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回顾丨一战上岸丨江苏大学丨初试排名第二,复试总排名第一的她告诉你考研是一个过程,最终会揭晓坚持的意义

史学姐
本科院校:河南工业大学
考研院校:江苏大学 本科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报考专业:公共环境设计
考研准备时长:7个月 总分:373政治:71英语:73专业一:94专业二:135初试排名第二,复试总排名第一
大家好,我是史亦玮,我的考研目标院校是江苏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初试373分,政治71分,英语73分,理论94分,手绘 135分,初始排名第二,复试后最终排名第一。在择校上,我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出于对二战的恐惧,选择了难度不算太大且通过全力以赴的努力可以一战成硕的江苏大学,以下是我备考的经历和一些经验分享,但终归是个人的经验之谈,在备战考研的道路上大家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参考调整。
一、关于初试
1.政治
关于政治的学习我是从九月中旬开始准备的,(这是听信了我的一个学霸哥哥的话,他告诉我政治很简单十月开始也不迟--),导致我后期时间挤压严重,有点焦头烂额,所以这里建议大家八月中下旬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政治了。政治我认为和之前学长学姐们口口相传的经验一样,只要踏踏实实跟着一位老师(如徐涛,腿姐,都可以),拿到60+还是很轻松的。 政治这门的分数大家还是大差不差拉不开分数的,一是因为这个课程本身难度不大,是大家稍稍努力都能学会,二是想来国家也不会让一群研究生在政治上不过关的。政治的话首先我是看徐涛的课,搭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顺序上就是看课----过一遍精讲精练----写一千题这样。十月中上旬基本第一遍过完,然后又刷了一遍一千题,主要是查漏补缺。10月下旬腿姐的技巧班出来了,这个技巧班主要就是让你对于答题的思维和套路能有一个整体的梳理,整个课跟下来以后对于答题会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方法论。 在等肖四肖八期间,我重点背诵了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和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对于比较重点的内容,比如近代史里的各个会议的内容之类的,我会采取列表格的方式进行记忆。)大概背了两三遍以后,肖四肖八他就来了,肖八选择题比较重要,肖四的话他对于分析题也会有一个重点预测,也是要着重背诵的。因为前期背诵工作做得还算扎实,我的肖四选择题基本可以徘徊在40到45之间,分析题的话我背了4遍,默写了一遍,以保证我对每个知识点都记的比较清楚。但考完以后感觉其实好像也没必要背很多遍,这里建议大家着重背诵第1、2套三到四遍,3、4套一到二遍,会比较有效率。
2.英语
从这几年的真题来看,英语二确实是呈现了一个越来越难的趋势,尤其是阅读题,所以建议考英语二的同学们酌情加重在复习期间学习英语的时间比例。以下我从背单词,学习语法,做阅读,写作和考试做题顺序大致讲一下我的学习思路。 首先背单词是一项基础且漫长的工作,也是你能看懂阅读的关键。我一开始是拿着一本单词书去背,但实在太枯燥了,就切换了朱伟的恋恋有词,结合视频背了一遍,然后每天坚持在扇贝上背单词(背单词的app其实都大同小异),从一开始的每天100,200单词逐渐升到每天固定650单词,大概这样过了两三遍单词以后降回每日300,在考前1个月又重新提回每日650,最后过了一遍。(有学长学姐说单词可以通过语境推理出意思,我是觉得太浪费时间,更何况如果对这个词本身就有印象会更好推理。)大概就是经过这样一个痛苦漫长的学习过程,每篇阅读的单词基本都能认识个95%到99%,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和效率。但背单词是不能视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去完成的,可以利用比较碎片化的时间去背,像我一般会选择每天从图书馆回来以后,把背单词作为相对轻松的学习任务去完成。 