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聊天技巧可以让前任主动复合?
和前任聊天为什么难? 我就问你,你和“敌人”聊天难不难? 两个彼此伤害过的人,看见过彼此的软肋,见证过彼此人性的污点,目睹过彼此的原生家庭,以及温和的态度下包裹着的阴暗的内心。 这样的两个人,想让他们再次建立“亲密的”联系,你敢说不难? 难,且难于上青天。 但这个局也不是说破不了。 因为所有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其实“内核”都是相似的,都是不断建立信任感和依赖感的过程,不断的从不平衡转向平衡、从陌生转到熟悉、从矛盾冲突转到自我和解的过程。 同样,这个过程也需要你摆脱自我中心的视角,共情对方的世界,看到两个人之间存在着的相似和互补,还要避免相似成为疲倦、差异成为累赘。 当然,这个过程当然免不了痛苦了,因为人与人交往本质就是痛苦的,你必须要撕扯掉自己内在的一部分。 但这也和自我成长、自我对话、自我接纳很像,就是打破之前自己的预设、打破对方对自己的预设的一个过程。 再说,谁会拒绝一份“纯粹”的爱呢? 因为纯粹的“爱”是一个灵魂的必需品,如果对方感到了被爱,感到了被需要,感觉到了被理解,其实无论你们是什么关系,什么角色,什么阶级,他都会被你“打动”,都会选择和你相爱。  在回答“如何和前任聊天”“如何和喜欢的人聊天”这个问题前,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Part 1 你觉得,在关系里,你自己到底是施虐方,还是受虐方? 很多人内感和前任聊天痛苦,很有可能是因为你一开始的自我概念就发生了偏移。 比如说: 你由于无法接受“前任”这个身份,所以你不断地证明你不是他的“前任”。 你由于没有办法接受自己“被抛弃”,所以你疯狂的在他面前证明你值得被爱。 你偏执的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所以你指认对方是“施虐者”。 我目睹过得大部分的来访者,他们无法在潜意识内接受自己“被抛弃”,便会疯狂地把愤怒外投,投射到对方身上,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对方才是剥削自己的那个人。 她们会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是在针对自己的,不会共情自己,不会理解自己,不会包容自己,自己眼前深爱的这个人也是如此。 所以在和对方聊天时,她们的言语表达也是凸显了内心的冲突与惆怅: “我都说我自己错了,我不该那么对你,你怎么还是那么倔呢?” “你怎么又突然不理人了呢?你理一下我好不好?” 我直说了吧,这其实是一种弱者可笑的“自我感动”。 因为当一个人愤怒和委屈时,他的视角只会停留在自己身上,只会看到自己内心痛苦的部分,看不到对方的痛苦与脆弱。 痛苦、悲伤的人会更加的“自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能你还会很委屈,明明聊天时我就是在迁就他,我就是在“讨好”他,他不回应我,我去表达我的焦虑怎么了,不可以吗? 可是,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焦虑,自己的脆弱和痛苦,你有好好去观察、好好去体会过对方的痛苦吗?  对方也许就是因为看到,你总是放大自己的痛苦,总是忽略他的痛苦,他才会那么回避你,在聊天时也总是那么的沉默和不配合。 而你之所以总会在他面前表达自己,表达自己有多爱他,多需要他,可能反而是因为你内心缺少一种面对“质疑和被拒绝”的勇气。 你害怕在对方面前你是迟钝的,你是不值得被爱的,所以你反而要成为“表达者”,而不是那个“倾听者”。 你想让对方接纳你的痛苦,所以你会证明你是弱者,而不允许对方表达任何微弱的痛苦。 你更听不懂对方“我好累”“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和漫长的沉默,究竟代表着什么,你也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去沉浸下来考虑他到底诉求着什么,他在压抑什么情绪,他在不满你什么。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体验对方的感受,我不信你感受不到。 所以我会说,想要让一个人,让前任爱上你,你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从你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接纳对方的视角,沉浸在对方的世界里。 “你说觉得自己很累,是因为最近很痛苦吧?可以告诉我吗,自己憋着这样对身体也不好” “你说你想静一静,是因为我打扰你了吗?” “你不说话,是因为你最近太疲倦了吗?” 这些话,这种表达,其实就是在像一个父母一样包容对方的情绪,是一种无条件的关注。