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十载同行》
“我是电影的奴隶。”
“我希望人们快乐,这是我的原动力,因为如果我能让大家快乐,那我的存在就有价值,我需要能感觉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人一定要活的充实,用他们全部的力量,在他们的时代里,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把人生过的充实,这是我们能做的全部。”
——宫崎骏
2006年开始,摄影师跟随他工作并拍摄纪录片。作为日本当代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创作了极具标志性和广为人知的动画电影,镜头记录了宫崎骏的真实幕后工作。总共分为4集,包括《波妞来了》《描绘真实》《放马过来,给我点压力》《没有廉价的借口》。
一、波妞来了 和往常一样,宫崎骏10点到办公室。办公室空无一人,他却在到处打招呼,他说“他们就在我身边”,也许是他所创造的角色吧。倒上一杯咖啡,看望窗外每天经过的路人,宫崎骏的一天工作要正式开始了。
宫崎骏邀约了作画监督、美术监督,对他们阐述了新电影的故事情节。“一条名叫波妞的人面鱼,被冲上岸后,被名叫宗介的5岁男孩所救,波妞喜欢上了他。”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里面每一个人物都是善良、积极乐观的。即使是波妞讨厌的父亲,也是在自己的立场对自己的孩子,做出保护的行为。这也许就是宫崎骏想带给我们的美好吧。 动画电影通常是从剧本开始的,而他的电影则是从原画开始,这是他的秘诀。没有剧本的束缚,可以极大地发挥想象力。但经常也会经历很多挑战,此时他会去睡上一觉。
他认为创作就像在大脑中垂下一根钓鱼线。

一次英国之旅,让他深受启发。当时正在参观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馆中展出的前拉斐尔派画作,令他停住了脚步,特别是一幅名叫《奥菲莉亚》的画,他震撼于这位画家对细节的刻画,震撼于画面随着光线的明暗所产生的微妙变化,让他意识到他的画风不能一成不变。 必须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但路在何方? “天赋会在工作中一天一天的耗尽,灵感才是最重要的。” 他这样说道。 进行电影创作时,宫崎骏总是秉承着一个信条,要真诚地去创作,不能虚浮伪饰。不管你愿不愿意,作品都能反映出创作者的思想。
把概念图放到一边,转而创作其他作品,播放着瓦格纳的《女武神的骑行》,这也为宫崎骏带来了灵感。 “我过于追求细节了,是时候尝试更质朴的风格”

在《波妞来了》的概念稿上,秉承了这个思想,去掉了阴影和高光,跟以往的画作不同。这幅原画是电影的核心。
“你得有用电影改变世界的决心,哪怕什么都没有改变,这才是身为电影制作者的意义。”
二、描绘真实
“我不想给自己丢脸,我想做出不会让自己丢脸的作品。” 他的热情,总能感染到员工。 波妞的原型,来自办公室同事的女儿,远超同龄人的坚强气质,吸引了宫崎骏。

半径3米内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他笔下故事的基础。龙猫就是如此,家附近的一个破败公交车站,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开端。

宫崎骏于1941年出生在东京,小时候消化不好,医生说他活不过20岁。体弱多病,跑步总是最慢的一个,因此总是觉得自卑。在6岁时,他的母亲突发疾病,无药可医,只能长年卧床。宫崎骏渴望得到母亲的爱,却尽量不表现出来。渐渐地,他有了一个想法,他希望自己从未出生。 终于,他从漫画中找到了慰藉,只要有时间,就画画。毕业后加入一家动画工作室,异于常人的天赋让他大放光彩,从此也告别了自卑,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 他觉得只有给人带来欢乐,人生才有意义。

母亲故后,宫崎骏的意志越发坚定。43岁的那年,《风之谷》上映,娜乌西卡坚强勇敢,不肯屈服于命运,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这部电影也让宫崎骏一炮而红。 此后,他也在电影里创建了很多母亲的角色,比如《天空之城》的空中海盗“朵拉”、《龙猫》中的母亲、《哈尔的移动城堡》的苏菲。
三、放马过来,给我点压力

2010年夏天,动画电影《来自红花坂》进入了制作阶段。 正当宫崎吾朗陷入困境时,宫崎骏送来了一幅画。女主角迈着大步走向学校,她的身体微微前倾,她轻快地走着,还遇见一位鱼店老板,说这“早上好”。

“什么是生命力?赋予角色生命是什么意思?”宫崎骏的这幅画极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大部分员工被告知待在家里,团队担心轮流停电会造成影响,如果电力不稳定,数据可能会被破坏。唯一反对停工的就是宫崎骏,“我们不能更改上映日期,即使再困难,我们都必须坚持下去。”这是一个创作者坚定的决心。需要用电脑的会晚上来工作室,避开白天的轮流停电,宫崎吾朗日以继夜的工作,尽管很困难。 2个月后,《来自红花坂》顺利完成。
四、没有廉价的借口

新电影的制作中,描绘了动荡不安的时代,1923年关东大地震的分镜,尤其壮烈。完成不久后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日本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地震,席卷了东北地区,成为了现实。
地震3个月后,他亲自去了灾区现场,也勾起了太平洋战争时的童年回忆。他想为这些做出点什么,在那里给影迷们签了名。
“麻烦”“太麻烦了”“真是麻烦”“真够麻烦的!” 但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不放弃呢?”
我会直接说“闭嘴”“如果人生中的麻烦消失了,你反而还想去把它们找回来”

不久之后,他开始创作电影《起风了》结尾。其中有一个场景描绘了男主和女主短暂的婚后生活,宫崎骏希望她的动作尽可能地真实。便让同事帮忙,模拟了真实的场景。 “你想让自己的每一天活得多充实?”宫崎骏画下的每一笔似乎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