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里学到的恋爱观
查看话题 >从怦然心动到相濡以沫,五部电影串联起人生爱情
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遇不见《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生离死别,刹那即永恒;遇不见《罗马假日》这样的童话照进现实,一日惆怅一生。但我们,却几乎都会经历初恋时的怦然心动,暗恋时的缠绵悱恻,热恋时的海誓山盟,婚姻里的柴米油盐,以及人生暮年的相伴到老······
当你身处人生的不同阶段,爱情,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来。而电影,为我们认识这些爱情打开了一扇窗口。
童年:最美不过两小无猜时
怦然心动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童年时的“爱情”是最为纯真的,那甚至不能被称之为“爱情”,而是我们人生中对异性产生最纯粹好感的时光,唯有在童年中,我们才能拥有如此懵懂美好的爱之体验,没有一丝成人世界的欲望、算计和将就。而是无比单纯的——喜欢。
《怦然心动》便是这样一部让人“怦然心动”的电影。它讲述的女孩对男孩的一见倾心,男孩在女孩的影响下一点点正视自己的内心,偶尔,也有一些小猜忌,小吃醋,即使回避,也是发自内心地在乎对方。双重视角的叙事,旁白勾勒出男孩女孩细腻的内心世界。不仅关乎爱,更关乎成长与责任。谁能拒绝一个一起在树上看风景的人?斯人若彩虹,遇上方有知。

少年:情窦初开的一声低回
情书
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情愫在心中百转千回,千言万语如泣如诉,最终化作一声轻叹。
“名字”是这个世上最短最美的情书,一笔一划中写尽思念,道尽缠绵。《情书》既是青涩的初恋,亦是无言的暗恋。暗恋是最为清澈明净的,因为它主动去除了肉欲的浑浊,使爱情不再成为性欲优雅的代称。《情书》的暗恋,是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单向的痴缠,是面对美好时从肉体到灵魂的自惭形秽,所以,他才会、也只能像所有的大男孩那样,用恶作剧的方式去吸引喜欢的女孩的注意力,用微小的恶意去掩盖自身的慌乱。
《情书》的美,在图书馆少女一眼回眸,风吹起白色的窗帘;在雪山覆盖的连绵远山前,一句“你好吗?我很好”回荡在过去与未来的喊声;在秋风落叶时,重拾借书卡上的素描画像,那一份潸然泪下的温暖感动。

青年:当爱情撞上现实
花束般的恋爱
青年时的爱情,是人生爱情的一大重要转折,一方面,无论生理心理还是社会身份,爱情的所有产生条件都已成熟,青年男女是爱情的高发人群。另一方面,青年,也是人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从青涩走向成熟的阶段,爱情,将会不可避免碰撞上现实。
《花束般的恋爱》即是如此,它讲述了一段理想爱情如花束般盛开,又如花束般枯萎。它的男女主人公小娟和小麦便是一对“百分百合拍”恋人,他们有着如童话般邂逅的美好开场,可当他们走出校园,现实渐次侵袭后,爱情也在一次次消散崩溃。当被社会侵蚀,被生活捶打,被工作蹂躏之后,小麦从当初的文艺青年彻底被锤炼为社畜,当他声嘶力竭地向小麦大喊“那结婚啊”的时候,爱情在一次次的妥协、一次次的降低要求后,早已失去了它原初的样子,既然当初爱你的样子已经一点不剩,那剩下的只有和你这个人继续下去的执念,又有何意义?
结尾,当他们转身离去,他们背着对方挥了挥手,是默契,是致意,是告别,也是祝福。

中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
革命之路
人到中年,激情消散,当中年夫妇在生活里疲于奔命时,爱情已从他们的人生中悄然退场。
《革命之路》是一部探讨中产阶级中年婚姻危机的电影,它最有意思的的地方在于它的两位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正如豆瓣最高赞的短评所写那样“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板,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性 ”——无论当初多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都要落到日常的琐碎、争吵、柴米油盐和一地鸡毛之中。当爱情不再后,剩下的只有搭伙过日子的惯性。
《革命之路》是一部让人窒息绝望电影, 爱波被生活的一成不变击垮,学表演的她只能在业余剧团演烂戏,曾经认为同道的丈夫如今成了无趣的小职员,异想天开的移民巴黎成了她最后的稻草,这一虚幻的彼岸令她与丈夫短暂焕发生机。讽刺的是,升职的机遇在此刻降临,弗兰克再次选择留在看似前程似锦实则一潭死水的现实——巴黎之于他只是逃避而非梦想,可之于爱波却是致命一击,她没有像丈夫那样为家庭付出的荣耀感。影片以爱波最后和丈夫和解,同时又冒着生命危险流产结束,她和解承认自己的虚弱,她流产证明自己抗争过,那是她唯一一次真实的、也是唯一成功的抗争。

老年:相濡以沫伴白头
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相伴至老年,爱情早已转化为亲情。
《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讲述了89岁老奶奶姜溪烈和比她大9岁的老爷爷赵炳万夫妇的故事,讲述像恋人一样度过76年的“肉麻情侣”老夫妇甜蜜生活的场景和突然的离别。 相濡以沫,与子偕老,老来失伴,暮年寂寂。
影片中那些让人感动的场景: ①庭院扫落叶,爷爷调皮地将落叶往奶奶身上撒去,白发戴花君莫笑;②负柴而归,背影远去;③冬日扫雪,奶奶喂爷爷吃初雪,说是可以治疗听力;④ 奶奶洗菜时,二人扔石洒水,宛如两个老小孩;⑤爷爷深夜的艰难咳嗽,声声泣血;⑥爷爷病重,奶奶遵从习俗,为爷爷烧去干净的衣服,生与死,一墙之隔;⑦爷爷逝去时的叠化,斯人已逝,空凳犹存;⑧大雪漫漫下,奶奶独坐在爷爷的土包旁哭泣,一步一回泣,此生再无伴……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希腊神话故事,一对老夫妇款待了化身乞讨者的宙斯,宙斯现出真身后,问他们有什么愿望作为回报,他们的回答是和彼此同年同月同日死,曾经不理解为何他们的愿望如此简单,如今方觉这真的是老年人生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心愿奢求了,当你的人生除了死亡已经再没有什么可以等待的时候,你唯一的渴求就是和那个陪伴你一生的人同时死去,孤独地活下去远比死亡要残忍的多。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瓦力的书影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