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心理学考研 | 考研政治目标75+,7月再准备来得及吗?
23级心理学考研人,你们开始复习公共课了吗?简快简快想很多同学在面临一场重要考试前都会在网上搜过类似这种问题:比如期末考前如何用一周的时间、五天的时间、三天的时间学完高数,在自我没有规划的时候寄希望于所谓过来人的速成经验。
我想很多研友们备考政治也是这样,先在网上搜索学习计划和方法,看到网上很多人说从7月、8月甚至9月来复习即可,于是觉得自己也可以。
让我们看看学长学姐们是怎么评价考研政治的?

鹿吖看完也是瑟瑟发抖,“选择再难还可以试着蒙中,大题不知道写的话就抄材料。”原来这些小心思早就被出题老师看透了。

再看看今年的分数线,专业课都有10分左右的涨幅,公共课2-5分的涨幅。国家分数线包括总分分数线和单科分数线,只有两条分数线都过了,才有可能进入复试。每年都有不少同学总分线不好容易过了,却因为政治没过线遗憾落榜。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人努力提高了分数,一群人努力提高了分数线。
所以简快小编建议考研政治的总体思路应该是:7月准备肯定是时间不够的,一定要早开始,多背诵,多刷题!
试卷结构分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我们确定了现在开始复习后,第一时间就是了解要了解考什么?怎么考?
1.试卷题型结构:
考研政治试卷要求考生在3小时内,完成38道试题,共100分。
单项选择题(四选一)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多项选择题(四个最少两个)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材料分析题50,共5道题,每题2小问,每小问平均5分,共计50分。
2.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中特)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史纲)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约16%;
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形策与当代)约16%。
大家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复习:
马原→思修→史纲→毛中特→时政
首先大家可以了解各模块具体的考试内容,鹿吖也整理了往期的相关内容,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23考研| 目标75+ 让我告诉你考研政治到底考什么!
选择题答题技巧之干扰项
选择题占总分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简快为大家整理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之干扰项设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张冠李戴
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或相近的时事作干扰选项,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
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时事,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2、鱼目混珠
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选项,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在政治试
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3、偷梁换柱
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选项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解答这类题目,
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选项的概念作对照,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可选。
4、正逆颠倒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
一些考生失误。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选项舍去即可。
5、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看来,选项意思和题干非常吻合,其实是以
非辩证性干扰辩证法。答这类题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
6、因果倒置
命题者在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
确和透彻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解这类题,一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因果关 系是否成立,选项是不是题干所述原因的原因。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选项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同义反复、以偏概全、添枝加叶、似是而非、答非所问、舍本求末等6种干扰项设置和多选题的解题技巧。
大家可以关注鹿吖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资料群】,即可免费领取资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