夫和村里仅存几个家族长大川、村迫、松尾等人组织人手到处伏击尸鬼。在敏夫医院,众人发现他母亲被大川笃志攻击,大川亲手杀死儿子所变得尸鬼。沙子所构建的尸鬼社会逐渐崩塌,化身狼人的辰巳将她较给静信,希望能保住她。
这部100多万字,1500多页的巨著终于看完了。感觉太累了,村里人物众多,虽然最后几条主线剧情都记住了,但耐心已经耗尽。期望中的尸鬼来源、某些人身份的反转什么的都没出现。最后只是单纯的沦为尸鬼和人类的互相攻击。比较失望的一部作品,不是太能理解当年能拿到双榜第四的理由。虽然作品也效仿了美式末日和僵尸题材,但吸引力并不大,我个人觉得还没这几年几部僵尸类美剧好看。
哈兰.科本 ——《欲盖弥彰》(6分,一般之作)
入围2011年阿加莎奖最佳青少年小说奖
作者2011年发表的少年米基系列首作。本作是其最著名的经纪人米隆系列的番外篇,主角是其侄子米基读高中时候的事。米基的父亲因车祸身亡,新入校后比较亲密的女性朋友阿什莉也突然失踪了。米基在学校中随后又交了两个朋友胖妞伊玛和“勺子”。附近镇上一个满脸沧桑的蝙蝠女人告诉他他的父亲还活着。米基和伊玛偷偷溜到她家去调查,却发现老女人家里有各种他家人的照片,随后一个黑衣人回来,两人幸运溜走。米基放学路上,肯特家遭窃,肯特夫人却否认阿什莉是她女儿,也否认认识她。在勺子帮助下,米基看到了监控录像,发现一个有纹身的黑衣人翻过阿什莉的储物柜。米隆带者米基在酒店找到吸毒的凯蒂,并安排她强制戒毒,随后米基和米隆暂时一起生活。从监控中看到的黑衣人纹身,米隆找到了纹身店,得知他叫安托万。伊玛和米基晚上偷偷溜到蝙蝠女人家里,看到屋后墓地上有奇怪代号和“庇护”单词。有人报警,米基被带走时看到蝙蝠女人和他说“救救阿什莉”。米基查到安托万平时出没于脱衣舞厅,保安巴迪和德里克痛揍米基,后者发现那两人也在找阿什莉。舞厅的小姐坎迪告诉米基,阿什莉被安托万带走了。勺子随后发现更多监控里显示清空阿什莉柜子的是她们的同学蕾切儿。伊玛了解到蝙蝠女人家墓地是二战纳粹受害者的编号,那里似乎是一个保护少年儿童的组织基地,而安托万似乎也不是和舞厅那批人一伙的。
作品虽然是米基系列的青少年推理作,但和主系列还是有不少牵连的。尤其是本作和原系列第十作《魔鬼的印记》中剧情直接穿插进去。比如本段中布莱德车祸、凯迪吸毒印象中在那部作品中都有提到,以及他们为了摆脱某组织的剧情。但布莱德死亡真相,虽然本作提出了质疑,但真相应该是《魔鬼的印记》中有提到,所以本作建议是看完后者再看本作,不然通篇故事和背景会莫名其妙的。本作是作者凑热闹跟风之作,哪个年代掀起了知名mystery作家写青少年系列,比较著名的还有格里森姆写的少年系列。但作品确实有点不伦不类,你说少年系列但题材却大量牵扯脱衣舞厅、人口拐卖之类的,或许欧美心大吧。作者写作中还是以米基为主角,融入冷硬风格,但无论是哪方面来说都被不如大泽在昌的打工侦探系列。后者起码没那么强行推冷硬,还保留了一点青少年的搞笑和青春风格。本作给人感觉更多是米隆的风格强压到米基身上。案件本身也一般,即使不生活在美国,这种女孩子被强拉进舞厅的事也是那里的常事。不过不管怎么说,米基系列两本国内都进了,下一本今年也看完他吧。
山沢 晴雄 ——《離れた家―山沢晴雄傑作集》(7.5分,喜欢之作)
1997年度日本本格推理小说排行榜第七位
1997年度日本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17位
2007年度日本本格推理小说排行榜第五位
2007年度日本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六位
