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沉默的螺旋

大概是 4 年前的六月,我写了一篇叫六月的白鸟的文章。白鸟这个标题是我在看了《战场上的圣诞快乐》原著作者 Laurens Van Der Post 采访时收获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猎人 他追寻两种猎物:一为食物,二为意义 他深受族人爱戴 有一次他外出打猎,来到一片水质清澈 又大又深的水塘,他弯下腰准备喝水 一只白得耀眼的白鸟的倒影在他眼前一闪而过 那只鸟行动之快 即使猎人很快抬头也不见了鸟的踪影 此后,他深入非洲的中心 四处向人打听那只白鸟的踪迹 有人说「噢,我见过它。」 也有人说 「你怎么不早点来,昨天它从那片树林中飞走了。」 但没有人真正见过白鸟 当猎人已经老了,行将就木,他来到一座山脚下 人们告诉他,只要爬上山的顶峰,就能见到白鸟 于是,他日复一日地攀爬,爬过众多小山峰,终于到了真正的山峰 却发现那是一座陡峭的斜峰,直指向傍晚深蓝的天空 他已经太老了,而且就快死了 这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对他说「抬头看。」 一片洁白的羽毛从空中飘来,他握住了那片羽毛 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闭上了眼睛 Laurrens 问告诉他这个故事的人,那只白鸟代表什么? 他说它有很多名字 有人叫它真理之鸟 「所以,你从一开始就能发现,追寻人类精神就是追寻真理。」
后来又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是在李沧东的电影《燃烧》里,之前说过是带着韩国电视剧这么红,韩国文学在哪里的好奇心开始阅读的,到后来则是看了作为导演,作家的李沧东的短篇小说集《鹿川有许多粪》后被腰封上的那句“东亚叙事是一场宏大的集体记忆”吸引住了。这部小说集和这句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阅读后作力。我对日韩电影和文学的共情一直更深一些,也许就是集体记忆在作祟吧。
今天想分享几个在斜峰上攀登着试图瞥见一眼白鸟身影的故事。
01 那天,大海

2014年4月16日从仁川港驶向济州岛的途中发生了一场重大的海难事故,也就是最后 304 人遇难的世越号沉没事故。
世越号事故,因为发生原因不明,政府信息的不透明加上后续救援不力甚至政府阻止民间和国际救援等一系列的行为,都对当时的韩国民众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无数个为什么等待解答。
那天,大海这支民间记录片团队就带着这些为什么,开始了长达4年的推理和取证。起初政府给出的事故原因是世越号极速右转而导致的单纯事故,而判定的核心物证是AIS航迹图(安装在船舶上的一套自动追踪系统,借由与邻近船舶、AIS岸台、以及卫星等设备交换电子资料,并且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辨识及定位。)离奇的是,此前的世越号一直都是开着AIS航行作业的,而在事故发生的凌晨,数据却丢失了,更离奇的是在5天之后政府表示找到了那一段缺失的数据。

从这个疑点开始,纪录片团队通过重新对AIS和海军雷达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利用CG还原,以及对第一现场证人和幸存者的采访,最终得出了与政府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沉没原因完全不同的答案。可是纪录片没能解答的,也无从解答的是为什么政府要对这起事件的种种作假和隐瞒。
304 名遇难者中有两百多名是乘船去毕业旅行的高中生,纪录片极尽克制,最后以遇难者学生家属的采访为结尾。“他们(政府)给出某条界限,来,这下真相归明了吧。我认为那不是真相归明,直到我们这些,家属们觉得真相归明,一直要到那一天。”
02 共犯者们
世越号号事故中也带出了另一个问题,即从沉没惨案的报道过程中,媒体依赖政府给出的官方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例如“遇难者已全部救出”的报道也是导致了遇难者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无辜丧命的原因之一。
媒体的失职也把韩国放送公社新闻部顶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时任社长金时坤因不当言论被开除后举行了记者发布会,揭发了了青瓦台(总统府)对世越号新闻事件报道的干预。

