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伯哈智墓碑文抄录及撰碑人介绍
4月中旬拜访了位于北京昌平城东何营村,明初来华的西域先贤伯哈智墓,受到了世代在此守墓的张有进伯伯的热情接待,见文章《拜访西域先贤伯哈智墓》。之后受张伯伯的委托对墓园内现存的三统明万历碑、一统清康熙碑和一统清宣统碑的碑文进行了抄录校对。另外国家图书馆内保存有一统明万历碑的拓片,据张伯伯说是1960年代后被旁边的小学拉去压篮球架,后来不知去向,我也根据国图官网上的图片抄录了下来,可惜因字迹不清很多难以辨认。 此外,我又查询了几位撰碑人的资料,以及宣统碑中提及的捐资清真寺的介绍,一并附在碑文下面。

1、宣统元年碑


兹因顺天府北路厅昌平州属城东何家营村旧有 筛海坟墓一座曰前明所建修立仅止例年三月二十四日系 筛海周年之期远近回民均念 先贤伯哈智生前德泽及人是日公同上祭游墓由来已久亦无碍地面之嫌再汉教亦有圣庙本 朝亦有宗庙均有感德祭祀之期非上回教惟吾回教学道以为箴规察入理仁义礼智信吾回教成礼 济斋游远酒色与财气一尘不染方可修成也考汉教屡建庙宇追祀 先圣之形何况吾回教 先贤原墓其墓前有松柏树多株而今因学堂之费反从而砍伐耶自汉唐以来回汉各有教规既生在回 教谁不为之心怆如此拆毁作践此墓之踪迹何在可叹修道之名浮海矣而吾回教学道无由愚善 闻知此言情难坐视急速赴州递禀蒙 恩抚示禁止砍伐X念赏示弹压以存古迹已经立案张贴 告示恐其年深朽坏今将告示誊在碑中不负 杨州尊一片婆心也永垂万古不朽是为记 赏戴花翎在任候补知府持授昌平州正堂加五级纪录十次杨 为 出示严禁事案据以属 沙河镇 高力营 京城 马甸 上清河 等村回民禀称 城东门外何家 贯市村 平西府 海淀 树村 安河桥 营村旧有筛海坟墓一座系由明朝修建至今数百年之久并无异说亦无谣言惑众之事况有碑记 其文载有历代朝臣官衔回民等仅止每年三月二十四日系筛海周年之期远近回民均念厚德是 日上祭游墓由来已久惟因此坟地内旧有松柏大树多株现有风闻欲将此坟地树株变价归入学 堂充公之用回民等情难坐视理合禀恳赏示禁止砍伐以存古树等情据此除禀批示外合正出示 严禁为此示仰诸民人等一体知悉自示之后所有筛海坟墓前松柏树株不得妄议砍伐致干查空 各宜凛遵毋违持示 右 仰 知 悉 宣统元年九月初八日 告示 实贴何家营筛海坟地 自此之后回教俗民人等并无辨道之课不准在此坟院之内葬埋所有碑目前后规条坟墓之基X 松柏等树俟后不许砍伐等事倘有违者非是清真正教之人也公同呈送究辨今已查明原有古X 碑记树株修碑各方助力您怗芳名姓氏均载碑后矣
阴面:


