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松壁画铜浮雕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右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13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面对一件古朴、浑厚的锻铜浮雕工艺品,人们不禁会称赞它的雍容华贵、构思创意的独特以及制作工艺的精湛。可以说,它不仅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勾起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对高贵的崇拜以及对设计师创新思想的共鸣。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并使用铜了。铜在古代是仅次于金银的贵金属。如果说金银等适合制作首饰,那么铜无疑是制作浮雕与器皿的最佳选择了。它优雅中透着刚强,古朴但又不失高贵。既可以表现雄浑、壮阔的战争、建筑,又可以表现细腻的人物、风景。有了好的材料,也要有更好的构思创意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一件浮雕工艺品,材料是它的肌肤,构思创意是它的灵魂,而制作工艺是它的语言。三者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三方面融合贯通才能达到完美的的效果。

锻铜工艺品的造型,主要为平面的片活,片活是平装在某些器物上或悬挂起来供人欣赏。錾刻工艺的操作,是在设计好器行或图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完成一件精美的錾刻工艺品需要十多道工艺流程,加上技术工人的格调创造,匠心独运地打造出个性化,现代化的雕塑作品。锻铜是一种区别于铸铜的工艺,是在铜板上进行创作,利用铜板加热后质地变软,锤打后又恢复坚硬的特性,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制作出艺术作品或其它生活、工业用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升,锻铜这一传统工艺尤其在工艺美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和大众的喜爱。作为浮雕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锻铜浮雕依其金属材料所特有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在壁画、壁饰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金属浮雕的重要表现形式。锻铜浮雕是以铜及铜合金板材为主要材料,各类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板材并用,通过锤锻加工制成金属艺术品或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