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精神深处最需要的部分。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和一个人聊天时,他能看到你的情绪,能放慢步子和你一起体会你的感受,无条件的包容你和接纳你,那么你就是会有一种安定感、一种被爱的感受。 当然,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完全全的理解,有的更多是“尝试”去完完全全的理解,“尝试”让两个灵魂相遇,“尝试”让两个灵魂融合,而这种“尝试”无条件包容对方,才是最浪漫的。 所以你大可以放下你“受害者”的视角,转而去承认,其实你在这段感情里一直存在着一个“视野的盲区”,这个盲区既是面向自己的,也是面向对方的。 你要承认,你可能看不到自己的自私,你可能在不断传递自己的负面情绪,你还有着性格缺陷;同时你也看不到对方,看不到他在给你传递着的“需求感”。  可能成长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其实才是那个刽子手,自己反而在不断漠视对方的感受,在不断阻隔对方的情感表达,自己骨子里也许存在着“冷漠”,自己也在伤害着对方。 承认了这一点,面对前任,面对任何人,你就会更加注重平等这个观念,你会摆脱掉弱者的心态,你不会等着他来安抚你,而是去主动安抚他,主动成为接纳他一切的父母。 你会时刻传达出一种“我在关注着你”的安定感,无论他在做什么,你都会给予肯定和接纳,你不会因为他被外界否定了就继而否定他,相反,你会关心他的感受,正如你想要被他关心感受一样。 而如果你真的内化了我说的这些,在聊天时你也会自然而然地传递你这份信任和亲密。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OK,当你接受了“对方拒绝我后,我反而要更加接纳对方”这样的心态后,接下来,就是要传递给他“领悟感”,刷新他对你的负面印象。 Part 2 传递情感上的“领悟感” 这个领悟感的核心在于:让他看到,你的成长,以及这份感情也在变化成长。 要知道,虽然你没有办法屏蔽之前发生过的内容,但你可以改变这个内容的“议题”,给你们两个人的经历,赋予新的价值。 这个过程你就需要保持敏感,看到他对这份感情里的遗憾,然后弥补掉它,化解掉它,补偿掉它。 这个过程谨记一个点: 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有说什么 就拿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来说,如果一个人从不向你表达愤怒,那就说明还是没有把你当成自己人。前任尤其如此。 快乐、愉悦的感受在此时反而是不真实的,尤其在一段破碎、背叛的关系里尤其如此,快乐只能代表你们两个人还在粉饰太平,你们不接纳缺憾,只想快点用土埋上它。 但一段感情里,缺憾、怀疑、争吵、矛盾才是最最最正常的,你得忍受他的存在,勇敢去面对他,如果无法面对他,那你首先就要学会做到包容它的存在。  所以如果当对方对你表达: “其实我还是很恨你。” “我还是无法接受你。” 你不要有挫败的心理,因为这反而是他在尝试努力“自我暴露”“自我流露”的开始,他开始尝试向你流露他对你的怀疑和不解,他也在努力耐心等你的态度和反应。 那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做出不让他失望的反应: “我知道你对我的态度,我能预想到,毕竟我也觉得我之前很过分” “不接受也可以,我可以接受你对我的所有,那时我就是不成熟,不成熟到伤害了你” 只有他向你主动对你表露他一直隐隐掩饰的不满,他打破了“我没事,我对你没什么怨气,没什么期待”的假象,就说明他的内心破防了。 也只有当你去接受你们关系之间的裂缝,不回避,不逃避,不掩饰,那么,你们两个人看似在面对冲突,其实是两个灵魂在对话,在融合。 这也是在给对方提供一个倾诉的口子,能让他停不下来对你的倾诉——而你这边的回应,不在于“多”,而在于敏锐和精确。 当一个人对你倾诉得多了,就代表着对你的信任,对你的依赖也多了,对你的亲密,对你的不甘心和舍不得也多了。 其实整个过程下来,这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一种学会和自我对话,面对自我缺陷,摆脱内心自我视角的历程。 要知道,你得先摘掉你自己的滤镜,你的视野自然就敞亮了。 你会看到你自己的“自私”的底色,看到对方的痛苦,看到你们这段感情里总是有着无法回避的压抑和瑕疵,而这时,如果你是一个强大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会自我化解、解决问题、承受力强的人,你就不会逃跑了,你会反而拉上他和你一起面对。 而他所希望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或者说,我们所有人,都在等一个人,能让自己成长,能救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