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观察—清明花事
4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清明处于仲春和暮春的交界点。《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自唐代开始,清明逐渐融合了寒食节的祭扫习俗。所以现在的清明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
泡桐
印象中,在城市里人为规划的绿化中,很少看到泡桐的身影。它常常生长在犄角旮旯里,有时候是在背街小巷的角落,有时候是在高楼和低矮民房的间隙,像是有种抵抗被“城市化”的倔强。
因为单位防疫要求,清明节这天,我去一个离地铁站不远的便民采样点做核酸检查。出地铁后,在由围挡“引导”的曲曲折折的小路边,几棵泡桐树昂首挺立着。几十朵小喇叭一样的花组成了硕大的圆锥形的花序,直直地向天空的方向。叶子安静地衬托在花序下,不争不抢。花朵是筒状的,“喇叭口”朝下,便于小昆虫钻进去。花谢后,“喇叭”(花瓣)从枝头落下,只留长长的花蕊。


在河南兰考,泡桐又被称为焦桐。那是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县委书记的时候,为防治风沙、内涝、盐碱“三害”,大力种植泡桐树。风沙得到了抑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泡桐“驯化”了土地,农桐间作,林茂粮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泡桐树不仅是兰考的防沙树,还是兰考的“致富树”。兰考的泡桐树透气、透音性能好,被誉为“会呼吸的木材”,是制作古筝、古琴、琵琶等民族乐器的优秀原料。目前,全国95%以上的民族乐器木质材料取自兰考泡桐,民族乐器产业已经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之一。


紫藤
对紫藤最早的记忆应该是宗璞那篇被选入语文课本的《紫藤萝瀑布》。热热闹闹开花的紫藤,从廊架上层层堆叠而下,像紫色的瀑布。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盛花的紫藤氤氲着紫色的梦幻,嚷嚷着“我在开花!我在开花!”的花朵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这些给予当时处于低谷的作者心灵上的慰藉。如此富有生命力的花朵,开在清明时节,是否也是给活着的人们以鼓励呢?春光如此好,不要辜负啊,去努力开花吧~
植物园的廊架上,至少有三种紫藤。有的花叶同生,有的先花后叶,有的已经盛开,有的还是初放。



在紫藤的旁边,还有一种植物。它的花也是一串串的,但花朵的颜色紫得发黑,有一种油亮的感觉。这个便是常春油麻藤。看到这个名字,总觉得是电视剧《司藤》里的一个角色。一查,原来它和司藤的本体白藤一样,都擅长攀缘。常春油麻藤还是有名的“植物杀手”,被它缠上的植物,会逐渐被夺去营养、水分和阳光,最终面临死亡的厄运。


秤锤树
秤锤树,安息香科秤锤树属,是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树种。
它所在的秤锤树属是我国特有属,主产于长江中下游的华中、华东地区。1927年,秦仁昌先生在南京幕府山发现并采集到标本;一年之后,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先生判定这份标本的植物与安息香科其他属植物不同,于是建立了新属——秤锤树属,并将该标本植物命名为秤锤树正式发表。秤锤树属也因此成为中国植物学家发表的第一个新属,在我国的植物学研究领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因为仅在南京、上海、杭州、武汉有少量分布(野生物种在湖北黄梅境内发现),它的花也相应珍稀起来。别看名字土里土气的,但秤锤树的花绝对是小清新。花朵微微下垂,白色的花瓣在绿叶衬托下像娇羞的少女。
秤锤树虽然满树繁花,结实率也很高,但果实外部非常坚硬,果皮已经完全木质化。在野生状态下,种子要冲破木质化果皮的阻隔进而萌芽,需要2-3年的时间,也就严重影响了秤锤树属种群的更新和扩大。因为果实像秤锤,所以得名秤锤树;也是因为果实难以萌发,所以稀少。这真是“成也果实,败也果实”啊。


早樱、天葵、紫堇、二月兰已经结了果实,牡丹、杜鹃、罂粟、蝴蝶花处于盛花期,绣球、月季、橘子树在孕育花骨朵......
春日里,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