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仁》
仁的主要内涵就是真诚——由真诚而自觉为行为之主体,行善的力量由内而发。
- “仁”的三个层次都与“善”有关。
- 向善、择善、至善。
- 人之性是真诚而向善;人之道是择善而固执;人之成是止于至善。
人性向善,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责任择善而固执,最后止于至善。
- 善:人我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 适当: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许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
因为“仁”既真诚又主动,一个人真诚而主动地为善,代表他行仁的开始。
“仁”的两个要求,一是真诚,二是主动。当这种真诚而主动的力量出现之后,就是孔子所谓的“立志行仁”,走上了人生的正路。
孔子的一贯之道至少了四个层次:
- 知识(形式)的统一。一个核心思想,贯穿所有的知识。
- 在知行(人我)上是统一的。做到尽心尽力的忠,与推人及己的恕。
- 打通生死。“朝闻道,夕死可矣”。
- 天人一贯。下学使人接近不惑,上达助人以达天命。
《克己复礼》
颜渊请教老师人生的正路该怎么走?
孔子说:你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正路,任何一段时间你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天下人都会说你走在人生的正路上,走上人生的正路是要靠自己的,难道要靠别人吗?
文字整理:谭秋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