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当下,而非回答
“公众对于历史的兴趣不要停留在传统的‘以史为鉴’的层面上,用从历史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我绝不相信从历史中得到的经验教训能够指导你在商战上成功,或成为一种人生的准则。不要将历史抽象或简化,而要专注于历史的普遍性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情境,这是十几年的史学进步所带来的对公众有帮助的影响。
希望听众朋友通过对历史研究著作的阅读来进入历史的情境,也希望这种对历史的兴趣是纯粹知识性的。它是对既有常识的冲击和扩展,而不是对既有刻板印象的证明。二十年前我们认为互联网是走向开放的,今天我们多少有些悲哀地承认,互联网是走向宣传化的,每个人都处在自己愿意相信的知识和信息群落中;但这其实并不符合我们对于知识的追求。我们对知识的追求本质上不是为了知道更多‘事实’,而是趋向于对真理和真相的追求。这些真理和真相或许让你感受到某种现实的痛苦或想象的破灭,但本质上是一种进步”。
——仇鹿鸣
鉴于我在居家隔离,闲得无聊,我很想具体论述一下何为“回应”,何为“回答”?
仇鹿鸣老师的观点,其实很具有代表性。一方面,有些历史学者或者普罗大众会对历史或者历史学,持有不该有的期望,诸如,“以史为鉴”,希望通过历史获得经验去帮助当下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又会看见历史学者希望知识是纯粹的,历史或者历史学与当下毫无关系。前者不值得反驳,后者也不是无的放矢。
但是一切真的如此吗?历史学在记忆研究领域有经典的问题,即“历史”和“记忆”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概念,如果是两个概念,二者的关系又是如何?
因为不同学者对于历史或者记忆的定义是不同的,所以,不可能有标准的答案。但是丘比特(Geoffrey Cubitt)在他的历史与记忆里有一段深刻论述:
历史学对科学性的标榜,按照惯例通常存在于它对“客观性”的要求之中。这一要求的基础是这样一种观念,即历史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过去”(或“过去的事件”或“过去的现实”)——它能从根本上独立于那些研究它的人的头脑。主张历史与记忆有着本质区别的论断,是维持这种独立性观念的论证结构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这些论断有助于推进以下观念:历史研究是对过去的研究,这一过去在现在已经终结了,只有借助它所留下的物质痕迹,并且只有通过严格的学术分析方法来应用这些痕迹,学术研究才是可行的。而主张历史与记忆紧密联系的论断则相反,支持着另一观念:过去是永不终结的,永远不可能与研究它的时代完全分离,而总是涌入我们当下的历史意识,超越它所留下的物质证据的限制,来形塑历史学家的当下议题。为什么关于历史与记忆关系的争论总是无休无止?其中一部分原因即是,这两种看待过去的方式之间的冲突,始终处在历史学的现代意识的中心位置:倘若不将过去作为知识对象与现在相分离,就很难建立起历史学的学科独立性;但倘若不将过去视作与当下有着重要联系的基质(matrie),又很难在社会层面证明该学科的价值。
应当说,两种争论的核心就是学科的独立性或者学科的价值,当然放在这里我觉得学者更加担忧的是“以史为鉴”这样的观点,让大众对历史学产生误解,进而冲击到历史学的学科规范。而,学科价值的解答则是学科层面的解读,其他角度来谈,过去的研究热点总会被当下热议的问题影响,君不见20年疫情以后,医疗社会史俨然成为历史学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填报相关研究生的学生多了很多。我们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生活在真空里,当下社会的的热点问题,必然会困扰到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无动于衷,不去做些什么。
所以,最后实质的问题就在于学科规范与回应社会热点之间的矛盾。我最近一两个月看着是孙英刚老师的微博,非常难受,对于乌克兰问题,他的奇谈怪论总是让我觉得想去取关,他拿唐代历史比附当下国际关系的时候,实在是尴尬的不能再尴尬了,当然了这里不是否认他的学术上取得的成就。这种就很难说是“回应”社会热点了,可能直接想给出一个“答案”出来。
我想“回答”或者“回应”想给出一个程式化,标准化的答案是很难的,但是也许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法国的一些历史学家。
法国著名学者,编辑皮埃尔·诺拉(nora),从1984年—1992年主持的三卷本七册皇皇巨著《记忆之场》,前后动员一百多位学者。这样的巨著,让各国争先翻译。他的记忆研究,涉及到有关民族国家的思考,即使当下民族国家已经不是最疯狂的时刻,但是民族国家从未退场,甚至在某些国家依旧是最可怕的怪兽。对于诺拉的记忆之场,大约有几种评价比较典型,一种是认为他用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处理了“记忆”,另一种认为他的研究不过是一种过渡。
历史学家在这里探讨什么?探讨的是过去与当下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民族国家的问题。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固然学术研究的今天,我们当下不会去探讨“国民性”这样的概念,但是,普遍性、特殊性或者整体与部分在大部分民族国家的讨论里,这些概念是二元对立的,相关问题略见不鲜。诺拉的贡献在于,如何统合一百多位作者的主题,“复数的法兰西”概念不得不提。这个概念让法兰西的历史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超越二元对立,达到了一种统一。用诺拉的话说就是:
Each of these essays is a profound sounding, a view of France from a f ly’s eye, a crystal ball, a symbolic fragment of a symbolic ensemble. There may well be a unified France, but none of these subjects, these objects, or these “places” would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a unified history of France. Each is all of France, according to its manner (Nora 1992a: 22–23).