语法很多人抱怨太难学不会,但它主要就是服务于长难句的分析,并不需要你去能分清什么是状语从句或定语从句,所以也不用太担心,我听的是田静老师的句句真言,然后每天坚持1到2句的长难句练习(这个田静老师会从每年三四月份每天在bilibili上更新,大家跟着练习就好)。 阅读非常重要,在今年阅读比较难的情况下,我几乎把时间都压在了阅读上,以至于我的完形填空完全没有读就填了答案,但事实证明,得阅读者得天下,这个分数我还是相对满意的。我在8、9月份先做了英语一的真题,10月份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期间刷了两遍唐迟老师的阅读的逻辑,这个课唐迟老师会根据真题的各种题型带你进行分析揣摩,同样也是形成方法论的一个过程,要知道应试考试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掌握方法论很重要。其次真题在于精做不在快,切忌浪费,毕竟如果你把真题浪费完了,其他一些模拟题就没有那么高的质量了。做真题的过程其就是一个对方法论进行实践的过程,(比如细节题如何定位,主旨题如何串联中心题干),不厌其烦地去研究和熟悉,这是我认为能有效率学习的很重要的内容。后期我的英语5篇阅读错误量可以控制在四个以内,这也在兵荒马乱的冲刺阶段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写作的话也建议大家早点准备,至少考前1个月要备好模板,以便最后一个月不断对自己的模板进行模拟实践,我准备了4个模板,以便考试时灵活使用,王江涛的小作文考前也反复在背,总有一些素材是是你考试时刚巧可以用上的。 最后,我考试时候答题的顺序是,翻译,大作文,小作文,阅读,完型。作文和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做题习惯作答,建议把含金量最低的完型放到最后。真题建议留一到两套最后进行模拟练习,保留手感。
3.手绘
我的手绘最终得分135,在江苏大学专业给分并不松的条件下我是满意的。江苏大学近年手绘题目大都偏向景观,往年也有考过建筑,室内之类的,考试内容上分为大小两个题目,大题100,小题50,大题一般为特定场地的景观设计,小题一般为景观小品设计,或是一道室内题目,整体题量较大,但通过努力也是完全可以高质量完成的。我是在去年的七月份报名了绘江南的提高班,暑假集训班结束以后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补报全程班,绘江南的课程的优势在于他会循序渐进的引导你去学会画快题,然后再让你通过反复的练习,改进,提高你的手绘水平,回到学校以后也会有一个跟进,道哥会定期布置作业并在完成后点评。总之,只要踏踏实实跟着绘江南的进度走,认真听取老师给的意见,指出的问题并改正,手绘基本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在这儿也要感谢道哥,雷哥等老师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的悉心指导。 我自认为不是什么天赋型选手,特别是在进入绘江南学习以后见到了不计其数的高手,只能寄希望于笨鸟先飞,熟能生巧,总之就是多画多练。在校期间我是坚持每周画一张快题保持手感,认真完成道哥布置的快题作业,考前1周坚持每天一张快题来保持手感。其次可以去找学长学姐去了解一下目标院校的老师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画风,有目的的去进行练习往往事半功倍。另外,江苏大学每年的题目往往紧跟时事,这就需要平时对时下设计的思考和积累,在可以完整表现的基础上,也可以引入一些与题目相贴切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图示来进行理念的阐述(比如今年江苏大学考了一个疫情下的公园景观的快题,我选择了加入了疗愈景观的理念去进行贴题),这样也容易使自己的快题与众不同,独具一格。考江苏大学的同学建议平时多背一些景观小品和和构筑物,小题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套。最后,画快题一开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确很难,但一定要通过反复练习不断精简步骤,强迫自己在规定时间完成。 今年江苏大学的题目较往年来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往年多考两三千的小场地,今年突然考了一个一万平的大场地。二是往年几乎没有考过的鸟瞰图,今年也出现在了考卷上,因此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多加注意。 这些是之前的一些练习

