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虚无的东西,物化自己年轻的心
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
年轻气盛和好多年前看的绝美之城竟是一个导演,好意外啊,年轻气盛真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文艺片啊,导演给了哲学思想,却不通俗表达,看懂全靠反复的刷片了,我连续刷2遍,很多意象性的镜头,才看懂一点,不得不说,这部高逼格的视听盛宴太绝美了。
影片故事发生在瑞士一家高档疗养酒店,集温泉、桑拿、医护、按摩spa 包含了上流人士享受生活的慢节奏生活,不论是赤身裸体,还是一排排松弛、下垂的衰老肉体排着队游走,都像是在集体受刑。有种身体快乐,精神病态的美。
| 导演以两个老人为主线,同时插入女儿的婚姻失败,网球王子马拉多纳,cos希特勒的演员达诺,在追求美学的影片中,看到了荒诞主义的现实故事,一虚一实,一高一低,一冷一暖,像场参不透悟不懂的人生,吸引着你,牵引着你。
酒店里住着各色名人和那里工作人员,导演,音乐家,演员,环球小姐,僧侣,剧作家,攀援教练,球星,妓女,歌手,按摩女,医生,少年,少女。各色过客,既像老导演说的“人,动物,植物,都是群众演员”,也是生活里的各种意象。而影片要说的主要意象是未来、渴望、自由。
僧侣一直在打坐暝想,相信可以飘起来,代表的是渴望。
球星,他的一切辉煌都在过去,但他的现在是腐朽的,他的存在或许在说,年轻如果不在年龄和现实上,还可以在心里,年轻就是未来。
环球小姐,她不仅能不愚蠢的回应知名演员的嘲讽,更在老导演和老音乐家的面前旁若无人的裸身走进泳池,那健康骄傲绽放着的美丽身体,正是那个词的全部解释,年轻气盛。
韶华不负 唯青春永驻
| 当年轻人还不知爱为何物,中年人已为爱伤春悲秋了,而老年人呢,却在末路繁华中缅怀爱的逝去了。终其一生,我们为了名利、梦想、欲望、爱情、事业所囚牢,到最后能拥有的,不过是孜然一身的内心深处残留的情感罢了。
| 成长是污泥,爱情是不染,死亡是解脱,老去是惩罚。
| 如果说弗雷德追忆妻子,是真爱在心口难开,那老友米克追求艺术的表达就是执念了,两个高超的艺术大师,一个一生为音乐倾注所有,成了女儿眼中的混蛋。一个为电影而活,感性而率真,却以命相随,当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失去表达的宿命,两个迟暮老人又当何去何从?
弗雷德年轻时的放浪形骸,晚年遭到女儿的误解和埋怨,同时也深陷于对逝去妻子深沉的爱情中,这是一种惩罚,到最后一曲成名曲简颂竟成心魔,不敢也不想再演奏。而米克自由创作一生拍片无数,到最后全是茫然,在别人眼中的烂片,竟是他毕生追求的信仰。当他遭到53年好友的抛弃和鄙视后,他的死亡也是对自己执念的一种解脱吧。
全世界没有谁是准备好的
| 我常常想为什么人容易接受夸奖,不容易接受批评,大概是自身认同批评就是一种曲解,草率的曲解。所以大家都在曲解中自渡,但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总能接受好的误解,却不能接受坏的误解呢?这是自身逻辑的不自洽嘛?还是人性就是如此虚伪?
达诺看似不接受这种好的曲解,其实是不接受自身难保满足好的曲解吧。达诺一直在纠结被不露脸的机器人角色,给自己贴了标签,他在名流生活中观察、寻找摆脱自己内心恐惧的答案。当他看到弗雷德拒绝女王去演出时,他心生敬佩,他以为自己找到和他一样,看似拒绝肤浅定下下的偶像名气,实则是害怕自己冲破不了机器人让他名气大噪的魔咒,所以他畏惧,他忐忑,他不自信,他不快乐。他只能在旁观他人的生活中找答案,直到最后一位小女孩,告诉他:全世界没有谁是准备好的,不用害怕,那一刻他不再纠结无意义的角色塑造,在酒店cos希特勒盛装出席,吃了一顿早餐。
| 面对未知是恐惧还是渴求,达诺有了答案,而我们呢?有的怕是毕生所求,有的还是唯唯诺诺,谈勇气何其悲哀啊。未来是恐惧,过去是遗憾,那我们活着的意义在哪呢?别一退再退了,越挣扎越没有自由。