2007年度日本想读这本推理小说第四位
山泽晴雄出道于1951年,是于侦探小说专刊《宝石》出道的作家。然而其作品一直只存在于杂志,而不得出版社青睐,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时终都无缘出版。作者最终放弃了写作,一直到退休后的80年代,又开始重新写,但依然没得到出版。最后一直到本作07年80多岁时,才有人将其一些短篇合成本作出版。最可惜的是他的四部长篇只有在日本的私印刊物中才能看到。
Part 1 砧顺之介事件簿
《砧最初的事件》:一社长被朋友约出来后不断在对方要求下换地方,最后回去发现自家中公司档案被窃。于是其找到了砧帮他调查。砧在调查时发现同一时间有另外一男子被杀分尸,装着尸体得箱子被送到某人家里。
这篇谁都能看得出趋势,但要把两个事件中时间线和地点对应起来很难,加上作者文笔太差,读者读起来很累,因为尽管本篇要早于鲇川的时刻表名作,甚至可能诡计更好,复杂的时间线、一人分饰的多重运用、分尸的奇妙用处都让本作构思十分出色,即使放到如今的新本格时代都算是水准之作。但糟糕的欲言让其也很难在推理历史上留下一笔。
《银智慧之环》:社长在家中被杀,门卫目击这段时间内有两个女子来拜访过。前者说来的时候人还在,后者说进去就发现了尸体。
这篇我个人感觉一般。
《死之默剧》:砧在朋友妻子家中,其友人来访拿到了砧的签名名片,9:40分离开。同一时间9:45分警方在10几公里外路上发现一辆坠落的车辆,有一个绷带怪人死在里面。警方调查其行踪后发现死者被人目击9:30分离开酒店上车,到案发地点正好10分钟。
本篇就是和鲇川最有名的短篇撞车的一篇,而且还早于鲇川,诡计十分相似,也是用了多个诡计集合成一个大诡计。相对而言本作出场人物总算少点了,还比较好理解。
《金智慧之环》:社长在家中被杀,尸体上还拿着一个将棋金将棋子。秘书此前送书来缩短了案发时间范围,但她也成为了疑犯。棋子又暗示了另一个疑犯的名字。
很无聊的一作,感觉凶手的局,别人就一定会配合么?
《看不见的时间》:警方接到电话来到推理女作家的家里,发现她死在一个没上锁的房内,头颅不见了。而隔壁一个房间上锁,钥匙在外面,打开后看到另外一具女尸和瑟瑟发抖的女作家的秘书。秘书声称接到电话后稍微耽搁了点时间过来,结果一进来就被人打晕,然后和尸体一起锁在房内。
算是密室诡计吧,结合了不在场证明诡计,还可以看看。只是凶手过于明显,这种小说存粹是智力游戏了。
《门》:董事长在某时间段去过自己的办公室,但门卫并没有看到他人。而后门的必进之门恰好被刚送来的保险柜给堵住了,人是如何进出的。
日常之谜,一般。
《神技》&《厄日》:非常神奇的一篇。第一篇是主角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一个算命的居然把酒吧遇到的一个女人最近碰到的事都说了出来。后半段是他为何能推测出这些事。作品以小说形式出现。第二篇是现实中的两起命案,主角结合第一篇小说来破案。作品本身无论诡计还是什么都一般,但这篇创作于50年代,构思足够超前,可以对标现在的新本格。可惜在当年没几个人能看到,即使放到现在,我也没完全看懂。作者文笔太差了。
《陷阱》:凶手为了除掉工作上和情感上的竞争对手,故意修改图纸导致对手在操作机器时意外身亡。
以凶手第一人称视角写的一篇,但是为啥通过改图纸能杀人这个问题没看明白。
《时钟》:比较简单一篇,没啥印象了。