4、理论

江苏大学考的两本理论书是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和赵农的《中国艺术史》,早期我是先把教材过了一遍,但是实际作用并不大,暑假进入绘江南学习后,乐多学姐会进行一遍整体的串讲,带你系统学习,还会拿到一份学姐总结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核心笔记,这个笔记的内容也是史论学习最基础,最重点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把时间集中在最紧要的学习内容上,所以我在八月份首先对核心笔记进行了一个笼统的框架梳理,并在九月份前将核心笔记整体背写结合过了两遍。 一些框架梳理 九月开学以后我买了一本疾风劲草进行辅助,这类资料几乎对于核心笔记的一个细致补充,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根据设计史的内容以单元为单位补充大量论文,时间上基本是一周过一个单元。

论文资料主要从知网万方上找 《中国艺术史》的学习的话这本书考的学校比较少,所以也鲜少能搜寻到资料,绘江南帮我们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学姐给我们讲课划重点,复习过程也基本是参照学姐讲的方法去进行的。有一点需要格外提醒的是:与往年相比,江苏大学将《中国艺术史》的考察比例从往年的大约5%提到了30%左右,考察题型也从之前的只有名词解释变为了名词解释,材料分析,简答,论述均有涉及,这也是令我考试的时候始料未及的,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 大概十月下旬开始,根据江苏大学理论考察的模式,我开始着手几乎是事无巨细的为自己出题,(江苏大学近年来理论题目变得越来越细致,希望大家注意)又发现不熟的知识点会及时查漏补缺。这些题目建议有逻辑性的去整理,复试前也可以方便复习。
给自己出的一些题

二、关于复试
由于疫情原因,江苏大学今年依旧采用线上面试的方式,考核内容为:英语口语:10%,学术背景10%,专业问答60%,综合问答20%。复试必备的作品集我是报名了绘江南的线下班完成的,在道哥和傅学姐的指导下在12天内就完成了作品集,这也给我之后对于专业问题和英语口语的准备留下了充裕的时间。在准备复试的这段时间里我先是看完了《设计中的设计》,《街道的美学》,《外部空间设计》等这些专业类的书籍,对于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去找了论文和资料深度理解,作为知识储备(比如将芦原义信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理论与实地项目中的案例结合说明,以此作为答题的素材使用),其次根据道哥和学长学姐给的一些往年的专业面试真题进行准备,针对一些比较新或时下流行的设计理念(如乡村振兴,参数化设计,可持续性设计,民族性设计,智慧型城市概念等),阅读大量论文或查阅资料,去整理出一个自己的题库,但不建议死记硬背,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整理归纳,顺出自己的一个答题逻辑,这样的话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会比较自然流畅。 在英语口语的准备上,绘江南的复试课程上学姐会将面试口语可能会提问到的所有提问类型帮你罗列出来,只要根据这些类型自己对答案进行准备和联系就好。其次英语口语切记死记硬背,尽量少用一些高级词汇和语法,准备的太难反而容易出错,把简单句说的说的清晰流畅即可。发音上我下载了一个叫做讯飞有声的app,可以直接朗读长段,并且相对百度,谷歌翻译来说读的相对不会太生硬。除了自己准备的题库,也可以尽量多搜寻一些口语面试题目去自由练习,可以提高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大部分人面试的时候都会很紧张,这是正常的,但不要让紧张影响到自己答题的思维逻辑,一定要保持逻辑的清晰,以及落落大方的神态,不管多紧张,别再老师面前露怯。此外,在答题的时候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像我在回答专业问题的时候就有点说嗨了,然后就被老师打断了--)
三、其他一些有的没的
想减肥的同学可以选择图书馆比较高的楼层去学习,一来楼层高往往会比较安静,二来要等电梯就会懒得下楼吃饭。(像我几乎三个月没有吃晚饭,结果成功减重10多斤哈哈哈); 不建议疲劳作战,有效率的学习往往快乐且充实,学习进度如何应该自己心里有数,没必要通过熬时间自我感动。(像我每天也就是7点半起床,晚上1点左右睡,中午还要在图书馆午休半个到一个小时,隔壁小姐妹每天6点起床我是完全不敢想- -) 研友可以有,有助于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但如果两个人太熟又不够又自制力(特别是女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爱叽叽喳喳的聊天)耽误学习进度的话,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比较有效率。 学习环境一定不会是完美的,特别是做一些记背之类的任务,所以适应环境很重要,不论身处什么环境,专注于你所干的事情就好。(像我们寝室只有我一个考研的,但他们打游戏的时候我也能背书,这特别有利于我修心)。 特别鼓励大家复习期间适当运动,好的身体可以消除影响学习的隐患(像我基本不运动,一年下来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 再次感谢道哥对于我考研全程的耐心指导,感谢雷哥,坤哥,蒋学长,杨学姐在手绘上的悉心指导,感谢乐多学姐,糖学姐在专业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感谢道哥,傅学姐在作品集上的指导,也特别感谢江子睿学长的场外援助。 最后,在我看来,考研看起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其实它更是一个过程,看似波澜不惊漫长难熬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在我为准备复试重新回到图书馆我熟悉的座位的那天,我又遇到了之前一直坐我对面的女生,她一抬头,我俩都笑了,因为我们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一种即将胜利的喜悦,那种喜悦时至今日仍让我难以忘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祝大家一战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