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相亲对象?
这个快消的时代,随着单身大龄人数的增长,相亲成为了一个快速脱单的渠道,许多单身女性不是正在相亲中,就是在前往相亲的路上………
我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女性中的一位。她是名普通律师,年薪尚可,容貌中上,家境小康。概况一下,综合条件中上,心中对婚姻也有一定的期待,对男方有一定的要求。随着年龄的上升,家人却觉得她要求过高,担心她高不成低不就,成为难嫁的剩女,所以利用周末匆匆安排了两场相亲,朋友真的像赶场子一样穿梭在上海的街头。
相亲对象A:家境殷实,月薪算高,个人事业还在上升期,但较为利己,重事业,轻情感。
相亲对象B: 家境普通,公务员,个人事业前景一般,但为人实在,生活中较为贴心。
很显然A是位物质条件优越,但未来生活,需要妻子一方给予更多包容和忍让的对象;而B是一位物质条件一般,未来或许无法满足妻子的生活品质,但能给予妻子更多包容和照顾的对象。
朋友很纠结的问我:“怎么办,有适合我的么,这个以后会。。。,那个以后会。。。。”?
我的回答是“你先不要考虑对方条件是什么,未来会怎样。关键现在你缺什么,想要什么”?
我为什么这样回答她呢?
因为婚姻,难免出现磕磕绊绊不如意的地方,与其纠结于未知的未来,不如着眼于当下,你到底缺什么,想要什么?选择那个能满足你当下需求的对象吧。
就我自己而言。小时候我家境困窘,电视中白马王子为女主一掷千金的桥段是我最为羡慕的。我渴望长大后能嫁个经济独立的有钱人,能满足我对衣服、美食、旅游……的需求,哪怕要忍受婚姻中的孤单,背叛。因为我对物质的渴望,让我没有其它方面的需求,也让我认为婚姻中的孤单、冷落很正常。
后来,经过我父母的艰苦奋斗(文化水平不高,要想获得一些物质改变,他们真的是付出了好多汗水)家里条件有所改善,我逐渐能静下心来体验生活,会去思考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需求,我越来越渴望一个有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的伴侣,能够聊着天就共度完一辈子。我开始渴望着这样一个人出现。
其实,人在成长、变老的过程就是这样,心理的需求会变。同时,未来的社会环境也在变化。与其考虑过多未知的条件来作为选择伴侣的要求,不如切实考虑,当下的你缺什么条件的伴侣。最起码,当下的你是满足的。至于未来,或许你会变,另一半也会变,需求更会变。我支持大家那时再一次考虑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那时候的你可能更幸福了,也可能不符合当下的需求了。在不违背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不会对别人的幸福造成影响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纠正。
所以,到底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相亲对象?
最根本的是我们自己要明确内心的需求。我们是需要爱、安全感、自由的呼吸、或者是物质条件的满足感,亦或是外貌的愉悦感……
其次是我们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描画,只有对生活有相同规划的伴侣才会和我们一起给生活添加你喜欢的颜色。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了解自己,及时行乐,生活会更简单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