今查原有 先贤伯哈智坟一座随有古墓七座又有 先贤原骑白驼墓一座俱是砖墓松柏树 捌拾五棵明 朝碑记四统本 朝康熙年碑记一统均已列在碑中永为鉴照各方捐助资财开列于左 西贯市村清真寺阿訇马金生掌教七品顶戴张继宗七品顶戴高兆明七品顶戴李春泽乡末花翎二品 衔浙江即补道李金堂花翎五品顶戴李明和花翎五品顶戴李明达花翎五品顶戴李凤瑞蓝翎五品顶 戴李葆臣花翎三品衔杨得清蓝翎五品顶戴候选县丞李锡伦五品顶戴黄金宝六品顶戴李清远六品 顶戴李锡纯六品顶戴李锡厚六品顶戴李锡恩七品顶戴李清珍七品顶戴李庆七品顶戴张大海候选 同知李锡麟七品顶戴李贵绅文生康其余顺天警务学堂毕业生麻绮合村共助银洋三十圆 高力营 清真寺阿訇张鹤翔乡末马玲马文贵杨秀峰马功马恺马太西域馆阁镇助银洋十圆 平西府清真寺 教末马魁生赵永安永魁赵全赵永山赵万长合村助银三两赵亮助银五两共助银八两 上清河清真 寺教末白儒珍乡末高玉廷夏筠安德春合村共助银洋十圆 树村清真寺阿訇马斗轩掌教夏永清乡 末满文谟马云德李清贵夏瑞斌安洪祥合村助银洋五圆 安河桥清真寺教末杨殿洪乡末中营候补 千总刘诚白景文白景章刘万恒杨林张喜助银洋七圆夏瑞旺助银银洋四圆共助银洋合十一圆 海淀清 真寺教末杨建通洪恩赵明赵永宽乡末御前太医院御医冯国治马兴魁沈仲宽张兴安共助银洋五圆 通州长营杨茂助银洋三圆通州蛮子营韩永兴助银一两通州渔家务王福生助银一两宝坻县人顺天马 步教练官兼带探防队官马马队第三队正巡官高青山助银一两 马甸清真寺阿訇张德纯教末丁成亮 王德臣丁善恩马鹤鸣共助银洋五圆 沙河镇乡末花翎四品顶戴仅先拔补千总马麟助银五两张天和助银五两海德顺助银一两谷珍助银 一两谷旺助银一两李万山助银一两李万有助银一两李万玉助银一两李成助银一两黄明助银一两 马彬助银一两安永和助银一两魏富顺助银一两王相臣助银一两金永隆助银一两王洪生助银一两 金永祥助银一两黄福祥助银一两李成顺助银一两王绍乡助银一两合郡又助银二两共计助银三十 两整 以上共入捐助银九十八两六钱七分 出买碑工料脚价各项所用银六十七两除使下存 银三十一两六钱七分俟次年春季重整旧墓并盖碑楼修理周围群墙重立二门之用另有摘牌可证 延庆州儒学增生李廷华撰书 以妈目李全成 金永祥魏富顺李万山安永和 经理人沙河镇清真寺教末阿訇李成玉 乡末花翎四品顶戴千总衔马麟同选 三掌教李全明 马辅泉李成谷旺谷珍张天和
大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三日公立
文中所提及的清真寺简介: 西贯市村清真寺位于昌平区阳坊镇,创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建大殿,雍正、乾隆年间多次重修扩建。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时曾在寺中休息,返京后赐匾并拨银修缮。 高力营清真寺现名高丽营清真寺,位于高丽营镇七村,旧属昌平县,1955年划入顺义。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修,1939年再次重修。 平西府清真寺现为小辛庄清真寺,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平西府以南,始建于清代,1951年重修,1997年重建。 上清河清真寺位于海淀区清河镇二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一说乾隆),原本位于清河南岸。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恰逢慈禧修整颐和园,清真寺通过太监找关系请来修颐和园的工匠,在清河北岸重建清真寺,1940年再次重修。 树村清真寺位于海淀区圆明园北门外,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一说雍正)年间,同治年间重修。 安河桥清真寺位于海淀区红山南麓的香山路旁,康熙年间畅春园建立后由来此谋生的回民修建,乾隆、光绪和民国时期多次重修。1950年因疏通京密引水渠迁建,2003-2005年再次重建。 海淀清真寺位于海淀区苏州街,始建于明代(一说清康熙),清嘉庆年间扩建,光绪年间重修, 1997年海淀镇西路改造时拆除向西移建。 马甸清真寺位于海淀区德胜门外马甸街路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道光,民国时期重修。 沙河镇清真寺位于昌平区沙河镇南一村,南沙河北岸,始建于明代,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一年(1895-1905年)重修,1911年增建后殿和西洋式的大门。 通州长营现为朝阳区常营,传说为明初常遇春攻打元大都时屯兵的兵营。常营清真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嘉庆年间重建,后多次重修,2002年再次扩建。 通州蛮子营现为朝阳区万子营,万子营清真寺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扩建。 通州渔家务现为通州区于家务,于家务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庆年间重修,2003年整修重建。
2、明万历四十六年先贤墓碑记
阳面:

