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游记.毕尔巴鄂
以下文章来自筑迹lxl,作者Atelier LXL




二零二一年八月,欧洲炎热的天气无法阻挡前行的脚步,我们开启了一场为期20天的夏日建筑之旅。 从德国出发,一路南下,沿着南法蔚蓝的海岸线,穿越壮美的比利牛斯山脉。不仅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作为建筑师的我们也在沿途参观了众多建筑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大师之作。 20天,5个国家,21座城市,71座建筑......期待在接下来的几期中,和大家分享这次建筑之旅的点滴。



●古根海姆博物馆 / ©ATELIER LXL有这样一座建筑,自诞生之初就被誉为“建筑奇迹”,它的出现不仅扭转了一座城市的命运,更深刻影响了方方面面,从文化艺术到城市规划,从商业投资到宏观经济。 纵使你不是一位建筑师,它也同样值得你去了解与欣赏。它就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古根海姆博物馆 / ©ATELIER LXL


从汉堡一路向南,历经2500公里的朝圣之旅,我们怀着虔诚而激动的心情来到这座城市。 跟随缓慢的车流,穿行在星罗棋布的道路中,不知何时起,远处一片片闪着光芒的金属饰面。 河岸上,举目皆是悠闲的民众,或坐、或卧、或闲谈。而远处的博物馆就如同一件别致的雕塑,矗立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中,不动声色却又趣味盎然。

●博物馆前的广场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建筑语言极富个性。无论是住宅,酒店,还是音乐厅,博物馆,卷曲的表皮,夸张的构件,飘忽不定的形态,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怀疑这竟是一栋建筑?



●弗兰克·盖里的建筑作品 / ©ATELIER LXL建筑师常说,一栋建筑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图片无法传达的强烈震撼,这句话形容弗兰克·盖里的设计尤为适用。我们常常折服于那奇异的造型,却极少提及同样精彩绝伦的室内空间。 置身在巨大的中庭,环绕周身的尽是拂动的曲面,仿佛舞者的身躯,灵动而优美。 玻璃,石材与白色的墙面相互交叠,强烈的对比给极大震撼了观者,顺势向上,一幅颇具解构主义风格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使人若有所悟,却依然难以捉摸。



●室内中庭 / ©ATELIER LXL漫步其中,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既不是刻意为之,也不单调乏味。空间的变化在这里有如一出戏剧,波澜起伏,高潮迭起。这在当代博物馆普遍同质化与简约化的空间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今天,风格上喧宾夺主,设计夺人眼球的博物馆越发稀少。批评也好,褒扬也罢,这件25年前的作品显然早已接纳了无数评论。古根海姆仍然站在这里,曾经的褒贬无碍它的重要地位,它只是见证并接受了这一切。孰好孰坏,对这个问题回答是个人化的。



●室内展厅 / ©ATELIER LXL走出博物馆,来到对岸,斜阳中一片片钛金属板闪耀着光芒。当无数次出现在屏幕里的图像真切地来到面前时,我们难掩兴奋之情,矗立良久,感叹这朴实的城市中,竟会有如此奇迹诞生:建筑师诚然是一方面,但天马行空的设计最终呈现在眼前,想必是与巴斯克【1】人民那份特立独行的个性分不开的。【1】巴斯克地区:位于比利牛斯山脉西部,比斯开湾沿岸,地跨西班牙和法国。

●巴斯克人 / ©ATELIER LXL


与上世纪80年代欧洲众多工业化城市一样,毕尔巴鄂在这场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衰败下来,环境污染,失业加剧,城市满目疮痍。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政府不得不寻求破局之道。而改善城市面貌自然成为了城市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众多建筑师与艺术家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孕育生机的土壤。诺曼福斯特的地铁站;卡拉特拉瓦的步行桥与航站楼;杰夫·昆斯的“小狗”;路易丝·布儒瓦的“母亲”。

●《母亲》,路易丝·布儒瓦

●《小狗》,杰夫·昆斯

●苏比苏里桥,卡拉特拉瓦

●毕尔巴鄂机场,卡拉特拉瓦

●地铁站,诺曼·福斯特在文化土壤的滋养下,毕尔巴鄂如同一块磁石,将更多艺术人才与创意产业吸引过来。城市不仅是艺术平台,而且逐渐转变为创意与设计的源泉【2】。【2】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毕尔巴鄂成为创意城市网络的一员。不单是毕尔巴鄂,面对这场全球性的产业调整,欧洲各城市都做出了积极响应,德国的鲁尔区、意大利的工业三角。(点击链接,查看文章:2021建筑之旅 | 从多拉公园看都灵的城市转变)

●多拉公园,都灵

●Museum Küppersmühle,杜伊斯堡


古根海姆之所以能称为奇迹,无外乎弗兰克·盖里等明星设计师们的加持。建筑更新往往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跟随文化潮流,以全新的面貌接纳转型后的都市需求。而这又恰与时下艺术的全球化扩张和市场运作不谋而合。 不仅是古根海姆,卢浮宫、蓬皮杜、泰特等诸多顶尖文化机构无疑都在这场变革中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随之而来的是一栋栋明星建筑,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SANAA的卢浮宫朗斯分馆;坂茂的梅茨蓬皮杜文化中心;还有阿布扎比那即将诞生的一众大师建筑。这些城市或多或少地从文化红利中获得了发展,但所谓“奇迹”终究是无法复制的。

●卢浮宫朗斯分馆,SANAA

●梅斯蓬皮杜文化中心,坂茂

●卢浮宫阿布扎比分馆,让·努维尔在明星建筑充斥的当下,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正如经济学里的边际效应,其影响力日渐式微,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实。建筑仍是那建筑,当年巴斯克人用豪赌为世界打开一扇窗,在那不远的未来,谁又将创造出下一个古根海姆奇迹,为世人打开新的门扉?

关于「Atelier LXL」Atelier LXL由骆典、刘翔于2020年在德国汉堡联合创立。作为两位年轻建筑师的起点,更多地承载了他们的思考、感悟与实践。Atelier LXL was founded by Luo Dian and Liu Xiang in 2020, Hamburg, Germany.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two young architects, it carries more of their reflections and practices. Atelier LXL秉承德国建筑设计风格,于每一次建筑探索展现对当下的思考:场所、建筑与人是不可割裂的三者。对场所的理解赋予了建筑一以贯之的精神;借由场所烘托出的情境也将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这些记忆与精神继而会引发人与建筑之间的共鸣。 Atelier LXL adopts the style of German architectural design. Its each architectural exploration is a reflection on the present: site, architecture and people are inseparable. The understanding of sites gives the building a consistent spirit, and will also evoke deep memories, which in turn evokes resonance between people and architecture. -END - ©ATELIER LXL

欢迎进入我们的官网,了解更多... 「Atelier LXL」官方网站 https://zh.atelier-lxl.com/ (手动复制至浏览器打开) *本文由「ATELIER LXL」原创出品 部分图片据网络 如需授权,请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