面对过去是遗憾还是悔恨,弗雷德在影片最后才有了答案,他把自己囚禁的就像他面前的鸟笼一样,他眼睛婆娑,饱含泪水的看着窗外年轻的按摩姑娘,屋里是藏着对妻子真爱的心,屋外是自由和青春。
未来触手可及,过去遥不可及。
| 这是我在影片中看到的最喜欢的一点了,尽管前面未知,但向前是看的见路的,向后看除了定格的回忆,改变不了什么,也留不住什么,只是徒劳一场罢了。向前看和向后看明显的两种结局,面向未知得未来恐惧的演员达诺,他选择了渴求,解脱了自己。而米克是路向未来,心在过去啊,它没有和现实和解,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艺术,也回答了那些在艺术的道路上追求名利的人,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就结束。

当然影片艺术表现,更来自那些纷繁的意象,影片中有个意象画面印象深刻,当布兰达找到米克谈散伙时,两人既不舍又无奈,就像朋友走到了分岔路口,没有过去你扶持我,我感激你的感情可言,只剩人性丑恶,现实残酷。二人散伙后的镜头接的是艺妓表演的画面,看台上五彩缤纷的漂亮泡泡,多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脆弱,不碰就碎。多像人的一生,稍纵即逝。多像人辉煌的成就,昙花一现,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没有痕迹。

梦境与现实
影片中有三处意象的梦境,看的人不知所然,第二遍重刷后:
第一处梦境是:认识人千万,不及真爱一个
| 终其一生,男士会阅人无数,但真正爱的人只有一个。真爱不溢于言表?是的,不是否流于表面的你情我浓,二是彼此内心深处的爱无处安放。画面是深夜灯火辉煌,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弗雷德与选美小姐相对走来,当弗雷德一个人看着选美小姐走后,呆呆的站着,慢慢的被地面的海水吞噬掉,他大喊着妻子的名字:梅勒尼,梅勒尼。梦中惊醒的这个镜头暗示着他对过往的愧疚,同时他也深陷在逝去的爱里无法自拔。更不知在这次假期之后,放下音乐事业追求后,他该如何自处,他的不知所措,他的恐惧,他的悔恨都出来了。
第二个梦境是:人性始然,食之性也。
| 弗雷德的女儿莱德的婚姻失败告终,也诱发了父女之间的矛盾导火索,莱德控诉父亲没责任,也控诉前夫和父亲一样的混蛋。在她梦境里前夫那条5毛特效的mv ,是肤浅且不入流的,这种梦境将前夫的肤浅与莱德的优秀产生强烈的对比,有种失之幸也的感觉。
第三处梦境是:告别浮生 致敬艺术
| 米克作为导演,创造了几十部影视作品,就在人生最后一部电影:生命最后的一天遭到主角布兰达的拒绝,两人相互伤害后,米克解散了影视团队,在路上他看到这一梦境,包含了自我的欣慰、和解、妥协、无奈,他脱帽致敬这30个他塑造的女性角色,是在回敬演员和自己,也是在敬畏艺术。他眼含泪水,充满遗憾,对着好朋友布兰达欲语泪流。
| 这经典的一幕让人感慨米克精彩的一生都浓缩这一瞬间,如昙花一现,辉煌的高光时刻已然成为过去,但留下的却是经典的、高超的、纯粹的、永久的。可总感觉这一幕集锦有多精彩,米克就有多悲惨,英雄迟暮啊,纵然落得看似一生有所为,又不被认可的结果,只剩执念和遗憾。
| 米克坠楼之后,弗雷德坐在椅子上呼吸急促,久久无法回神,他震惊好朋友米克的死,也愧疚自己想成为米克说的:没品味的理智人,一个没有感情没有责任的音乐指挥家。而米克的感情用事反而是艺术留下的唯一东西。
| 布兰达脱口而出那一句:没有这些烂电影,生活照样要继续。其实更像是导演和米克的一个对话,米克和导演都困在自我问答上了,都在拍烂电影,都在否定中都想看清自己,只不过有人一死了之,有人还在路上寻找,看到最后,人生如戏如梦,且不可执念偏执,像米克一样迷失自己。

这部电影还是没全看懂,第一遍云里雾里,第二遍似懂非懂,我也不纠结了,毕竟艺术本来就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事,带给你直观的、真实的感受最重要,用心领悟好了。好久没写影评,断断续续写完,萌生了成就感,几年前被人鼓励说你要坚持写,说不定…后来为了对得起这份鼓励,我还坚持写一段时间的公众号,也没了后续。有时候想,如果身边多几个这样的人,我或许会有动力写到现在吧。
阅片的确比看书享受多了,阅片感性感受总比理性思考来的快,也相对容易,所以就养成不爱看书的坏习惯,该起来好难呐。看电影只看不写观影感受,对我来说,再刷多少遍也很难得出多少东西,毕竟写是带有思考的,思考后的东西更有自己最真实独特的见解,多奇妙,像和自己来了一场深度对话呀。哈哈,果然不让自己闲下来就没烦恼。
© 本文版权归 booboonin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