先贤墓碑记 建千百载之功业必得大功德之大人为……功立大业也极天之际有西域回辉国去 十数万里是国土人皆以敬 无影无象独一无二为 以悔过恶善为教是教有言则曰天之言也……X天之经……无比耳今兹教者洁衣冠 食检身心五时望西瞻叩养果应天从教必得好……恐或一……有自矣切惟我 X哈智乃西域人也先年至京游于此地殆身于北邵……为……纱灯一对引道而行皆 X心正直严谨教条凡有作为无不感应谨将显应之宝㱴……者 先贤于先朝同三四人来京分游各处见今阜成关外立有宝……门外亦有墓也先年 皇帝被掳北地我 先贤曾托梦言某年月日可还本朝不意至期果应验还朝而……天……先贤显应之意 先贤于先年经临北邵村离村西北不一里地有 礼拜寺一区先贤遂驻……逼近蟒山常有大 蟒出没伤人自我先贤驻此捧念天经而蟒即远遁无踪至今……虫亦不伤人……先贤显圣处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XX丛集于此黎民男妇千余愿死回回坟内我先……见一裹 头大圣骑白骆驼而来X遂远遁阖境人民俱获平安方知先贤出世救援苦难 先贤墓旁先年军民人等常在墓前采柴草多人见有白骆驼X草此亦先贤显圣…… 明万历四十六年岁次戊午孟秋吉旦书 (神)机营右副将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张大缙偕男 神枢营备兵X营都指挥佥事张福安 顺天府昌平州儒学生员张福宁 昌平道门下千总官张福X
阴面:

X世之人有不……夺其事无可分剖明白所以言圣贤会X……无…… X出合宜……课已甚……祝用之甚验但……务要诚心……净沐……先内…… ……曰华咻哈一遍古噜乎万喇三遍撒喇㖕忒一遍将心内甚……祝明百无不应验…… X罪诚心诚X无应矣 X其名阿哩传正一箇占卜之法于世但是奉行回回教……不问男女……诚心在上 X诸事吉凶于未为之先以右手抓石子一大把入箇X……临终……便是星象吉凶 如本人不会念X要诚心许令傍人代念之亦可 若占得一子是金星呵主谋……易成……进为称意 若占得二子是火星呵主……不……人心……转…… 若占得三子是计都星呵主所谋的事X思虑但……必…… 若占得四子是土星呵主所谋的事不得成 若占得五子是木星呵主所谋的事安……望速成…… 若占得六子是月星呵主所望之事有……其称意…… 若占得七子是水星呵主言人上得胜……望速成…… 若占得八子是太阳星呵主谋……天主将原举意从新XX 神机营右副将前军都督府都……
3、明万历四十七年先贤忠义碑记


