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佞幸,谄媚而得以宠幸。
与上一篇相比,太史公这一篇的开篇就简洁多了,以一句谚语“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的说法,就进入佞臣的正题。“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这话给女权主义者看到,大约又有长篇大论可以发挥了。
佞臣,对太史公而言,就是没有什么才能,只会以语言行为“媚上”而获得看重和宠幸,有些不堪入目的样子。
举了邓通,孙嫣和李延年的例子。
“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相较而言,邓通看起来还是比较低调有自知之明的,孝文帝一厢情愿的宠幸,他也没出什么幺蛾子,“谨其身”就很不容易了。孝文帝在位的时候,“‘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到景帝的时候被免,最后“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孙嫣和李延年就比较恃宠而骄了,所以看起来比较典型的“佞臣”。最后也不得好死。
所以,佞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没有才能技能的倚仗,得宠的时候千好万好,一朝倾覆,或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下场就那个啥了。
所以,“太史公曰:甚哉爱憎之时!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
(弥子瑕: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宠臣。在他得幸时,竟假托君命驾车回到家中,受到卫君称赞;他吃桃子感到味美,把留下的一半献给卫君,也受到称赞。但他失宠后,这些也都成了他的罪过。见《左传·定公六年》、《韩非子·说难》等。http://www.ziyexing.com/files-5/shiji/shiji_125.htm)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