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首诗
查看话题 >诗抄052:《书斋咏怀》(罗伯特·骚塞)

【解读】
继续抄一首关于书籍的诗,英国诗人罗伯特·骚塞的《书斋咏怀》。
在解读这首诗的内容之前,不妨先来讲讲关于骚塞的故事。骚塞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柯尔律治并称湖畔三诗人,晚年曾长期占据英国桂冠诗人的称号。
但是在历史上,骚塞的名声却不好,原因是他是个“两截子”诗人,早年和晚年完全是两个人。
早年,骚塞投身法国大革命,写了《圣女贞德》的革命诗篇,还曾经计划过和柯尔律治去美洲建立一个乌托邦国家。中年以后,特别是成为桂冠诗人之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热衷于附庸权贵,歌功颂德,鄙视下层人民。倒是也能理解这种转变的原因:毕竟很多时候,屁股决定了脑袋。
骚塞有两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第一个是,他成为桂冠诗人后,写诗《审判的幻景》对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进行攻击,称他们是“恶魔派”,从而引起了拜伦更强烈的回击。
第二个更广为人知,就是《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怀着虔诚的心情给桂冠诗人骚塞写信,却收到了他的讥讽:
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
虽然确实人品败坏,但也不妨骚塞写出长久流传的诗歌来,比如这首《书斋咏怀》。我们应该像他诗里说的“爱他们的品德也责其错误”那样,分两半儿来看骚塞和他的作品。
这首诗虽然中文名译作书斋咏怀,但英文题名实为His Books,这是骚塞歌咏古人著作的诗。昨天抄的《但是还有书籍》讲到书籍比人类本身更持久,这首诗也同样是一个印证:先贤已逝,但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将长久流传,陪伴今人前行。而我们这个时代,也依然会有崇高与光明的思想,加入到流传于世的思想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车轮。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