《电话》:女死者当晚6点半拜访了工厂老板,工人目击其50分离开,随后警方在她家附近发现她车里放着她的尸体,目击者确认车在9点左右停在那里。但老板7点后离开工厂后8点多直接去朋友的游轮聚会。另一方面9点另一女子出车祸身亡,其丈夫说她9点左右离开家。
比较复杂的一篇。这篇可以说是集山泽的各种特点于一身的一作,各种要素都有,关键是还限制在30页里。优缺点看这篇就非常明显。
《别处的宅邸》:警方7点40接到报警后5分钟内来到了欣造事务所,发现了欣造老人的尸体。最有嫌疑的遗产继承人死者的外甥亮吉这段时间在酒吧。美津子邀请大摫等一众友人来家里打牌。9点时候去泡咖啡的美津子离奇消失,同一时间10几公里外的百合子突然打电话来,家里发现了美津子的尸体。众人和警方随后赶到确认,最奇怪的是死者手里还有没打完的几张牌。
本作写于63年,当时竞争一个杂志社的奖,输给了藤村,因此这篇一直都默默无闻。直到97年鲇川在收录了3个中篇的集子《玻璃之家》后,才进入很多本格迷视野。之后在作者去世后的07年,终于才出版了作者第一部合集,同时凭借这篇一举拿下了多榜的好评。本作确实如很多人所言,是作者的集大成之作,基本上作者以前用过的手法和诡计都能在本作中见到。同时,本作在诸多元素整合下,水准十分可观。同时在篇幅大幅加长后,之前短篇中难读、枯燥、人物太多太杂太符号化等问题都有所缓解。因此本作是不可多得的中篇佳作。缺点是,如果把之前的短篇都看过了,那本作里的诡计基本上你都能猜到。
从整部小说来讲,收录作品几乎都是50年代初期的,除了金、门以及《别处的宅邸》外,其余都是写于55年前。其中就有两部短篇遭遇鲇川的两部最有名的作品撞车。但通篇来说,作者所用的诡计大部分都是时钟类、一人多角、变装等诡计,看1、2个还行,多了就显得腻。加上大部分短篇,出场人物都超过了10几个,明显结构上控不住,看的很累。这估计是作者无法出名的最大原因。作者的作品还是适合写出中、长篇,而不是短篇。不管怎么说,能看到这本在日本都难得一见的作品,还是很幸运。
J.D.萝勃——《不死的恋人》(6分,一般之作)
作者1996年发表的2058年未来纽约警察系列第三作。伊娃的线人博莫尔被杀,她拉上皮博迪调查,发现死者似乎害怕却又没找她庇护。在他家还有一些白色粉末,疑似未经认证的新型毒品。准备和富豪洛克结婚的她接受闺蜜梅维斯•格蕾斯的新男友——服装设计师莱昂纳多的婚纱设计。然而在量体这天,莱昂纳多的前女友知名模特潘多拉上门闹事。当晚伊娃接到梅维斯求救电话,赶到莱昂纳多家后发现潘多拉被杀死在他的卧室。梅维斯声称当晚去潘多拉家求她,希望以自己放弃莱昂纳多换取潘多拉不要破坏他即将开始的服装秀,但两人最后还是大打出手。一路买醉的梅维斯迷糊间来到了莱昂纳多家发现了尸体。警方立案后在梅维斯家抓到了同样宿醉的莱昂纳多,尽管他身上有血迹,但很快被坚定出和潘多拉无关而被释放。警方逮捕了梅维斯,伊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伊娃找到潘多拉当晚开趴的演员杨格和杰莉,两人所说和当晚情况一致,后者还说潘多拉沉迷于嗑药。伊娃询问制片人瑞德福,后者承认是潘多拉的炮友,还有潘多拉一直和杰莉在竞争,并且他知道她一直吸毒。案发当晚他12点离开她家,随后死者2点离开住所。实验室从两件案子中出现的相同毒品认为两件案子有关联,此外之前一个海特的脱衣舞女被人打死,疑似也牵扯其中。瑞德福过去频频给潘多拉、杰莉、杨格打钱。伊娃突然记起了小时候遭父亲性侵后将其杀死的回忆。实验室检验出毒品来源于殖民地一种新植物“不朽之花”,伊娃逮捕瑞德福,后者承认参与集资种植贩卖这种原材料。有一个毒贩罗被杀,警方内部认为梅维斯犯案可能性很低,打算释放她。
