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一个高标准的爱情信仰者——最近看了一堆爱情喜剧的感想
最近看了很多爱情喜剧,作为以前几乎不相信爱情存在并且一般只看离婚电影、同性恋电影、残酷权谋片的我逐渐明白了,我回避爱情喜剧题材只是因为没有遇到过自己心目中想要的爱情、开始质疑其存在与否。
每一部爱情喜剧中好的爱情的内核都是类似的,有双向喜欢的充满激情和快乐的浪漫之爱,这显然是现实生活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在年龄差不多了的时候,就找个相貌、财富、地位等匹配程度高的结婚了事;有的人把爱情当成游戏,不停地换对象;有的人把财色当筹码;有的人只不过是在自己人格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和另一个人格不成熟的人玩过家家;有的人在按照小时候其被灌输的套路蹩脚地扮演情侣;有的人在按照一种模式进行没有灵魂的角色扮演……我因为看到了这些,而质疑自己心中那个标准的爱情是否存在。
而事实上,爱情存在;我所质疑的其实是浪漫之爱是否会发生,以及完整的爱是否会发生。有这种的质疑其实反而体现的是期待。浪漫之爱需要运气,完整的爱需要双方的善良、智慧和努力学习经营,我如果坚持高标准,坚持不被任何周遭奇形怪状的残缺爱情图景打乱思绪,那就必须要面对一个风险,就是可能要等很久,才会遇到双向喜欢的人。
对我来说,一直没有恋爱的原因其实比较清晰。首先,就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的点和之前的圈子的人很少有交集。比如,长得好看、有风度有礼貌、审美品味好、对音乐和艺术热爱、有社会智慧。我曾经所处的非常熟悉的学霸圈子恰恰是这几点的重灾区。其次,就是我曾经是个非常非常羞怯的人,心里喜欢而不会表达甚至反而会更冷漠,有时过了很久之后,才会发现原来以前暗恋的一些人居然非常高看我,不仅觉得非常惋惜。最后,基于上述两点,在感情中从没有正向反馈、双向奔赴的我一度质疑自己的吸引力、能力,以及质疑爱情的存在(此处心疼自己5秒),从而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爱好里。
而这些爱情电影让我跳脱出自己的生活经验,跟随着电影的规定情境和大胆假设去体会不同的感情故事脉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回想了自己见证过的一些朋友、亲人的感情,发现,爱一直在身边,我的标准也从未降低,比如,我梳理了几个自己之前都没明确描述出来过的信念:
首先,浪漫之爱是我一如既往追求和等待的,但如果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我不会强求。其次,即便浪漫之爱不一定发展为有承诺的完整的爱情,但我一定会往这个方向努力,不留遗憾,剩下的50%就看对方了,爱情的走向是两个人共同发力的结果。第三,我不会为了别的原因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除非会活不下去。
在价值观纷繁复杂的今天,我决定保持对爱情不可妥协的高标准,这有挑战性,但我在生活、工作中,不是恰恰一直在坚持有难度、有挑战但又认为正确的事嘛?
I know it when I see it. Good luck to me.
随附最近看的爱情片的海报及我感受到的主旨:
1、星运里的错(The Fault In Our Stars):绝症随时可夺去生命的情况下的少年真爱

2、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真爱可以超越外在形态,而浪漫激情需要timi

3、时空恋旅人(About Time):穿越回任何时候的超能力+善良的本质,得出放弃使用超能力改变过去、高度专注于当下生活并在不完美之中看到美的决定

4、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爱情圣经,完美爱情,堪称神迹

5、花束般的恋爱:完美的浪漫之爱,因为不成熟,所以没有进入下一阶段

6、情书:用爱治愈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