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贯通性》陈再明22、4、13
《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非出自一人之手,它们的创作思想及艺术效果,自然也不可能一致。然而,由于《红楼梦》的长期广泛流传,乃是以一百二十回的结构出现的。也就是说,后四十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得到广大读者的承认的,甚至可以说,前八十回的得以传播,后四十回是有它的一份功劳的。并且还说明一点,后四十回是有某些可与前八十回相贯通之处。
首先,在大的故事情节上,它基本上保持了一个悲剧的结局。虽然后面写到了兰桂齐芳,没有完全达到″茫茫大地真干诤″的境地,但也只是"结末又稍振",原来那″钟呜鼎食″、″蓊蔚洇润“的富贵气象已荡然无存了。
其次,与此相联系的是,书中的一些人物,尤其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宝、黛、钗、凤这四根大梁,均落得悲剧的下场;宝玉出家,黛玉惨死,宝釵空房独守,熙凤″哭向金陵″。这种结局是符合作者原来的艺术构思的。它也形成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悲剧气氛的主要因素。
另外,它的某些章回,如"薛宝釵出阁成大礼,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写得还是不错的,有一定的感人力量,在艺术构思上,与前八十回中的″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不无相通之处。贾府被抄家的场面也写得生动逼真,甚至可以当作颇为难得的史料,这样写,还需要有一定的胆量的。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