共犯者们记录的就是 2008 年韩国新总统李明博上台后对舆论进行控制,并且迅速占领了韩国公营电视台,下架政评节目,空降新高层领导人,不正当开除新闻记者,使新闻主流媒体变成政府宣传的发声筒。
可是这支纪录片不仅记录的是青瓦台的侵入,还有记者们的抗争,在 2012 年初放送三大台 KBS, MBC, YTN 开始了罢工,抗争的目的是要将新闻还给国民。
当然这条抗争之路很长很长,MBC 在长达 170 天的罢工之后以数百名记者被开除的结尾收场。因为即使不断地抗议,游行,迎来的永远是另一个亲政府社长的空降。又当然,还是有人要抗争,MBC的金珉植导演说他觉得过去的五年内,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比现在更危急,现在,指的就是新社长金长谦上台后,他说有一次在上厕所的路上,突然想到自己怎么会这么怂呢于是在楼道里大声地喊“金长谦,下台吧!”大喊一声之后立刻引来了安保人员,于是他就说“你听到了啊!我还以为是在自言自语。”于是等他走了以后又大喊起来,最后拿起手机做了FB的直播。
金珉植的老婆看到了他的直播后就和他说 “现在在 MBC,你都做到这份上,如果没有任何人有反应, 就只终于你一个人在这么做,你就是个疯子,最终只有你沦为了疯子。” 这一段他是哭着说的。
幸好的是,这终于不是金珉植一个人的抗争。
记录片的最后镜头转到了被撤职的前 MBC 记者李龙马身上,李龙马当时被检查出了癌症,住在一个目测十几平米的传统韩屋里,很冷,说着目前他每天的一些日常和作息,然后被问到“我们的抗争有意义吗?“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光有记录就有意义了,至少在那种黑暗时刻,我们并没有沉默,当然在这十几年的抗争时间里,很多人的青春,人生都消散了,我觉得这是不得已的牺牲,但是,在那段时间里,我们没有沉默。”

03 棒球大联盟
不似前两部纪录片,《棒球大联盟》是一部非常热血的韩剧,可是我觉得在当下这个缺乏常识和判断的时代中,还是需要这样的电视。
别被名字误导了,《棒球大联盟》要讲的并不是棒球这项运动,而是以棒球行业为背景的职场剧。依靠母公司的地方球队,梦想队因为赛绩常年垫底,运营情况不佳,即将面临解散的危机,而没有立即解散的原因是企业即将会完成行业转型,但在转型之前,依旧要考虑到地方居民的舆论从而不能立刻对亏损连连的地方球队进行解散。当然团队并不知道这个信息,而获悉这条信息的新团长来到球队任职。
但是新团长即使知道这支球队已经是长不起来的苹果树,也没有按照社长的意愿糊弄过去,而是大刀阔斧地真的开始工作起来了。即使有主角光环加持,也不影响这套剧好看的程度,主要原因还是剧本的扎实和演员的靠谱。

母公司在白团长上任后,采取的一直是消极运营的方式,一开始就出了一个大难题,所有球员的年薪减30%,棒球这项运动的开支对很多新职业球员来说是很难负担的,所以这个消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球队的前端团队为了保住每一个球员,决定变更年薪的计算方式,以全团签约为目标,底下的人恶斗,争得面红耳赤。
当然在白团长的一顿操作之后母公司受到了舆论的压力,决定给年薪为最低基准的球员加钱(很多钱)。如此轻飘飘的,即兴的决定。你看,有球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和前端团队争取着,也有球员因为这有伤自尊的数字想要放弃棒球,前端团队加班加点地工作和球员扯皮,还要被羞辱。而这一切的蝴蝶效应,只是上层的一个根本不想花时间思索的,即兴的决定。因为上层有他们的“自尊心”,或者更简单的是,他们可以这样做。
我觉得和前两套纪录片相似的是,《棒球大联盟》也是一部抗争史,绝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白团长问过大意是“你觉得我能守护球队吗?”这样的问题,而他的同事坚定地回答不是,只是需要他的一份努力。
《棒球大联盟》里值得说的点太多了。这一句台词非常关键 “我认为最垃圾的人是比起常识性言论而更屈服于权利的人。” 当下,也是黑暗的时刻,比起知识,我们似乎更需要常识性的言论和判断。并且,希望我们也能说出,至少,我们没有沉默,这样的话。

