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万物同在,与幸福同在
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回到以前上班的纳福胡同,取走了车棚里早已落满灰尘的自行车,交给修车的叔叔去修理。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时用最初的工资买的,买时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所以车上还印着50周年的纪念符号。这辆车陪伴了我六七年时间,四季更替,风雨无阻,后来因为共享单车的普及,悄然被冷落,开始在车棚落灰,以至于从车棚找出它的瞬间,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像一堆废品了。
可是等我隔天去取车的时候,它已被擦洗得干干净净,像一匹被喂养得健壮的马儿一样,那一刻我非常感动。叔叔帮做了整体的检修,焕然一新,骑上它的时候,只觉得有一种人车合一的熟悉感,比共享单车好骑多了。

黄昏时分,我骑着它往家走,因为和车的默契,虽是逆风而行,却有种轻盈的飞翔感,如刚参加工作时充满活力。
那条路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路,从一开始上班就在走了,如今因为离职,也要暂别,所以今日再骑,别有一番滋味。
回想在第一份工作中投入的近十年时光,甚至再往回追溯到上中学以来的这二十年时光,突然才发现自己一直是全力以赴的,曾为喜欢的人和事付出持久而深刻的热情,因着这份义无反顾的投入,一直感到青春是飞扬的、充实的,如此刻在风中飞驰的样子。
因为不用再在假期加班,这三天体验了四年来第一次正常的小长假,于是非常罕有地,允许自己睡到自然醒,也允许自己无所事事。选择一个人逛公园,午后时分去喜欢的小店静坐,或是和朋友一起散步,就连在街头散步,都像在公园游荡。

可能因为人放松了,竟然有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
回想一路奔跑飞驰的十多年时光,那时候常常觉得幸福在未来,在远方,在考上某某学校时,在拿到某某工作时,抑或在获得某某成绩时,所以总是飞奔。如今却如此深切地感觉到,幸福就在此刻,就在身边,亲手布置的小屋、晾在阳台的衣服、时时擦拭的厨房、光影移动的窗台,皆是自己创造的幸福,我是如此珍爱当下的生活,还有陪伴在身边的朋友。
不再要求自己非得做点什么,而是可以真的休息,真的放空,并去欣赏和品味这幸福。人生的旅途不只有奔跑,放慢脚步,去散步,或静坐,皆是好的。
春天不是读书天,小区里、公园里、马路边,到处都是生长或开花的草木,每一天都在变化,去认些花的名字,或是观察它们的抽芽和绽放,都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还有春风特有的和煦、撩人。
受朋友影响,开始关注动物与植物,进而关心天空和宇宙,无论是具体的天空、云朵、星辰,具体的树木、花草、虫鸟,抑或在书上、电影中看到的风景,都有种幽微而开阔的境界,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自己也不是世界的中心,当感受到自心与外在的合一,自己与万物的同在,便感觉到每一个生命的渺小与伟大,于是自己与万物没了区别,与他人也没了区别,想对一个人好,便会对所有人好,对所有物好,好成了一种主动向宇宙发射的信号,与对象无关。

人开阔了,烦恼便会消散。这时才意识到,以往的烦恼,大多来自患得患失,把自己看得太重。
幸运的是,身边有几个朋友,常常提醒我扪心自问,你去做某件事,到底是因为外在的评价、上升的数据、附加的利益,还是因为热爱、想做?你害怕某件事,到底在害怕什么?就算最坏的结果,又能怎样?为什么要和别人比较?你有你的方式!正是这些不断的追问,鞭策我去除私心杂念,回归到对事物最本真的态度中来,人也会变得更加赤诚、勇敢、坦荡。
放轻松,张开双臂,以真诚的心去面对眼前的变化,顺境或逆境,喜欢或厌恶,不回避,不计较,只是去了解,只是去感受,这时,烦恼的幻影会消散,世界反而更清晰。
睡前,朋友发来一段文字,说舞蹈老师说了,记不住动作不要紧,享受过程更重要。真好,当我们勇敢地投入每个过程中时,便是与天地同在,与万物同在,也与幸福同在。
2022年4月5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