诺拉的研究, 跟我在某本的书评里写的思路是一致的“我们不是因为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或者行为是中国人,而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中国人在不同时间、空间里的一种表现。”如果你能理解这句话,你也会明白诺拉研究的精华所在。
他不止是在学术上提供了很多思考,更是在民族国家时代如何过渡到后民族国家时代提供了一种思路。这便是历史学家对于当下的有力回应。
历史学家具体究竟能做什么?或者具体怎么做?这里不是我能够回答的,但是回应当下,而非回答当下的讨论,我觉得是有意义的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2 22:26:21
-
冰的布丁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5 19:20:23
-
生铁万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8 10:54:20
-
Haku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4 22:18:14
-
T.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2 11:41:39
-
DESPERATI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9 18:29:59
-
佛尔摩飒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12:06:28
-
Ali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9:15:00
-
饿饿饭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8:29:51
-
牧牛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8:08:15
-
沁寒丶微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7:55:46
-
wolkig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6:55:56
-
黄色电话机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6:05:23
-
后商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2:34:34
-
随缘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2:27:12
-
Cinéphil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1:36:42
-
浅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8 00:57:39
-
东东的Eas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3:15:21
-
豆友72902394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2:39:33
-
没写地址的信封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2:38:46
-
Ling总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2:35:37
-
Mathilde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2:35:26
-
1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2:25:21
-
向银河开炮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2:07:07
-
二大人山大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1:38:59
-
Horm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20:38:03
-
抵门杠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50:21
-
豆友151274793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47:54
-
逐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47:40
-
阿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44:50
-
Dussardi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40:11
-
小石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39:51
-
故國放逐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30:26
-
闲散社会青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25:13
-
Ocamin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9:15:41
-
77zuy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8:51:00
-
Klauric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8:31:46
-
无极之无极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8:13:34
-
WHAT?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8:13:10
-
楼上有鬼👻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8:02:29
-
饭蔬饮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53:45
-
三千三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45:22
-
yizhipangzi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28:52
-
江湖片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28:50
-
Шадов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25:40
-
一念齋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18:30
-
Margina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17:41
-
事多疲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16:43
-
[点击查看主页]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16:35
-
殊琰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7:09:18
-
嗨呆客抓紧时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6:57:20
-
雪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6:33:49
-
殷顽民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6:10:20
-
怀霜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6:01:15
-
乔纳森利文斯顿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6:01:12
-
永远的小点点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56:58
-
目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44:02
-
🦤人间逍遥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31:46
-
打蜡群岛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31:19
-
Moby Dick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25:13
-
奶牛o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20:39
-
六月是女巫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19:50
-
达文西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17:55
-
🌈萨拉查二号机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12:50
-
うねび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09:59
-
1番赏1经抽完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09:31
-
冬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05:49
-
milanpirl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05:45
-
Crysto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04:42
-
冰胡墩子爱踢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01:02
-
凸凸凸噗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5:00:22
-
中世与近世之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55:51
-
康康的宝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54:17
-
如水圆清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51:52
-
WWW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50:11
-
遥望星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49:48
-
若小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47:12
-
尐田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45:45
-
毛毛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45:19
-
清风不识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7 14: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