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广播剧听后感
这两天在医院挂着针水,无所事事的时候听了《默读》广播剧。这次听有一个印象,就是里面的各种角色都可以说很封闭,拥有一种封闭的subjectivity,不但犯罪分子,其它好多配角也是如此。从第一季的赵浩昌,到第二季的许文超,苏洛盏,苏筱岚,到第三季的周氏家族,周峻茂,周怀瑾,周怀信,郑凯风,杨波,董乾,董晓晴。当然,小说结尾这些封闭的自我如果活着的话,都走出了自己的桎梏,围绕着两位男主角把世界变成了美好的人间。这些角色能维持着这个封闭的自我的原因,大概是由于他们还没被大象踩踏。因为大象不在,所以费渡才能说,哪怕当前的警察系统,利维坦,即使可能抓不住一些坏蛋——哪怕抓不住费承宇这样的变态,哪怕让张局这样的boss一手遮天——也符合帕累托最优,也要保留它。要是有朗诵者这样的组织那它则要被消灭。现在距离这部小说的出版,距离大家还能满足于封闭的nonchalence的自我才过去几年,帕累托恐怕早也不优了。铁链套人脖,一车菜赚20万,我们不能说这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以及这部小说的电影电视剧版本今年还上得了吗,嗝。
从上述角度来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非常保守。尽管它展现了父权制的罪恶和不屈的女性形象,但仍然属于一种女性怨尤,仍然是在用父权制社会女性对浪漫爱的想象的循例在倡导一种残酷的乐观主义。尽管我现在对于与线性时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经典”概念感到怀疑,但《默读》也许确实已经属于一个昨日的世界。
© 本文版权归 豆友87717104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豆友87717104
(Rochester, United States)
Poetry is not a luxury. --Audre Lorde Our aquatic affinity with the...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