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国的末日》读后(1)
曾经我无法理解和原谅印第安人的失败:在世代栖息的土地上,有着熟悉的地形、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保家卫国”天然的正义性,居然最终沦为“少数族群”,被禁锢在自留地中。整个美洲拱手相让,成为欧洲人的家园。读完这本书,仍然悲痛,但发现这种失败并不是不可理解的,或者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必然的。
“印加”是位于今天秘鲁境内的原印第安帝国。《印加帝国的末日》收集了相关史料,详细描述了印加帝国历任统治者带领臣民反抗西班牙人的史诗故事。
书厚度有将近4cm,前前后后,花了一两个月才读完——除了内容丰富以外,它真的很“难读”:阅读过程中,给人无可逃避的残酷和窒息感,读了几页必须停下缓一缓。

因为它是真实的,充满了历史的宿命和无力感。在自己土地上生息的印第安人,没有一个作者能为他们设计出一种避开或者战胜了欧洲殖民者的结局。
印加帝国的历任君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底层人民更是遭受了惨烈的屠杀和剥削。但无论怎么挣扎反抗,印加人都好像被众神抛弃了,西班牙人的战马、文字通讯、钢铁兵器、源源不断到来的增援甚至连他们携带的天花病毒,都是印加人所无法理解的——因而那么令人恐惧。
或许整本书可以用《道德经》的一句话做注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印加人失败的原因
1.意想不到的天花:印加君主死于天花,随后继承者之间为争夺王位展开内战,国家一度陷入混乱(在印加这并不是特例,而几乎是一种传统,印加人绝对信奉胜者为王);
2. 阿塔瓦尔帕的决定:阿塔瓦尔帕是前任君主的儿子,打赢了内战即将回首都继位时,碰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带领的队伍,由于轻敌或者实在考虑不到几万大军败给不足200人的可能性,阿塔瓦尔帕被皮萨罗俘虏;面对从未见过的战马和火炮,几万印第安勇士都败给了恐惧;
这个时候,如果阿塔瓦尔帕意识到事件对整个帝国和民族意味着什么,而放弃继任的希望,派人通知他的兄弟(根据书中描述,是完全有可能的)武装起来,集中全国力量将这几百位侵略者立即消灭,或许一切还有改变的可能。

但恰恰相反,被俘的阿塔瓦尔帕绝不肯放弃到手的胜利,派人将本该被押送到他身边的兄长半路处决了——他害怕欧洲人的出现,给兄长东山再起的机会;从他个人角度而言,这个决定合情合理,千古帝王或许都是这么做的,但看的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梦想着西班牙人拿到巨额的黄金之后会干脆地离开,自己能真正统治这个帝国,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恰恰已经掘起了埋葬印加的第一抔土;
3. 西班牙 vs 印加:西班牙人发现印加帝国巨大的黄金储备后,立刻回到本土报信,将这里列为国王的海外领土之一,并承诺赚取的财富向国王进贡。这里体现了两方在信息传递方面的差异,西班牙人有远航和征服殖民地的丰富经验,并通过信件文字、国家新闻的方式在人群中快速传播,西班牙的体制也为殖民者输血,有财富的地方,将得到源源不断地人员输注;
另一边,印加人没有文字,没有快速的交通工具(美洲只有羊驼,没有马匹),传递信息靠人工跑步传话—— 虽然有结绳语,但能解读的人少,且包含的信息量也很低;西班牙人发现这块肥肉之后,快速向祖国释放信号,并得到了支持;而印加人,在发生了君主被俘这样的大事件后,或许全国也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的,更无论说做出响应了;

4. 印加的传统似乎是培养顺民:印加君主是太阳神在时间的代表,他对臣民必须是一副轻蔑冷漠的样子,而在他以下的人要做的就是服从。所以,会发生君主被绑上绞刑架,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在不远处又哭又喊地观看,却不会发生任何暴动的情况;而且发生了不止一次。
印加人似乎像一个由君主带领的蜂群,一旦领头的蜂王消失了,就会立刻陷入停摆。并不会出现继承遗志的英勇残部,不论它本身的体积和力量有多大。
在后续的几次起义中,其实出现过充满希望的时刻。有位将军利用陡峭的地形,战马无法发挥作用,就打了好几次胜仗——但心急的君主命令将军在平地作战也要取得胜利,将军明知是失败的结局也只能服从。

更可怕的是,印加人似乎没有保存实力的想法,他们的最高指挥官永远冲在在前面,这就意味着他一旦战死,整个队伍就溃散了。这样的文化传统,也是好几次生生扼杀了印加人摆脱殖民者的机会。
5.印加内部一直存在着可利用的分裂力量: 在西班牙人屠杀和奴役印加帝国居民,攻占首都时,经常会出现“印第安奴隶,向导,随从和盟友”这样的人物,他们可能是一个个体,也可能是一个小族群。
他们熟悉印加人的语言和思维习惯,熟悉地形且忠心耿耿地帮助外来者。在西班牙人被反抗军队围城时,冒着枪林弹雨救下了很多人命。有的是个人仇恨促使他们企图加速印加的毁灭,有的来自帝国边缘始终受到压迫的族群。
此外,印加上层贵族中也始终存在着不同派系:他们必然知道西班牙人是不可靠的,但如果他们能把自己从旁系拉到王位上,考虑到家族和个人利益,或许和西班牙人合作是明智的选择。阿塔瓦尔帕之后,西班牙人又辅佐了四位君主,有的扛起了反抗的大旗,有的只希望把逃亡的起义者处死保证自己帝位的稳固。
印加帝国周身充满了裂缝,在西班牙人的外力作用下,这些裂缝越来越深,最终把帝国撕碎——没有人,没有一种价值呼唤,能在这里粘合起所有的力量来。
故事从第一任君主阿塔瓦尔帕被俘开始,到最后一任君主图帕克被绑上绞刑架结束,印加人的斗争几度高潮迭起,却不免最终走向灭亡。
其中有客观的原因,这是两个走在不同时代的帝国,西班牙人的武器、作战经验和侵略心态是印加人所无法理解和想象的。而另一边,印加人却经常天真的如同稚子(他们人生经验有限,也没有历史书籍可供参考),或许有些智慧,却远远缺乏谋略和算计,甚至屡次出现轻信西班牙人的致命情况。

另外,人性其实是客观实力对比中的一个变数,唯有出现大无畏、不在乎个人私利且能准确判断时局、抛弃旧习的领导者,印加帝国的这盘棋才有破局的可能。很可惜的是,历史没有让印加孕育出这样的人来。
印加人保卫家园的反抗斗争无疑是正义且合理的,但并不会因为这种正当性就必然导向胜利。这本书之所以在迷人的同时叫人痛苦,在于它揭示了一种永恒不变的真理:永远会存在一群人奴役统治另一群人的情况。在压倒性的力量面前,所有的“合理和正当性”都是虚无————只要有条件,总有人会进行统治。利益就在那里,有能力夺取的人绝对会去夺取,而不会考虑这份利益本该属于谁,弱者的痛苦他们也绝不在乎。所谓“弱国无外交”正是这个道理。
世界运转的逻辑就是如此,从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