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眼前的茶杯不断追问,大胆推想运动的可能性
一、眼前茶杯,会不会存在于绝对虚无之中?
这样绝对虚无就有了空间意义。茶杯,集合的原子分子是不是绝对虚无,集合之力不是虚无,存在于绝对虚无之中?
万物都存在绝对虚无之中,如何联系作用———没有任何介质。万物之间是绝对无,即每一物都是绝对孤岛,信息如何传递?即使从宗教角度说“存在于神的心灵”也不通———神的心灵有大片大片的绝对虚无?牛顿公开说引力超距作用不可思议,但私下认为:空间就是神的感觉中枢,即神的心灵。也非绝对虚无。
二、空间与茶杯是完全异质的另外实体?空间如果不是绝对虚无,就应是有“质”的存在,不论是什么不可思议的“质”。
空间是另外异质实体,那茶杯是如何“占有”空间的呢?占有了空间,那么原来的这一处空间怎样了?挤走了吗?挤走的空间实体到哪里去了?将空间挤走一块,以致周围空间就象弹性橡皮一样变紧密了?挤走了此处剩下什么?是“空的空间”?当此物质移动后,是否又有邻近空间“流”来补充?空间这个实体像流体般又迅速流回去填满移动后的缝隙了?没有挤走,原处空间位置没有形变,同一空间不是存在两种物质?两种物质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位置是荒谬的。也不应是茶杯物质与空间相容了,根本不同,如何相容?更不可能是“吞噬”了空间。占有尚且不能,如何在处处连续处处充盈实在的实体空间之中运动?尚有一个重要的诘问:空间是另外实体,存在于空间的物体的界面是属于物体的,还是属于空间的?还是共同的?当物体运动,界面如何变化?想象一下茶杯在空间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会发生什么?
三、空间与万物一体也有几乎相同的问题。 第一,一体的话,物体运动,空间也应随之运动,可是看到的却不是这样,而是物体与空间分离,空间怎么运动?质料同物体是不能分离的。 第二,当物体从一处空间移到另一处空间,原来的空间怎样了?变成真正的空空间了?变成绝对的无了?绝对的无可以如此“制造”出来吗? 第三,物体与空间一体,物体就与之外的空间是同一界面,物体连续运动,这个界面也必须连续变换,连续变换如何能达成呢?
似乎无路可通了。然而空间与茶杯等万物一体的情况,发生运动却遗漏了唯一可能:物质由空间相变变异生成,运动是此处灭,在新的位置生成闪现。原因机制可以推论。
这个观点现在阻碍力应该少些了吧?不会认为太疯狂吧?比如,在量子场论看来,连续的场是基本的、普遍的物质,离散的粒子是场的局部凝聚,场与粒子就像大海与浪花的关系。也有将粒子看作是移动的能量包的观点,爱因斯坦为了构造统一场论,有把具体实物和场看做统一体的设想,他曾说:“我们感觉到的物质其实只是能量大大集中在一个较小的空间中而已。我们可以把物体看成空间中场特别强的一些区域……从这种观点看来,抛出的石头就是一个变化着的场,在这个场中,场强最大的状态以石头的速度穿过空间。”
《四维旅行》的作者在后记中写道: 现在让我们第一次引进这样激进的思想:也许同一个物体不能位于不同时刻。我们通常认为是同一个的物体,连续地存在于时间中,实际是一系列不同的物体(虽然非常相似),每一个在它们自己的时间里都是凝固不变的。 当然这个思想并不是“第一次引进”,佛教对运动的否定多有论说。如僧肇《物不迁论》:“法无去来,无动转者”, 《俱舍论·分别业品》:“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认为“法”空间上并没有移动。如龙树《因缘心论释》:无有极微等法,从此世移于他世。认为极微之“法”刹那生灭,不可能延续到下一刹那,在时间上也没有连续。
是否这个可能是贯通一切的唯一可能?解决运动悖论的唯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