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过你的人与你帮助过的人
白兔与黑兔同时面临一道沟,它们俩都做了长长的助跑动作,起跳时,它们俩的小组长大象正好从旁边走过,分别推了它们一下,白兔与黑兔都顺利的跨过去了。
大象很得意,逢人就说,若不是我,它们俩就掉到沟里了。
白兔说:多亏了大象组长的帮助,否则,我无论如何也过不了这道沟。
黑兔说:我的成功,80%归因于我的助跑,20%归因于大象的帮助。
请问,在以后的工作中,小组长大象会更照顾白兔还是黑兔?

讲一个故事吧。
二战中期,犹太人遭遇屠杀,一位犹太富商预感不测,便让两个儿子分别去投奔他最可靠的两个朋友,一个是木材商,曾帮助富商发财致富;另一个是银行家,富商曾帮他发财致富。老大投靠了木材商,老二投靠了银行家。老大活了下来,老二却死在了集中营。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银行家偷偷报了警,说有个犹太青年到他家里威胁他的安全,德国警察便将老二逮捕,并将其送到了纳粹集中营。
是不是结局与我们接受的道德教化相反?我们接受的道德教化是: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什么是相反的呢?首先想清楚一个道理,道德教化的目的是什么?社会和谐;道德教化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人性与道德不符,也就是说,人性就不会知恩图报。
人在面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时,会想到自己当初的落魄和不堪,因而自卑;会因为欠对方的人情而感到压力,因而惶恐。谁愿意面对一个令自己自卑且惶恐的人呢?
人在面对自己帮助过的人时,会想到自己当时的能量和善心,会有满满的成就感。面对自己帮助过的人,如果他过的好,会感到自豪,像面对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他过的不好,会继续帮他,就像修缮那副破损的图画。
大恩不言谢,是无以为报;报不了的恩,成了压在心头的巨大负担。那负担积压久了,就成了怨恨,大恩如大仇。小恩小惠倒可以互惠互利,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相对于复杂的人性,道德是简单的。人性是向内的,天生的,符合自己的利益;道德是向外的,教化岀来的,符号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修养身心,目的就是能够控制我们人性中恶的能量,不让它出来为非作歹;激发我们人性中善的能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