盖闻贤哲之处世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当其生也敬 先地卫 国王来世振俗匡扶 圣教于不朽钦崇戒律提厮警觉于无穷及其没也 英灵赫奕虽死犹生有所触发随感而似声达桴如影随形猗……无如北邵 先贤之灵应者 先贤姓伯名哈智发迹西域慕义来 朝我 太祖嘉其呈献兵策赐之官不受 敕建寺宇居之积德累行洞古达今远者悦近者来大阐(玄)……(途)尽解庶 圣教已倾而复兴清真已绝而复续升遐之日四民之类……考妣莫不奔丧挽送遂卜善地于营平之左窀穸马大可 异者童亦自睹仪容犹然往来其地所乘骆驼随亦无……斃遂殉葬墓侧嘉靖庚戍虏入古北塞直薄 都城游骑已抵营平近郊矣一时文武将吏惶懼无措……众大集忽见 先贤乘驼持戈逐虏虏伏以为神遂宵遁本境得免……之X诸大吏感佩 先贤退虏全城靡不举手加额诚如张睢阳作厉……杀贼吴明辅化蜂蠆以蜇敌古今同一辙也究其故若非忠肝义 X胆神威圣武孰能若是哉于是 先贤馨名愈盛四方人士日来月往游行不(绝……应瑞世)授鹰杨侥幸科第自龆年而稔开父矣今者滥竽昌镇畚锸之暇 时瞻礼焉因而有感 先贤之遗烈芳规恐愈久而愈失其详暨……把顺辽东满虏犯梁蓟北所以表 迹具于既往新 X助于将来谨勒石直述其事用垂不(朽)……(时) 大明万历岁次己未菊月吉旦 钦差统领昌镇标下右军营游击将军(都指挥)杨应瑞率男 铳依伍军二营选锋把总武举杨如(松) 神机二营选锋把总武举杨如(栢) 童生杨如X
注:杨应瑞是出身北京牛街的回民将军,教门很好。清代牛街方志《冈志》中曾记载“杨祥宇,字应瑞,明时世袭指挥,累功升后军都督佥事。出镇大同,挂镇朔将军印。美䯸髯,精骑射,通习教义,所著有《正教要册》一卷行于世。” 杨应瑞一开始负责京城西南巡捕,后来先后升为张家湾守备、昌平右军游击营将军、镇守宣府总兵官,伯哈智墓的石碑就是他驻守昌平时所立。牛街礼拜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敕赐礼拜寺记”碑文中提到“京城西南巡捕把总都指挥使同知杨应瑞”。《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九月,升“张家湾守备杨应瑞为昌平右军营游击”。《明熹宗实录》记载,天启四年(1624年)“杨应瑞为将军都督总兵,镇宣府”。
4、明万历六年重修先贤碑记


重修先贤碑记 予自公暇一时邂逅于李君臣宣者谒X予而请曰君知吾来之意乎予曰弗知也李君进(捐) 而言曰兹者昌平郡东门外有地位北烧约四十余亩曾与 先贤祖师名伯哈智作坟始自我 太祖高皇帝念其献兵策有功之所赐也遂建寺一座殿房辉煌松筠森郁昼夜诵天经已向西礼拜一则以祝延 圣寿于无疆曾因年久滩塌损坏文字昏暗难以垂远今年后蒙 先任镇守宣大等处地方总兵官 左都督马公南溪发心重立碑记愿恳一言以勒诸位不识肯为记否乎予尝喜谈乐道人 之善且又不设人之贤易曰 作善降之百祥积善家有余庆处其斯之谓欤自 兹以往立文于碑不惟以彰 左都督好善之一端亦且不没 先贤创立于百世矣予因李君请之 甚恳故强为俚语以镌之于石以记其月云耳 万历六年岁次戊寅夏月吉旦 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 燕山周文远拜撰 前军都督府管府事左都督马芳
注:马芳是明朝中期的传奇名将,《明史·马芳传》被选入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马芳困城》是京剧、豫剧、川剧、汉剧、湘剧、滇剧、秦腔中的经典曲目。 马芳字德馨,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十岁时被蒙古人掠走,后逃回大同入伍,此后立下无数战功。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首领俺答汗发起“庚戌之变”,明朝边军全线溃退,只有马芳打了胜仗,斩杀了敌方部将。经过马芳整顿的明军战斗力不断提升,多次击败俺答汗,直到俺答汗被招抚。《明史》原文称赞“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大小百十接,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擒部长数十人,斩馘无算,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 马芳曾主持重修大同清真寺。据大同清真寺明天启二年(1622年)“重修礼拜寺碑记”中记载,“总镇马公兰溪、麻公西泉凿方池,架石梁,重修一次。”其中兰溪就是马芳的别号。
5、康熙五十三年乡先贤伯哈智墓碑


