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人性的面纱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震撼,好久无法平静激荡的心情。文人的笔就是一把剑,穿透人们的虚伪,刀尖直指血淋淋的人性。
凯蒂·瓦尔特
女人的美貌是上帝的恩赐,但是当一个人爱上你的美貌,知晓你肤浅的灵魂,愿意在婚姻中演戏附和,你会以同等分量的爱回报吗?
开篇故事极其有趣,凯蒂不喜欢木讷的丈夫,喜欢好皮囊且幽默风趣的唐生,即便这样,凯蒂也担心她和唐生的恋情被丈夫发现。凯蒂担心害怕,觉得爱自己的丈夫不会怎样,爱自己的唐生一定愿意为自己离婚。凯蒂整日惶惶不安,想要和瓦尔特一吐为快,摆脱这场不快乐的婚姻。实际上,瓦尔特确实早就知道了自己妻子的不忠行为,并想要逼迫凯蒂亲手揭开唐生的面纱。
终于,瓦尔特和凯蒂亮了底牌,给了凯蒂两个选择,只要凯蒂和唐生都离婚并且在一个星期内结婚,否则就闹上法庭,或者带着凯蒂去霍乱严重的湄潭府。开始的凯蒂信心十足,以为自己的两行眼泪和热烈的爱就可以让唐生抛妻弃子、放弃前程。但是她完全错了,凯蒂听到唐生的说辞后,目瞪口呆,她亲自验证了唐生的虚伪和薄情。这也是瓦尔特的“良苦用心”,折磨一个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她亲手揭开自己所爱之人的面纱。作者讽刺的说道,一个男人深深地爱一个女人,并不意味着下半辈子将会和她一起度过。
湄潭府之旅终究成行,瓦尔特和凯蒂变成了名义上的夫妻,或许瓦尔特曾经深爱凯蒂,但是在遭遇背叛后,凯蒂可以看到他眼神深处的嘲讽和怨恨,并为之战栗不已。在霍乱横行的湄潭府,他们都是最好的演员。
凯蒂·湄潭府
凯蒂心灰意冷,以泪洗面,但是湄潭府凯蒂看到了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中国人和修道院里甘愿奉献生命的修女,凯蒂第一次感到震撼。当木讷的丈夫被人们称赞不已,凯蒂重新审视善良、无私奉献的丈夫。按照幻想小说的发展,凯蒂应该会在朝夕相处中发现丈夫的闪光点并爱上瓦尔特,事实恰恰相反,她揣测丈夫的每个眼神和表情,她希望读出丈夫带她来湄潭府的用意。凯蒂希望瓦尔特能原谅她的不忠,并且做回朋友,即使她不爱他。
或许瓦尔特的本意是让凯蒂深入霍乱横行的湄潭府。让凯蒂在没日没夜的害怕中接受惩罚。但是凯蒂选择在修道院工作,帮忙照看孩子,凯蒂在一点点改变。瓦尔特当然看到了凯蒂的变化,这与他的初衷南辕北辙。
在湄潭府,凯蒂发现自己怀孕了。面对丈夫的询问,她决定不再撒谎,“我不知道”。凯蒂也将自己的灵魂的面纱一点点摘下。
瓦尔特·湄潭府
瓦尔特带着凯蒂前往霍乱严重的湄潭府,表面是为了细菌研究,内心的恶却是双双赴死,他和凯蒂明知霍乱严重,却仍大口的吃蔬菜沙拉。瓦尔特内心深爱凯蒂,但是他产生了想要至凯蒂于死地的想法,但是他又看到了凯蒂的变化,他倍感折磨,他无法原谅这样的自己,瓦尔特最终在霍乱中死去,留下遗言“死的确是狗”。
遗憾的是,凯蒂终于明白自己的丈夫善良的品格远比唐生好得多,但她无法爱瓦尔特,只希望瓦尔特放过自身。但是在瓦尔特死去之后,凯蒂内心深处的想法是她终于从这个带了镣铐的婚姻中解脱出来,她终于自由了。因此,在外人看来,凯蒂没有嚎啕大哭,面对丈夫的离世表现得无比坚强、自制。只有凯蒂知道,她再也不屑于伪装了。
终章
最后只有凯蒂一人回到了香港,并受到了英雄遗孀的礼遇。唐生和多萝西夫妻两人接她同住,对她毫不犹豫的前往湄潭府,赞赏不已。凯蒂在迷失中苦苦挣扎,最终没有经受住唐生的诱惑。是的,凯蒂在看透唐生之后仍然爱他,但是她鄙视这样的自己。看到唐生的洋洋得意,凯蒂只感到阵阵恶心。
年少时的凯蒂以为爱情是幽默风趣,夜夜笙歌。但是这些都太虚浮了,可是爱情就是爱情。即便凯蒂看到瓦尔特内心的善良和纯粹,她会产生崇敬,但是她无法产生爱情。她看穿了唐生的虚伪与伪善,却仍然无法自拔。瓦尔特深爱凯蒂,却又想置她于死地。爱情真是一个奇妙的游戏,人性亦是不可揣摩。
当凯蒂经历了霍乱生死和修道院的修女工作之后,炼就了一双锐利的眼睛,她不再天真烂漫,她看透了人们内心的想法。她渴望爱与被爱。她明白了当一个人无人问津时,才是真正的惩罚。
母亲去世,她锐利的察觉到父亲眼底深处的解脱,而不是悲伤。摆脱让自己感受不到价值的婚姻,确实是一种解脱。但是凯蒂仍然祈求得到爸爸的爱并希望与之共度余生。
凯蒂最终获得了成长,她一层层的揭开了人性和生活的面纱,找到了自己内心的道,获得了内心的安宁。“我绝不会让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希望她是个无畏、坦率的人,是个自制的人,不会依赖别人。我希望她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计养活自己,而不是像我。”
-
要养猫的em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30 19: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