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环卫工的精辟论语
一天上午,带着一本书去小区旁边的公园绿地,坐在凉亭下阅读。一个环卫工人过来坐下,和我搭话,“你还不错,还在看书”,这意思让我觉得自己好另类啊。
他是一个50多岁的人,大概一米60多点高,方脸平顶头,浓眉大眼。一身淡蓝色工作服,带着一个大水杯,还有一盒六味地黄丸。以前在这凉亭碰到过他,好久了。
我看的书是《番石榴飘香》,1987年出版的。他显然不知道谁叫马尔克斯,我向他介绍马尔克斯,写过一本书叫《百年孤独》。为什么叫百年孤独呢?他问,我说这本书写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他说没读过外国书,知道有一本中国书叫《平凡的世界》。
他的一番话让我若有所悟。
他说,喜欢看那些情节曲折的故事书。他说,作家那个写书呢,就是为了发泄是吧,一方面呢是对社会的不满,或者就是写出自己的理想世界,对吧?曹雪芹,他那个时代有没有稿酬呢?写东西。他还说,知识分子好面子,对自己写的东西呢反复修改,一旦发表了白纸黑字,那就没办法改了。不像我们讲话随便。
这个环卫工还说,网上说中国有的科学家留在国外。这叫不叫叛国?像父母把儿女拉扯大供他们读书,他们却不要父母了。我只好解释为什么留在国外工作因素很多。他说,现在网上什么道理都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只有初中文化的这个环卫工会自编小调自唱自乐,“路上的美女一个个,走过那么多,看得我心慌眼睛热,不知怎么说”---一边扫地一边哼小调。我说你的工作好,看美女的机会多。他早上五点开始扫地,午饭后就下班了,说你能不能帮我找个下午的活。
马尔萨斯和门多萨的对话录让我更明白,成功来自于惊人的毅力,百折不饶;罕见的勤奋,富于牺牲精神;巨大的热爱,对生活和世界;还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先天的秉性有一定重要性。这本书看老马如何选择食材,配料,终于烹饪出一席丰盛的佳肴。然而,具体来说,任何成功的途径都无法复制
我和他闲聊有过两三回了。记得毛泽东说过,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一次,他问我看什么书?我给他看封面,《长别离·广岛之恋》,法国杜拉斯的。他说,看外国书的人浪漫。脱口而出,一语中的。
这个环卫工有儿子女儿,儿子在苏州上大学,学计算机,今年毕业,留在苏州工作。他想儿子也到上海,一家人在一起。女儿之前帮一个学英语的网站做营销,招徕顾客,说是一个月可挣到两万元,今年因为疫情,业绩做不出了,想在淘宝上开店创业。
他想找一份下午干的活,我建议他做快递,他说尝试找过,有家公司的快递活比较麻烦,要帮客户送上楼,五楼六楼,然后报酬又不高,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年龄做这个太累。他的生活希望就是儿女成家,这样的话他就算完成人生任务了,到时候自己随便做点什么工作,再不用操什么心了。

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后人们的评语:
杨多友:帮他找个钟点工,或者饭店洗碗,我们门口大食堂要人。
刘克裕:他看你就知道,是个高人,找你聊天,求你帮他找工作。虽读书不多,却会活学会用。知道在这平凡的世界里,自娱自乐。
田无边:高尔基的《在人间》续篇
钟介人:所谓高深的理论、简单的道理……
胡志惠:在他不必读书而平凡的世界中,可能,生活更安逸。
刘红光:你在无意间踏入另一族群。他低俗务实可能更贴近实际生活。为什么搞创作要深入生活?因为现实更能填补概念上的空洞。
郁郁:可以写成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