作者就是诺拉.罗伯茨,是美国非常有名的爱情悬疑畅销作家,其本名著作被国内引进过不少。1995年她以这个笔名写了这个未来警察系列,虽然平均每年都有3、4作面世,但这个系列依旧畅销,本本都能打入纽约时报每周畅销榜前5位。内地引进了前三本,台湾出的相对较多。不过本作尽管豆瓣评价不错,但我依然不太满意。主要原因在于这个系列主打是未来警察破案系列,前两作好歹还有点高科技,本作里几乎完全见不到。无论是警方调查工具手段,还是日常生活里,又或者是作案手法,和当今美国社会没区别。去掉作品里一些涉及殖民星球的描述,通篇就是普通犯罪小说。其次,本篇核心其实是毒品问题,但350页的书一大半都在扯别的,尤其是娱乐圈里的纠葛。但是作品开头不就暗示了杀人动机是和新型毒品有关么?而这个新型毒品的描述,坦白说和冰毒有啥区别?作品尽管打着科幻旗号,但本质上还是爱情小说,最大看点仿佛是伊娃和富豪洛克之间的感情线,从第一部两人认识相爱,到第二部因为男方各种风流往事掀起的波澜,到本作女方的过往对她产生的影响。感觉这本还是适合当爱情小说看。
呼延云——《真相推理师:凶宅》(8分,精彩之作)
按顺序看的作者第6部作品,发表于2018年。唐小糖在省城住所意外发现一个死者手指甲求助女法医蕾蓉。两人被警察局厅长刘捷拉去一个废弃屠宰场开会,会上任命风水大师须叔带领凶宅清洁小组负责清洗该市积压的100多个凶宅。会后刘捷请蕾蓉去“枫之墅”参加晚宴,路上前者诉说最早该市大地产商赵红波身体不好,其房产公司被手下陈一新所谋夺。之后赵在这个曾死了很多人的养老院所在地改建成别墅“枫之墅”。一晚他邀请多人来家并暗示陈大量收购凶宅有阴谋,但随后他在密室中中刀身亡。之后陈一新买下该楼,请了以徐冉为首的凶宅清洁小组来处理,但5人都死在房内,徐冉被人推下山崖捡回一条命。刘捷在别墅放下蕾蓉后又后悔了,回程路上却遭车祸身亡。唐小糖找到须叔,想加入他的团队。晚上须叔带着老皮、张超、红霞、文解来到风之墅附近的小区第一个凶宅。该宅邸居住两个小姐,两人被分尸,警方怀疑是逃跑的房东所为。须叔给蕾蓉电话, 要求她在他们清洁完下一个凶宅前猜到上一个凶宅的命案真相,不然就杀了唐。蕾蓉请正好来此授课的刘思渺和楚天瑛帮忙。在火车上的楚天瑛被刘捷临时叫下车帮忙保护证人徐冉,刚到安全屋就遭遇枪击,原来3个保安被杀。楚保护徐冉和刘思渺汇合,但后者要离开去警局报案。刘带者徐冉找到第一个线索,并在呼延云提示下破解第一个凶宅之谜。蕾蓉假称是北京来的风水大师进入别墅,当年赵一案所有人(死者老婆童丽、管家老吴、养子赵怜之、和童有一腿的教授赵隆、别墅的设计师汤米、地产门店经理罗谦、警察璞亮、陈的保镖胡岳、保护蕾蓉的警察侯、警方安排的卧底记者苏苏)重聚别墅。在晚宴上,风云涌动。须叔来到第二个自缢房内,最后当唐解下窗帘时意外发现上面没有灰尘,忍不住想着案件有没有他杀可能。蕾蓉随后来到这栋凶宅,最后一刻在呼延云提示下,她发现被伪造的现场。第三个凶宅死者曾是枫之墅的包工头,从密室中跳楼身亡。蕾蓉半夜偷偷去过去赵的书房调查,听到异响后打开门看到中枪身亡的陈一新。另一方面刘破解了第三个凶宅后,失去了须叔等人的下落。唐和须叔等人分手后来到红霞居住的地下室,破解了三个凶宅谜案。随后她和众清洁工遭到凶手追杀,幸亏刘和呼延云等人及时赶到。杀手意外身亡,徐冉失踪。众人来到枫之墅,呼延云看了现场后开始破解在别墅中的三起神秘案件。
