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老刘讲论语》——为政第二(七)
原创 刘长志 刘长志 2022-04-07 19:19收录于话题#儒学136个#老刘讲论语24个#国学37个为政第二
为政篇主要讲的是为政这件事情的要点。
七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言偃字子游,孔子晚年弟子,“孔门十哲”第九人,吴郡常孰(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人,“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曾任鲁国武城县令,为孔子所称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人称“南方夫子”。
鲁悼公二十五年去世,葬于虞山东麓,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他被封为号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被封为丹阳公。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被封为吴公。
子游问老师怎样是孝道?孔子回答说:现在的人把能做到饮食供养,保障父母生存的物质需要便算孝了,这是不对的。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之心,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分别呢?
“能养”的“养”指温饱保障,很多人认为孝道的标准就是满足父母生存的物质保障。如果仅仅把满足生存的物质保障当做孝道,那么饲养犬马也是满足生存的畜养,难道用养狗养马的标准对待父母就可以算是孝道吗?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
光是养而没有爱的心,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而是一颗赤诚之心的所在。孟子曰:“食而不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读《论语》的时候可以参考《孟子》互相对照着读,理解起来会更容易。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