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认知的习惯
影响认知的习惯
认知是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有条件,影响认知同样有各种力量,而认知的基础是影响认知的最大的力量。
情感力量是认知产生的力量,情感非理智的特征,让这种产生认知的力量可能会污染了认知。
认知是认知主体对客观的尽可能真实的描述下的看法,认知建立在对客观真实的描述。
关于描述,作为认知主体不是客观本身,但需要使用客观的真实,客观的真实有唯一性,认知主体不能同步客观,如果同步客观,认知主体就可以改变客观现实。但认知是接近客观现实中对真实给出认定,其后对认定结论进行价值判断产生有其价值因素在内的真实的描述。
在认知主体使用客观真实中,情感是这种过程的动力,情感没有标准随时转换,当我们看到红色感觉舒服后,听到别人评论说喜欢黄色的人财富和健康,喜欢蓝色的智慧。情感开始不再对自身第一内在情感表达进行肯定,而采用思考的认知主体去分析自己到底喜欢那种结论,于是思考决定自己应该喜欢蓝色。于是认知在此改变了认知基础,认知在新基础上开始发展和演化。
在另外的艺术场景中,大家都认为红色代表美好,于是认知否定了全部认知过程,重新对认知的基础更改。我们这是以颜色为例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是开始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产生认知基础,但会被家人和朋友认知改变而转变到其他认知轨道上,最后在以改变认知为手段的商业推销中被灌输一种于自己毫无关系的认知体系中,在这种被洗脑的认知中一切都是合理和自洽的,但这种认知是被操控中,只要改变一点认知条件,马上重新在别人的认知圈套中产生所谓自我认知。关键是我们认为被操控后还认为是完全自我产生的认知。
当我们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借口时,借口是一种替代认知的基础,我们会以借口为基础产生对事件的认知,借口不是客观真实,借口是真实与我们关系的价值的判断结果,我们没有以真实和我们的价值作为判断基础,而是以借口与真实之间价值作为判断。于是我们总是对,但我们认知却停步不前。
我们的经常看到亲人和朋友作坏事但没有阻止,好像和我们没有关系,但需要在心理判断这是对还是错,即使不说出来,因为我们没有做出判断对错的决定,我们内心会自动认为这是对的,因为心不判断只是反射,当内心反射出丑恶而不作为决定时,我们自己内心会认为这是我们就是如此想的,于是在认知中,这种丑陋会作为认知的情感基础,作为动力去产生认知。以邪恶和丑陋情感为动力的认知能高到哪里。
我们会自我原谅,比如小偷小摸,背后说人笑话,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看起来八面玲珑聪明的不得了,但到我们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和真实的内心谋划时,却没有认知和茫然无措。因为我们的认知基础全是蝇营狗苟的东西。
即使在八面玲珑和吃得开的生活中认知再完善,也是虚假的认知,这种认知会把我们带入不利的境地而无逃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