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世界之最后一瞥,土耳其(4):阿尼Ani
2019年10月3日 卡尔斯
2日从埃尔祖鲁姆坐班车,3个小时到达卡尔斯Kars。至此,4天,接力的班车车轮翻滚过1660公里,我们把自己从最西端的伊斯坦布尔,运到了最东端的卡尔斯。卡斯在土耳其东北部,海拔大约在1750米。以1900为中心前后共约40年,卡尔斯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之下。现在的卡尔斯,与亚美尼亚接壤,离格鲁吉亚也不远。班车进入卡尔斯城后,人们逐渐在不同地点下车。我一直在谷歌地图上查看实时位置,当发现车子离我们酒店的距离拉大时,我用英语喊了一句:“不好意思,我们要下车。”车里好几个声音跟着响起来,应该是懂英语的人们在帮我向司机做翻译。于是,停车。我们拖着行李箱走了约摸十来分钟,地图显示我们已在酒店门口,可身后是个小餐馆,茫然的东张西望中,右手边一个帅气有型的小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我们报出酒店的名字,他指着他的身后:“就是这里,我们的酒店”。没想到,这个小巧的酒店,就这么藏在一众灰突突的普通建筑群中。办完入住手续,精致的酒店房间让我们心情大好,出门吃个简单的晚餐,托前台预订了第二天的出租车。
我们来卡尔斯,只有一个目标:阿尼遗迹。阿尼Ani历经萨卡突厥人、萨珊人、波斯人、拜占庭人、塞尔柱人、奥斯曼人和俄罗斯人来来往往,散布着塞尔柱几何图案、拜占庭壁画和亚美尼亚异教徒仪式的痕迹。关于阿尼,维基上是这么写的:“在 961 到 1045 年间,它是巴格拉提德亚美尼亚王国的首都,该王国覆盖了今天亚美尼亚和土耳其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这座标志性的城市通常被称为'1,001 座教堂之城',尽管实际的教堂数量要少得多。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已经挖掘出50座教堂、33座洞穴教堂和20座教堂。阿尼位于多条贸易路线上,其众多的宗教建筑、宫殿和复杂的防御工事使其从亚美尼亚王国当时其他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阿尼大教堂,被联系到哥特式建筑的早期样例,学者们认为这些样例影响了早期哥特式和罗马式风格时期的欧洲大教堂;两个世纪后,阿尼大教堂里的肋状拱顶才在欧洲的大教堂中出现。在其鼎盛时期,阿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 100,000。
阿尼以其辉煌而闻名,于 1236 年被蒙古人洗劫。阿尼从未从 1319 年的毁灭性地震中恢复过来,更重要的是,未从区域贸易路线的转移中恢复过来,并在 17 世纪被遗弃。阿尼是亚美尼亚人广泛认可的文化、宗教和国家遗产象征。根据Razmik Panossian的说法,阿尼是亚美尼亚过往伟大的最明显和‘有形’的象征之一,是其民族自豪的一个来源。2016年,阿尼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译自英文维基百科)
3日从酒店去往阿尼,45公里,我们花了45分钟,途经一处与铁路交会的平交道。出城之后,放眼是平缓的草坡,是初秋时节的漫天黄,远远近近散落着山包。这个在鼎盛时期地位相当于同期的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和开罗。阿尼,第一眼便以其城墙和城门,以及遗迹介绍牌旁边的猫,俘虏了我们。入城不久,啤酒被圣格雷高里教堂吸引,直奔而去。我决定从周边包围中心:先沿城墙残垣往西边走,然后往南参观了12世纪的塞尔柱宫殿,再往东行进,经过多个教堂,直到位于界河边的清真寺,最后来到阿尼大教堂和救赎者教堂。大教堂之后,我企图下到界河边,探访处女修道院,走到中途发现时间不够,放弃了。
阿尼遗迹面积甚广。建筑(包括城墙)以卵石为芯,外覆砖块(据说是火山玄武岩?),砖块颜色不一,拼接出来煞是好看。个别修葺过新,让人出戏。而那些业已倾颓的,或是借助现代钢架、木构勉力不倒的,最让人感受到岁月流逝和千年忧思。荒野之中,这是我理想中废墟的模样。
阿尼北面是双层城墙,有多个塔楼,以及狮门和卡尔斯门。北侧的城墙、西边的Bostanlar 和Tzaghkotzadzo山谷,和东侧的阿克胡里安Akhurian河谷一起,构成三角形阿尼古城的防护。站在古城里,可以望见西边山谷岩壁里有洞穴,据说有些可以进入,有的洞穴里还存有小的礼拜堂。










啤酒最喜欢的圣格雷高里教堂,全称是“Abughamrents家族的圣格雷戈里教堂”,是个私人教堂,建于10世纪后期,内部有6个半圆槽。



加吉克国王的圣格雷戈里教堂,建于11世纪初,是为了复刻亚美尼亚一个著名的大教堂。可惜,这个教堂建成不久就倒塌了,后来在废墟上建了房屋。



圣使徒教堂,1031年开始建造,带有角室的四叶形平面,南侧前厅有着壮观的石雕。






Manuchihr 清真寺可以俯瞰阿克胡里安河,最古老也是最完好的部分是宣礼塔。据说,这是塞尔柱人在安纳托利亚地区建设的最早的清真寺。



阿尼与亚美尼亚以幽深的阿克胡里安河谷为界,河边留有桥的残迹。对岸成排的树黄绿相间,衬着碧绿的河水,阳光下煞是好看。



处女修道院,在河谷底端,它小巧,倾倒了一半却依然美丽,修葺工程不知何时会眷顾到它。脱离大道,想要去一探,下到半山腰,看着时间不够,最终放弃了。想象中修葺后它的风貌,反不如现在这般残缺而坚强的矗立更吸引我,引发无尽感慨。



重头戏是阿尼大教堂,也叫做上帝的圣母教堂,989年始建,1001年完成。由中世纪亚美尼亚最著名的建筑师Trdat设计,是一座圆顶教堂(圆顶于 1319 年倒塌)。其一些在当时颇为先进的元素(比如尖拱),具备哥特建筑的特征,而阿尼大教堂的落成则比哥特建筑早几个世纪。我们去的时候,大教堂正在修缮,竖着整齐的钢架和木架。日光从坍塌的顶部倾斜而下,投射在墙面,仿如鱼的前半身。







快要离开时,半边大晴天半边乌云堆积,更显遗迹之萧瑟。除了草,还有种带勾刺半人高的棘是遗迹的常客,另有紫花和灰绿的伏地叶簇,亦是亮色。


在遗迹中盘桓3.5小时后离开,回程途中落了几滴雨。回到城里的时候,又晴了。午餐吃了“土耳其披萨”(我命名的),打车去卡尔斯机场。

飞回最西端的伊斯坦布尔,然后转机去大名鼎鼎的卡帕多奇亚。伊斯坦布尔亚洲机场之嘈杂,一半以上来自于大天朝人民。
====== 前文 ======
-
仙人掌女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26 22:30:53
-
Herman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5 17:53:29
-
楠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2 00:19:48
-
plsa58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1 05:35:41
-
高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1 01:37:30
-
拱橋下打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1 01:02:27
-
奇瑞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2:59:25
-
虎皮鹦鹉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2:30:04
-
豆豆大闲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1:48:38
-
甜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1:33:51
-
z e b u l o 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1:15:08
-
水之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1:14:52
-
豆友54819565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1:10:31
-
贾不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1:05:04
-
林边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0 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