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由职业者的个体户注册和参保实录(一)
虽然杭州行政服务号称“只跑一趟”,而且工作人员态度也都挺好的(但不那么熟悉政策,有几次给了我错误的指示==垂泪)。
但我的个体工商户及参保过程,实在是费了老鼻子的劲。
以下简单记叙一下我遇到的坑,供大家参考。
我今年1月买了商用公寓,跟卖家说了要用来注册个体户。
对方也满口答应说OK没问题。
我在交房前,收到房产证就开始通过“浙江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平台”注册。

但第一次因为【没有授权】,被驳回。好在驳回意见里有留工作人员的电话,赶紧打电话问。对方要求提供房东授权以及租赁合同。
我说地址就是我自己的,有房产证(之前以为拍第一页就好了,但实际要求每一页都拍照上传)。但是对方说那还是要授权。
我就只好作为房东,给自己的工作室授了个权。网上随便找范本修改下就好。
但再一次提交上去后,又被驳回。批复意见是注册地址已经被使用了!也就是说有一家公司A登记在这个地址上。我百度一查,哦哟,居然查得到。
但我在看房的时候,卖家是租给一家三口的,压根没有公司办公,显然是冒用注册地址。
我问卖家和中介,他们也一脸懵,不知情。
我买的时候也没想到要提前查一下(大家可以引以为鉴,一定查一查,或者写到合同里去!)。
只能猜测是之前房屋托管给中介时,信息泄露了。
我被迫带着房产证(还要提供地址的门脸照)跑市场监督管理所,作为房东要求撤销注册地址。工作人员小姐姐说,他们只能发出通知,让对方迁移。而这个通知迁移,有宽限期,最快也要半个月(有点记不清了)。
至于冒用地址处罚,市场监督管理所居然没有权限!!挺不公平的……
我只好当场悲惨表演博同情分,急着交社保啊巴拉巴拉不然要断掉了。工作人员大概看我可怜,就答应帮我加急催一催。
但注册只能暂时搁置,必须等流程走完。
卖家那边去问了之前托管的中介,没回复,也毫无进展。注册地址也没写在中介合同里,中介也不那么上心,就问了问要不报警。
这种事,还是得靠自己亲力亲为。
我打了12345,又通过网上投诉平台投诉企业冒用办公地址,但都需要处理时间。卖家打了也是同样情况。
最后,我灵机一动,终于通过爱企查,找到了公司A公开联系方式(也问过市场监督所,但工作人员以不能泄密为由拒绝了我)。
各方对峙,又拉个群,终于确认是原来某经手房屋托管的中介,偷偷把地址信息倒卖了给A公司。卖家不知情,A公司也以为是房东委托的。
中介打电话问我想怎么解决,又诉苦说别人欠了钱balablaba。反正一通鬼话瞎扯,我越听越烦躁,压根没信。强硬要求对方赔偿以及出示证据。不过,可能电话里语气太凶了(???)。中介有点被吓到(???)。
直接把地址注册费 用退还给A公司,并拉黑了所有人跑路……
A公司联系人还一脸懵逼地问我咋啦,中介怎么退钱了。
不过因为A公司联系人希望取消我的投诉(投诉有用!!),最后也同意把这笔吐出来的大部分费用赔偿给我和卖家。并承诺一周内迁移完地址就告知我。
因为冒用期间,地址是归属于卖家的,但现在受影响的是我。
退还部分是因为地址租赁没满一年,所以要收回部分,但这也只是一面之词,实际情况我们无法知晓。
卖家既然把房子卖给我了,上百万的钱都收回去了。
也就没计较这点鸡零狗碎,同意退还部分都给我。
至于我,也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也就接受了。
回头复盘这件事的教训:
我得控制情绪和语气,不能逼人太紧。
每次谈判都要时刻提醒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不要被其他东西干扰,尤其是不要因为情绪而分心。因为我本身是个非常容易情绪化的人。
这也是《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教授的最重要的谈判技巧。

比如说,这次事件中,重点是让中介直接把全部费用退还给我,而不是责问、发泄情绪(中介本来是想直接跟我沟通,因为我是主要投诉人)。
Anyway,就个体工商户注册而言,除了注册地址有点麻烦之外,其他填报内容都比较简单。
我邀请六六做的《自由职业税务课》里,也提供了手把手的全流程讲解。
因为地址冒用问题,我的注册推迟了一个半月左右。
其实按正常流程走的话,杭州基本一到两周就能全程线上办理完毕。
而且营业执照免费出具+免费寄送到家。还是蛮方便的。


至于后续的以个体工商户名义进行单位参保、开对公账户等等,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向稀里糊涂的我,跑了不少冤枉路,白费了不少力气,还浪费钱……
且待我下回细细分解。 拍惊堂木,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