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14 贪心算法帖子有感
今天看到微信推送的豆友帖子,讲贪心算法的感悟,有很大的收获。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算法和思考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视角。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2871174/?_i=9915762xNddMYZ
算法解释:
- 首先假定一个问题存在全局最优解
- 动态规划算法是走走停停再倒退回去反复试错对比,这种方法在问题复杂时计算量指数级上升,但保证能找到全局最优解
- 贪心算法是将问题拆解成多个步骤后,每一小步求得局部最优解,整合到一起,认为这个结果即使不是全局最优解,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人生不是一个存在全局最优解的问题,也不能反复试错走走退退,贪心算法是面对人生问题的一个更合适的算法思路。
当然,问题复杂的情况下,局部最优解的组合很可能不会是全局最优解。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有时候把一些困难或者所谓的损失倒退、或者是问题看开一些,跟随自己的内心,反而有可能整体是更好的一个情况。
我一直喜欢思考分析,方式方法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多不断丰富,成熟这个词不敢奢望,观察周围的人,可能到了六七十岁仍然是不成熟的,也不向往所谓的成熟,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就行,不强求自己他人即可。
这几年情绪内耗严重,今天看到这篇<<人生快乐法则:贪心算法>>的帖子,感觉心情上更放松了一些,理解自己,自我觉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有一个豆友说:喜欢内耗,想太多的人,尤其需要“先干再说”的精神。 不必担心什么思虑不周,冲动,因为你本身的性格决定你不会这样,很多思维方式已经内化了。 在行动中大脑会自动研判思考,这样的计划往往更贴合实际。 而不是什么都不做,在那空想计划,妄图准备万全,但没有行动力,什么都没做成。
非常认同这位豆友,我小的时候是个特别有安排计划的人,每个月的学习进度我都提前有预期,班主任会一直关注我随时指导我调整,后来上大学,尤其是工作后,这种所谓的计划规划特别容易被打乱,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的规划要随着整个部门甚至多个项目进行调整,需要在每一步中逐渐适应调整,从刚开始工作每年制定年中和整年计划时的茫然不确定,到现在能够规划安排整组的工作目标,在一些前瞻性问题上尝试锻炼自己,有领先一步两步于部门规划的能力,试着从被引领者转换到引领者的角色,每一步都在不断优化调整,没事不怕事,事来了能成事。
两年前工作上我还没有自己独当一面的把握,随着这一年多的变动,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我的方法是先找到大方向,大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各个击破,迈出第一步,时不时抬头看看,实时调整大目标和拆分方案,有点类似贪心算法方案,会按阶段调整,也结合了动态规划实时调整的思路。
复杂事物很大可能也没有所谓的最优解,在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发挥出每一部分的潜能,组合出来的结果,才是现实的优解。
引用诗句: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