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1 中国地质博物馆,乱转西四,四小时打球,遇见大刺猬
本打算前天去一直想去的地质博物馆,不过突然来活儿,今早也在犹豫要不要去,毕竟下午到晚上不小心约了四小时球,但想想事情不能拖,一拖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而且时间毕竟不多了,爬起来吃完早饭赶紧去。
地质是我小时候想学的专业之一,另外三个是天文、气象和地理,但最后高考的分数在预估阶段就觉得够不上我想去的几个学校,所以……都是命。
但即使时隔二三十年,兴趣和热情依然在,这几个学科都是。不过有时候也庆幸,最后没有考上这几个专业是不是也算“幸运”?毕竟所有科目里,物理相对最差,而且这些学科的局限性是不是也更强?嗨,这都不好说,如果大学在北京,没去过杭州,毕业没去上海工作,没有接触过南方,是否命运早就不同了。
蝴蝶效应,大概从你迈出第一步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后面的一切。
但是到现在仍然对这些充满兴趣,本来就喜欢上山下海,更是对那个背着一个小锤子云游四海的地质工作者的形象充满幻想。但我很清楚,那非常艰苦。
很冷门的博物馆,加上工作日,就更加安(冷)静(清)了。
不过我喜欢,没人打扰,保安比游客还多。
我最喜欢二层,简直一部活的教科书,是不是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矿物质、矿石全部都在这里呈现了。这一个个矿石,都太漂亮了吧!
还有宝石,虽然我对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石毫无兴趣,但我对这些宝石的原石可是很有兴趣。不过在博物馆即使看到了全部也还是觉得不过瘾,还是想能够在野外亲眼目睹他们被发现那一刻的样子,还是幻想着能够作为地质工作者,或者在地质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科学的分析、探索、实地考察,加上用锤子敲敲打打,足迹遍布山川湖海,经历不断地调查、考证、分析,最终发现他们的那一瞬间。
不过这一切终究只能是幻想了。
跑上四层,突然看到这一幕,是啊,任何有支部的地方,大概都逃不了做这个主题吧。
以前住西边坐公交车去西单,就都要路过地质博物馆,一直想去也一直没去,绝对是个宝藏博物馆,但前提是,首先你得对地质有兴趣,不然可能会很无聊吧:这都什么啊!
地质博物馆所在的西四周边,也绝对是个北京的宝藏地方。单说地质相关,就有地质礼堂,还有在兵马司胡同里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
这里同时也是古建筑的圣地,地质博物馆北边的勅建弘慈广济寺、历代帝王庙,这都是二环内著名的古建筑。不过弘慈广济寺没有开,看到不少人在马路边的围栏外礼拜,历代帝王庙没有去。往南面是正阳书局,院内的万松老人塔也是城内唯一的砖塔。正阳书局在塔下,很多老北京历史的书籍,也十分有味道。
再往南是缸瓦市基督教堂,这里离西什库教堂也不远。
西边东斜街北段是礼王府,但是不知道被什么部门征用,高高的外墙完全挡住了里面古建筑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