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救一救

头部基金公司大手笔自购
- 2022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较弱。一方面是A股本身的价值回归,抱团太久了,没有新人接盘,那团不就散了吗,再加上国际情况不稳定,A股一直也是跌跌不休。
- 从今年开始很多基金公司加入自购大军,包括易方达、汇添富、广发、富国、南方、嘉实、华夏,近日天弘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也宣布加入自购大军。
- 多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分别出资5000万元到2亿元不等,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并承诺持有至少多少年,这种自购,自然是买的越多越有诚意。。
- 同时,还有很多基金经理宣布提高限购金额甚至取消大额限购,像易方达张坤、富国朱少醒、广发林英睿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部分基金,今年以来纷纷宣布提高限购金额甚至取消大额限购。
- 另外,今年以来出现了新基金不好发行的情况,据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2月新成立基金数量共63只,相比1月的148只环比下滑57%,较2021年同期的120只基金同比下滑52%;2月基金发行规模337.67亿,创下近3年新低,相比1月的1188.20亿下滑71%,略高于2021年同期2966.80亿元的十分之一;平均发行规模5.36亿元,创下近41个月新低。仅2月便有5家公司的7只产品募集失败,实属罕见。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好发不好赚,好赚不好发”。
- 今年整体出现新基金频繁募集失败、基金放开限购,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自购,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熊市见底的信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看看最近翻红之后基金经理是长期持有还是买上卖出。
指数估值
- 如下是昨天后的收盘的指数估值

绿色:估值较低,有投资价值
黄色:估值适中,可以观望
红色:估值较高,谨慎投资
历史数据
- 到目前为止,沪深300指数本轮最大回撤-33%。在历史上,比这个回撤大的一共只有4次:
- 第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72.74%;
- 第二次是2009年四万亿的后遗症,-46.8%;
- 第三次是2015年股灾,-47.56%;
- 第四次是2018年去杠杆,-33.35%。
- 所以,现在这已经是股灾模式了,比18年更猛烈,直追2015年了。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出来说话,但相信国家已经看到了。
- 这种毫无技术可言的杀跌,情绪肆意的宣泄,是美元收割新兴市场的惯用手法,上周可能是央妈出面了,跟机构一起抵抗这种肆意绞杀。
- 最近这段时间,是所有人的艰难时刻,公募赎回,私募清盘,量化止损,外资抛售,两融杠杆平仓...!外资踩踏的情绪下,我们不能再自我残杀了。
- 结合当前的估值数据,国家队和机构的“送温暖”,各个资金的踩踏,再看看我们的历史情境,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下子,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 ~~大家保重~~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