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inkiewicz
逛微博时发现4.13是卡廷惨案纪念日,突然想起Phd一年级harmonic analysis里的Marcinkiewicz Interpolation Theorem。学调和分析的大概没有不熟悉Marcinkiewicz这个名字的,记得当时Hart和我谈起Marcinkiewicz,说他死的很惨,1940年,在卡廷。
我后来查证了一下,其实Hart的记忆有误,Marcinkiewicz并不是在卡廷遇害的,而是在哈尔科夫。多年之后他的老师Zygmund在一篇文章里回忆和Marcinkiewicz的最后一次见面:1939年9月2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的第二天,在Wilno(其时Marcinkiewicz与Zygmund都是 Stefan Batory University的数学教授)的街头看到穿着军装行色匆匆的Marcinkiewicz,他们相约当天晚上见面,但Marcinkiewicz并未出现。之后再听到有关他的消息时,Marcinkiewicz已经被俘并写信要求给他寄一些数学的书籍到战俘营。来年的四月,他就被处死了,而Zygmund有幸逃到了美国,之后才有了芝加哥的分析学派,才有了Stein和他之后的很多学生和学生的学生,包括Hart,也包括我。
按Zygmund的回忆,Marcinkiewicz的很多unpublished手稿曾被寄存在他父母家中,但他的父母也没能逃过厄运,都死在战争中,那些手稿自然也杳无踪迹。我之后陆陆续续读过很多关于Marcinkiewicz的文章,战争之前他在伦敦和巴黎的很多同事都劝他不要返回波兰,但他还是选择了回去,参加战斗,于是他的生命停在了30岁的1940。
在书本里仔细研习Marcinkiewicz Interpolation Theorem, Marcinkiewicz space这些的时候,偶尔会走神想,像Schwarzschild,像Marcinkiewicz, 如果他们有幸不被战争夺去年轻的生命,能延长学术生命,寿终正寝,他们将会带给这个世界多少更曼妙的定理? 当然这些都只能是假设了。今天唯一能做的就是写点东西,纪念一下这位80多年前死在卡廷的天才的academic ancestor
© 本文版权归 ylcoldplay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