本作和前作一样,案件发生城市让我十分有兴趣。上一作我认为是天津,本作本来应该还是如此。但作者一直提到省城,还有南方、四大火炉之类的描述,又感觉像是南京。作品分成3条线平行叙述,刘思渺、唐、蕾蓉分别各自行动。最后三条线汇合,从结构上来说,本作高度京级堂化,而且确实达到了一定水准,尤其是整个案件的宏观层面,各人路线各自发展又互相交错,最后案件还能合成一体,十分厉害。从细节上说,作品包括了3个凶宅的破解,以及枫之墅3起案件,共出现了3个密室。前者3个案子偏向现场痕迹勘察加逻辑推理,以唐的视角先介绍情况,提出疑点。随后以呼延和刘来进行逻辑分析,推翻最初警察的结论。3个案子本身相对一般,第一个没啥特点,但这种可能性警方没去想是比较奇怪的,现在国内警方水准不至于那么差。第二个推翻自杀结论的盲点比较精彩,但坦白说这个凶手(的身份)会想到“性窒息”不太可思议。缺点三个案子都有,就是没有平面图,读者是没法根据文字描述事先脑补的。第三个案子看似是密室,实际上比较一般,凶手还是正常杀完人再锁门,不过里面争议点比较多。比如作者为何会想到用天然气来逼死者开窗?天然气本身无毒无味,作者应该是搞混了天然气和煤气的关系,而国内绝大部分地方(在作品发生的年代)已经没有煤气了。最后解答比较一般,不管用什么感觉都是多此一举,反正凶手都是从门走出去的。风之墅三个案子,第一个密室同样比较一般,非常老的诡计。但是用来伪装的某机关道具,确实有点小意思。第二个什么说法,这么多人死亡最后也没提细节。第三个诡计一般,但布局确实宏大。几乎整篇500页这么庞大的故事都是为了这一幕来布局的,用了无数手法和干扰,最后形成了这个杀完人还能脱罪的结局。但是不得不说,BUG还是有,比如警方怎么会把自动步枪这种军用装备交给非警方人员?凶手是怎么训练能做到2、300米外一枪毙命的?这个难度,说句不客气点一个省会城市武警队都未必能找到5个人能做到(这个bug上一本《乌盆记》就存在)。凶手准备开枪时(的空窗期很短)怎么就那么巧死者恰好这时间段靠近了窗?这些都无法解释,作者有点没兜住的感觉。另外全篇最大问题还有缺图,不管是前面三个凶宅,还是风之墅的图,总平图之类的都没有,估计没几个读者能脑补这样的环境。虽然在细节上bug很多一直是作者这个系列的老毛病,但和传统文化结合这点是本作最大优点,从黄帝开始连续3作如此模式,而本作相对而言进步明显。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终于没有了四大推理社这种脑残设计了。总体来说本作从优点来说值得8分,但细节上的问题(包括还有开篇的指甲之谜,讨论了半天最后居然没结果)还是影响了本作拿更好的分数,如果这些BUG能更好的处理好,本作本可以到8.5甚至更高。但不管怎么说,作者将重点放在了宏大的布局和心理诡计上,是一大进步。
最后我说一句,即使看了不少国产推理,也给了不少作品很多好评,但坦白说国产推理的总体水准依然不高。甚至绝大多数作品作为小说来说写的很幼稚。绝大多数作者为了凸显华丽的诡计,完全不计较里面的各种不合理。就好比最近豆瓣上还是有人质疑我在《死亡通知单》里提出的疑问,虽然我不否认现实中是有意外发生,但我就想知道当一个人面临被人狙杀风险时,他还有心思会去接手机么?确实你说可能性是有的,但幕后策划会以“目标肯定会接手机”这个前提去设计最终的杀招么?更何况你能保证不会是秘书去接手机?包括近年来最红的这四位周、雷、呼、紫都是如此。但有一说一该表扬的我还是会加分,甚至本作我认为综合得分最多7-7.5分,但确实作品亮点不少。但该质疑的一点也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