乡先贤伯哈智墓碑 公西域人以明洪武初献策来朝赐之官弗受请游宣乡教许之公持身端严步趋不苟乘 一白驼所到之处并不琐琐于教戒谨饬而败检逾闲之徒观其清操自相率艾琢磨更 新由是吾乡之风俗改观吾乡之教遂大行明太祖嘉其德化甚礼重之后归昌平以寿终 吾乡人为之葬于北邵之阳,并其所乘白驼亦附瘗墓侧正统嘉靖万历年间屡著灵异载 在前人碑记有万历中碑三鄙俗未录可考也至我 朝而吾乡人之景仰休风奉为模范者无间于昔 今上御极之三十五年余北征凯旋过北邵曾捐金修公墓时有为余述公盛德者欲记一言 未果也兹又越十七年恭逢 今上六十万寿余次子龙向蒙 特简为余中军参将带同 嵩祝归来再过北邵更为之修整墙垣疆理界址墓门神道焕然从新呜呼公往矣公之贤虽 啧啧在吾乡人口然无表而出之者余既心仪先贤而又羡其以躬行为化导故次其行事 并系以铭用垂将来 铭曰 献策而来宣教而死被其风者为之葬于此亿万斯年高山仰止 提督直隶古北口等处地方总兵官都督同知马进良撰 旹 康熙五十三年五月 日立
注:马进良是清朝前期著名的回回军官,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任山丹营游击,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任甘肃提标中营参将,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任提督直隶总兵官,驻扎在古北口,人称“回回马总兵”。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马进良随康熙征噶尔丹,战功卓著,被赐“骁勇将军”。返程途中路过昌平,就曾经捐金重修伯哈智墓。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马进良再次路过伯哈智墓,“修整墙垣,疆理界址,墓门、神道。”之后立了这统石碑。
6、 明万历三十年保护伯哈智墓碑
(现不存,国家图书馆有拓片)
XX因X北邵 先贤坟侧杂处X塚揆X所由盖X 赐进寺中X没变基汉人拉X是泯我 高皇(帝)垂赐之思问汉人XXXXX口二……载声盗耳巨都士廉守忍闻乎于是会首杨君 讳洪者首倡大义为X捐买布XX主复先人埋没之土地惩汉人X葬之珫急先礼 通衢正神道以达门达修筑垣XX周防以隆拱X端立享堂三间诵经焚礼祝 XX于无疆傍立两XXXX远XX守固疆X于永久 先贤有感XX领心 圣XX仁无贴X振托是追思之念愈增其诚X往之心益坚其志履其途而慑X境者济济 然也睹斯X而目斯地者北北然也X相X讶彼此推致昔日之X隆今日之改观也 X整者XX于朝野耳开者XX于中外诵美X功端有在于杨君之倡率会有 之玉成也XX 先贤之X格 大圣之XX又托X XX之主XX耳非X力所能X致此XXX者……形X致追思塚者彰大X以X题念乃无常归根 之地有生劝谏之XX想……无忘 主 追远慎终点点有托 主 以及课程之施X斋戒之恪守顶礼之争……辉之真言认 之归顺X几可以立教门之柱石矣故先……云X不X性真有道其言哉噫听空谷而 传音寻难未识杨君何如人别号迹泉乃……翘楚所独美者大义大勇亦可以想见 其XXX乎鲁论云见义不为无永也易云……利X言则其倡义振永之中又籍 龙西XX近槐分其劳郝……后泉陈尘泉……其事庐滨轩康靖宇赞其成则于 先贤有光立万古不援之基用劝谏石垂亿万载不磨之状俚言无押以记岁月云而旹 万历三十年岁在壬寅仲秋中浣吉日立 赐进士……奉政大夫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X田林奇材拜撰
注:林奇材是明代大思想家李贽的族兄,籍贯福建晋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根据《凤池林李宗谱》记载,林奇材的二世祖林驽“娶色目女……遂从其教,受戒清净寺教门”。明万历八年(1580年)林奇材曾为北京安定门内的明代官修清真寺法明寺撰写“敕赐法明寺重修碑记”,落款“赐进士出身奉议大夫前户部郎中商宝寺寺丞中林奇材撰”。“尚宝司司丞”根据《明史》记载“正六品……掌宝玺,符牌,印章,而辨其所用。”

-
sonicyout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4-27 05:42:16
-
东四牌楼王师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4-27 04: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